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寒测与晨光

    凌晨五点的病房,还浸在浅淡的熹微里。林辰趴在母亲床边浅眠,指尖还握着母亲温热的手,手机屏幕却突然亮了——是陈峰发来的测试区实时温度,零下五度,后面跟着个稳稳的绿色对勾。他轻轻抽回手,蹑手蹑脚走到窗边,望着天边刚泛起的鱼肚白,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回复:“再盯两小时,六点把温度降到零下八度,循序渐进。”

    刚发完消息,身后传来母亲轻浅的咳嗽声。林辰立刻转身,快步走到床边,拿起旁边的温水杯,小心地帮母亲垫高枕头:“妈,您醒了?喝点水润润嗓子。”

    母亲睁开眼,眼神还带着刚睡醒的朦胧,却先拉过他的手摸了摸:“辰儿,你昨晚没睡好吧?眼睛都红了。”她顿了顿,又轻声问,“基地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都妥了妈,您放心。”林辰笑着帮母亲掖了掖被角,“今天有位教授和科考队的人来,等看完苔藓,我就回来陪您。”正说着,父亲提着保温桶推门进来,热气顺着门缝飘进来,带着小米粥的清香。

    “醒啦?”父亲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一边打开一边说,“我特意多熬了会儿,粥熬得稠,你妈喝着舒服。辰儿,你也赶紧吃点,吃完好去基地。”

    林辰帮母亲盛了小半碗粥,用勺子搅凉了喂她,自己却没心思吃。眼看快六点,他掏出手机看了眼,陈峰又发来消息:“温度已降至零下八度,苔藓状态正常,叶片无冻伤。”他松了口气,刚想回复,江宏远的电话打了过来。

    “林辰,张教授已经在我楼下了,我们半小时后到基地。”江宏远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另外,设备厂刚才联系我,说加送了一套备用的温度监测仪,以防万一。”

    “好,我马上过去。”林辰挂了电话,接过父亲递来的三明治,咬了两口就往门口走,“爸,我先去基地,等科考队的人看完,我尽快回来。”

    赶到基地时,天边已经泛起了橘红色的朝霞。培育棚里亮着灯,陈峰正蹲在测试区旁边,盯着屏幕上的温度曲线。“辰哥,你来了!”他看到林辰,连忙站起来,“刚把温度调到零下十度,你看,苔藓还是好好的。”

    林辰走到试种区前,借着灯光仔细看。那些苔藓的嫩芽比昨天更挺拔了些,深绿色的叶片上挂着一层薄薄的霜,却没有丝毫发蔫的迹象。他伸手摸了摸覆盖在周围的椰糠,干燥又松软,锁温效果比预想中还好。

    “不错,继续按每小时两度的速度降温,七点半前降到零下十五度。”林辰话音刚落,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江宏远和张教授走了进来。张教授手里拿着个黑色的盒子,里面装着他常用的观测工具。

    “张教授,辛苦您了。”林辰连忙迎上去,张教授摆了摆手,径直走到测试区,拿出放大镜蹲下身。“温度现在多少?”他头也没抬地问。

    “零下十度,准备逐步降到零下十五度。”陈峰在一旁回答。张教授“嗯”了一声,用镊子轻轻夹起一片苔藓叶片,对着灯光看了看:“细胞壁没受损,抗冻剂喷得很均匀,看来昨晚的准备没白费。”

    林辰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正说着,外面传来了汽车刹车的声音。“应该是科考队的李工到了。”江宏远走到窗边,往外看了一眼,“来了两个人,还带着设备呢。”

    林辰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江宏远走出培育棚。门口停着一辆白色的越野车,车身上印着南极科考队的标志。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蓝色冲锋衣的中年男人走下来,手里提着个银色的箱子,身后还跟着个年轻的助手。

    “您是李工吧?我是林辰。”林辰快步上前,伸出手。李工握住他的手,笑着说:“林先生,久等了。这位是我的助手小周,我们带了专业的低温测试设备,想和你们的仪器做个对比。”

