第79章 信用

    李逸尘轻笑。

    “天上自然不会掉钱粮。”

    李逸尘迎着他迷惑的目光,语气平稳得像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

    “但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将堆积如山的钱粮,送到殿下面前,甚至唯恐送得慢了,送得少了。”

    李承乾呼吸一滞,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下意识地前倾身体。

    “心甘情愿?送来?逸尘,你莫不是在与孤说梦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可图,谁肯将身家性命托付?”

    “利?”李逸尘嘴角那抹古怪的弧度更深了。

    “殿下所言极是,正是‘利’。但此‘利’,非彼‘利’。并非眼下看得见摸得着的铜钱绢帛,而是一种……预期,一种信任,一种……‘信用’。”

    “信用?”李承乾重复着这个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熟悉,是因为圣贤书中常提“人无信不立”。

    陌生,是因为他从未将这两个字与实实在在的钱粮联系起来。

    “你是说……忠信仁义?这……这与钱粮何干?难道靠孤空口白牙,对人说孤有信用,别人就肯把十五万贯钱,二十万石粮拱手相送?简直荒谬!”

    “殿下,”李逸尘目光灼灼,如同在引导一个懵懂孩童窥见世界运行的底层密码。

    “臣今日要与殿下剖析的,正是这看似虚无缥缈,实则重逾千钧的‘信用’。它并非简单的品德,而是一种……可以度量、可以积累、可以借贷、甚至可以……凭空创造财富的力量!”

    “凭空创造财富?”李承乾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你在诓我”的神情。

    “信用若能变出钱粮,那历朝历代为何还有国库空虚,还有饥民遍野?那些自诩仁德的君王,岂非早已富甲天下了?”

    “问得好!”李逸尘非但不恼,反而赞许地点点头,仿佛李承乾问到了关键处。

    “这正是症结所在。多数人,包括许多帝王将相,只将信用视为道德约束,却不知其作为工具和聚财的威力。殿下,请随臣的思路,我们暂且抛开圣贤教诲,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信用’二字,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扮演了何等角色。”

    他稍作停顿,确保太子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然后开始了他的历史课。

    “殿下可知,当年周武王伐纣,盟津会师,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当真全是仰慕文王武王之仁德,痛恨纣王之暴虐吗?”

    李承乾下意识回答:“自然是顺应天命,吊民伐罪……”

    “哈哈哈!”李逸尘发出一阵低沉却带着讥诮的笑声,打断了太子教科书式的回答。

    “殿下,您太天真了。八百诸侯,各有算盘。他们之所以愿意带着兵马粮草前来,与其说是相信周室之仁,不如说是相信周室之强,以及灭商之后,能分得一杯羹的承诺!周室用其积累的威望和实力,以及灭商后分封的承诺,撬动了八百诸侯的军队和资源!这便是‘信用’最早、最赤裸的运用之一——政治信用!”

    李承乾瞳孔微缩,他从未听过有人如此解读武王伐纣,将神圣的“天命所归”解构成一场基于“信用”的联盟。

    这说法大逆不道,却又……隐隐透着一种冰冷的真实。

    “这……”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驳起。

    李逸尘不给他思考的时间,继续抛出更冲击性的例子。

    “再比如,春秋首霸齐桓公,何以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为之谋,尊王攘夷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管仲为齐国建立了一套让天下商贾信赖的‘商业信用’体系!他统一度量衡,保证贸易公平。他设立‘轻币’,方便流通。他甚至允许各国商人在齐国借贷,以齐国的国力为担保!天下商贾为何云集临淄?因为他们相信在齐国做生意,不会被欺瞒,借出的钱,能连本带利收回!这种信任,让齐国的市税滚滚而来,让齐国的物资调配能力冠绝诸侯!齐桓公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靠的不仅是刀剑,更是这套‘信用’体系所带来的雄厚财力!”

    李承乾听得入了神,这些是他读《春秋》、《管子》时从未深入想过的层面。

    他喃喃道:“所以……管仲敛财,并非单纯与民争利?”

    “殿下圣明,一点就透!”

    李逸尘趁热打铁。

    “这便是信用的第二个层面,商业信用。它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扩大了交易的规模,让财富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最终汇聚到信用最高的地方。”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戏谑。

    “当然,有建立信用的,就有透支信用、最终玩火自焚的。殿下可知战国末年,为何山东六国合纵屡屡败于秦国连横?”

    “自然是秦国兵锋锐利,君臣一心……”

    “兵锋锐利不假,”李逸尘再次打断,眼中闪烁着洞察世情的光芒。

    “但六国难道就真的人人畏死,毫无血性?非也。根子之一,在于‘国家信用’的破产!尤其是那些国君,朝令夕改。今天与赵国盟誓伐秦,明天就被秦国一点蝇头小利收买,背弃盟约。长此以往,六国之间毫无信任可言,所谓的合纵,不过是一盘散沙,各自都打着让对方先去送死,自己捞好处的小算盘。这种极度的‘信用缺失’,导致他们无法形成合力,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李承乾只觉得背脊一阵发凉。

    将六国的败亡,归结于“国家信用”的集体破产,这个视角太过犀利,也太过残酷。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尔虞我诈的君王,在信用的泥潭中挣扎,最终一起沉没。

    “所以……信用,关乎国运?”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然也!”李逸尘重重肯定。

    “小到个人立世,中到商贾贸易,大到国家兴亡,皆系于此‘信’字。但它绝非空泛的道德口号!”

    “拥有良好信用者,可以‘借’未来之财,办今日之事。而信用破产者,纵有金山银山在手,亦可能众叛亲离,寸步难行!”

    他看着李承乾若有所思的表情,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引入更核心的概念了。

    “殿下,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东宫,或者说殿下您,拥有什么样的信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不错,请把《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