    “太好了,里面请。”林辰把两人引进培育棚,李工一进门,目光就被测试区里的苔藓吸引了。“这就是你培育的耐寒苔藓?”他走到试种区前,小周立刻打开手里的箱子,拿出一台小型的检测仪,对准苔藓。

    “目前温度是零下十二度,我们计划在七点半前降到零下十五度,进行正式测试。”林辰在一旁介绍,“这些苔藓的孢子来自南极,经过培育后,目前能承受五度以内的温度骤变。”

    李工点点头,接过小周递来的检测仪,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数据:“叶片含水量正常,细胞活性也不错。不过零下十五度是个坎,很多耐寒植物在这个温度下,虽然不会立刻枯萎,但根系会受损。”

    林辰心里一紧,张教授却在这时开口:“李工放心,我们昨晚给苔藓的根系周围加了一层保温基质,既能锁温,又能保护根系不受冻伤。等温度稳定在零下十五度后,我们可以观测根系的活性。”

    李工有些惊讶地看了张教授一眼:“这位是?”

    “我是植物抗寒研究所的张启明,林辰的朋友,过来帮他把把关。”张教授笑着说。李工眼睛一亮:“原来是张教授,我读过您关于耐寒植物培育的论文,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本人。”

    两人寒暄了几句,测试区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四度。陈峰在一旁喊道:“辰哥,马上到零下十五度了!”

    所有人都围到了测试区前。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缓缓下降,最终停在了零下十五度。林辰的心跳得飞快,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苔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五分钟后,苔藓的叶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

    “小周,测一下叶片细胞活性。”李工吩咐道。小周立刻拿起检测仪,对准苔藓叶片。几秒钟后,检测仪上显示出一串数据。“李工,细胞活性百分之八十七,比预期的还高!”小周惊讶地说。

    李工也有些意外,他接过检测仪,亲自测了一遍,结果和小周的一样。“不错,林先生,这苔藓的耐寒性超出了我的预期。”他转头看向林辰,“不过我们还需要做个持续测试,让它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里待十二个小时,要是能坚持下来,我们就可以签初步的合作协议了。”

    林辰心里一阵激动,连忙点头:“没问题,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数据,每小时给您发一次报告。”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在这里等就行。”李工笑着说,“正好趁这个时间,我们聊聊后续的合作细节。比如苔藓的培育周期、产量,还有运输方式——毕竟要运到南极,保鲜是个大问题。”

    林辰和江宏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江宏远立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李工,您看,这是我们做的培育计划。按照目前的速度,一个月后就能批量培育,每月的产量大概在五百公斤左右。至于运输,我们打算用低温保鲜箱,里面加冰袋,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超过零下五度。”

    李工接过资料,仔细翻看着。张教授则蹲在测试区前,时不时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状态,偶尔跟陈峰交代几句,让他调整一下测试区的湿度。培育棚里很安静,只有仪器的轻微蜂鸣声,和几人讨论的声音。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渐渐升高,透过棚顶的玻璃,洒下温暖的阳光。测试区的温度一直稳定在零下十五度,苔藓的状态依旧良好。中午的时候,陈峰去附近的餐馆买了盒饭,几人就在培育棚里简单吃了点。

    下午三点,小周再次检测苔藓的细胞活性,依旧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李工放下手里的资料,站起身说:“林先生,测试结果很理想。我现在就可以跟你签初步的合作协议,等这批苔藓培育成熟,我们先采购两百公斤,送到南极科考站进行实地测试。要是实地测试通过,我们就签长期合同。”

    林辰接过李工递来的协议,手有些发抖。他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在乙方的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李工也签上字,把其中一份递给林辰:“林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林辰紧紧握着李工的手,眼眶有些发热。前世的遗憾,这一世终于弥补了。他不仅培育出了耐寒苔藓,还提前和南极科考队达成了合作,离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送走李工和小周,培育棚里只剩下林辰、江宏远和张教授。“辰哥,我们成功了!”陈峰激动地跳了起来,江宏远也笑着拍了拍林辰的肩膀:“好样的,林辰。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扩大培育规模了。”

    张教授也点了点头:“接下来要注意的是批量培育的稳定性,不能只靠这几株。我回去后,给你整理一份批量培育的注意事项,保证每一批苔藓的品质都一样。”

    “太谢谢张教授了,也谢谢江哥,还有陈峰。”林辰看着眼前的几人,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他不可能这么快就达成目标。

    “跟我们还客气什么。”江宏远笑了笑,“对了,既然合作已经初步敲定,我们是不是该给公司起个名字了?总不能一直叫‘基地’吧。”

    林辰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啊,公司该有个名字了。他看着培育棚里那些生机勃勃的苔藓,又想起了南极的冰雪和极光,心里有了主意。“就叫‘绿苔南极’吧。”他说,“既体现了我们的产品,也象征着我们的目标——让我们的苔藓,在南极扎根生长。”

    “好名字!”江宏远拍了下手,“就叫‘绿苔南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就去注册。”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续的计划,林辰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了。“我得回医院了,我妈还等着我呢。”他拿起外套,“江哥,这里就交给你和陈峰了,温度再稳定观测两个小时,没问题就可以升温了。”

    “放心吧,你赶紧回去陪阿姨。”江宏远说。林辰点了点头,快步走出培育棚。夕阳西下,把天边染成了一片金红色。他坐上出租车,拿出手机,给父亲打了个电话。

    “爸,我这边完事了,马上回医院。对了,告诉妈一个好消息,我和南极科考队合作了!”电话里传来父亲兴奋的声音,林辰笑着挂了电话,看向窗外。

    路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的脸上。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比如批量培育、运输保鲜,还有南极的实地测试。但他不怕,因为这一世,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一直支持他的家人。

    回到医院时,母亲正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杂志。看到林辰进来,她眼睛一亮:“辰儿,回来了?怎么样,科考队的人满意吗?”

    “满意,妈,我们已经签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了!”林辰走到床边,握住母亲的手,“等苔藓批量培育出来,就能送到南极去了。”

    母亲笑着点了点头,眼眶却有些湿润:“好,好,辰儿有出息了。”她顿了顿,又说,“以后别总为了工作忙得忘了吃饭,你看你,又瘦了。”

    “知道了妈,以后我一定注意。”林辰笑着帮母亲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心里暖暖的。这时,父亲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水果篮:“辰儿,你看谁来了?”

    林辰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教授。“张教授,您怎么来了?”他惊讶地说。

    “我正好路过医院,就过来看看阿姨。”张教授走进来,把手里的一个纸袋子递给林辰,“这是我整理的批量培育注意事项,你先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林辰接过纸袋子,心里一阵感动。“张教授,太谢谢您了。”他说。张教授摆了摆手:“不用谢,我也希望你们的苔藓能早日在南极扎根。对了,我已经跟南极科考站的老朋友联系过了,他们会帮忙照看第一批苔藓,确保测试顺利。”

    林辰没想到张教授考虑得这么周到,连声道谢。张教授又和母亲聊了几句,叮嘱她好好休养,才起身离开。

    晚上,林辰陪着母亲吃完晚饭,又帮她擦了身子,才在旁边的陪护床上躺下。他拿出手机,看着和李工签的合作协议,嘴角露出了笑容。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江宏远发来的消息:“温度已经回升,苔藓状态良好,明天开始准备批量培育的场地。”

    林辰回复了一个“好”,放下手机,闭上眼睛。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病房里,安静又温暖。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充满了希望和挑战。但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让“绿苔南极”的名字,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逆转:从破产到商业巨鳄不错,请把《重生逆转:从破产到商业巨鳄》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逆转:从破产到商业巨鳄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