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新战场

    积木:选块大的原木色积木,每块都打磨过,边缘圆润,没有毛刺。

    进价三块钱一套,卖五块。他把积木搭成小房子,轻轻晃了晃,很稳,不会掉下来,还特意让笑笑试玩了一下,笑笑说 “比以前的积木软”,他才定下来。

    水彩笔:选十二色的,笔帽上有卡通图案(小熊、小兔),孩子喜欢。进价一块五,卖两块五。他打开笔帽,在纸上画了道线,颜色鲜亮,还不晕染,比以前卖的 “漏墨水” 水彩笔强多了。

    中栏(童装童鞋区):舒适为主,家长安心

    童装:布料必须是棉的,至少七成棉。

    他去批发市场摸了好几家,有的布料看着像棉,其实掺了化纤,他就用打火机烧了点线头 —— 能烧成灰、没有黑烟的才要。

    童装是圆领的,袖口宽松,不会勒孩子的胳膊,进价十五块一件,卖二十五。他还选了几件带小图案的(小太阳、小花朵),笑笑说 “好看”,他就多拿了五件。

    童鞋:选软胶底的,鞋底厚度有一厘米,弯折十几次都能弹回来,不会变形。鞋头是圆的,不会挤孩子的脚趾,鞋面是帆布的,吸汗。进价八块,卖十二块。

    他特意试穿了一下(虽然有点小),走起来很舒服,没有硌脚的地方,比以前卖的硬底鞋强太多。

    右栏(休息区):暖心细节,留住顾客

    留个两平米的角落,放个从旧货市场淘的旧桌子(十块钱)和两把旧椅子(五块钱),摆个保温桶盛现煮的橘子水。

    橘子是在菜市场收的尾货,表皮有点皱,但果肉很甜,五块钱一大袋,能熬好几桶。熬的时候放两勺冰糖,熬到橘子皮都软了,晾温了喝,甜而不腻,孩子爱喝。

    再进点小蛋糕,是附近面包店的尾货,当天做的,晚上七点后便宜卖,进价五毛一个,卖一块。蛋糕很松软,里面还有葡萄干,孩子肯定喜欢。

    他想:

    家长带孩子来,就算不买东西,也能歇脚喝杯橘子水,吃块小蛋糕,显得亲切,下次说不定就来买东西了。

    他还在页脚写了进货原则:“只拿五百块的货,卖完再补,绝不能压钱。”

    以前在棚子,他贪多进了太多货,最后卖不出去只能亏本甩卖,有的积木放久了还受潮变形,这次得吸取教训。

    他列了详细的进货清单:橡皮 50 块(111 块)、积木 20 套(60 块)、水彩笔 30 盒(45 块)、童装 20 件(300 块)、童鞋 15 双(120 块)—— 算下来刚好 475 块,剩下 25 块留着应急,卖完这些再补,绝不多进。

    他还计划下次去市里,跟批发商磨 “真彩” 文具的长期代理价:

    “要是能谈到四毛一块橡皮,一盒水彩笔一块三,就能多赚点,以后还能进点‘真彩’的油画棒,孩子肯定喜欢。”

    另外,他还想订两箱 AD 钙奶,每箱二十四瓶,进价八毛一瓶,卖一块二 —— 有牌子的东西,家长看着放心,孩子也爱喝,还能带动其他货的销量。

    第四步:人手足 —— 跟王猛交实底

    林凡知道,新店离不开王猛。王猛比他大两岁,以前在工地干苦力,搬一块砖两分钱,一天要搬两千多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工资还经常拖;

    后来工地没活了,就来他的棚子帮忙,每天从早上八点守到晚上十点,管两顿饭,一个月一百二,从来没抱怨过。

    有次林凡发烧,晚来的两个小时,王猛不仅帮着整理货物,还主动帮顾客找东西,把橡皮按颜色分好,把积木摆整齐,连地上的纸屑都扫干净了。

    棚子之所以能撑到现在,王猛的踏实功不可没 —— 林凡早就想给王猛涨工资了,只是以前棚子赚得少,没底气。

    他在笔记本上写:

    “给王猛涨工资,从每月一百二涨到一百八,再加提成 —— 多卖五十块提五块。”

    他算过,以前王猛在工地,一个月最多四百块,但不稳定,有时候干半个月就没活了;

    现在一百八加提成,要是一个月能卖两千块,王猛就能拿到一百八 +(2000÷50×5)= 三百八,比在工地稳定多了,足够他母亲的医药费(每个月两百多)还有结余。

    他还打算跟王猛说,以后新店的日常运营就靠他 —— 看店、整理货物、跟顾客打交道;

    自己腾出手跑手续、找货源,还得跟街道、工商打交道,比以前忙十倍,但心里踏实:

    “终于不是飘着的棚子了,是有根的店,以后咱们也是‘正经商户’了。”

    他想象着跟王猛说这事的场景:

    王猛肯定会激动得拍胸脯,说

    “凡子,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上次王猛母亲生病,林凡借了他两百块,王猛一直记着,干活更卖力了。

    这次涨工资加提成,不仅是对王猛的认可,更是两人一起把店做好的底气;

    他知道王猛靠谱,是能一起扛事的兄弟。

    第五步:手续和关系 —— 先把 “规矩” 立稳

    “手续不能拖,拖一天就多一天风险。”

    林凡在笔记本上画了个醒目的小勾,旁边列了个清单,每个条目后面都打了个小方框,准备办完一项勾一项:

    1. 营业执照地址变更

    明天去工商所提交材料,带租赁合同(双方签字按手印)、旧执照(原件,不能是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个都不能漏。

    他上次去工商所咨询时,办事员姓张,三十多岁,戴个眼镜,说话很耐心,把需要的材料一条一条写在纸上,还标了注意事项:“租赁合同要写清楚地址、租期、租金,不能漏项;

    旧执照要是有损坏,得先补再变更。” 林凡把那张纸夹在笔记本里,都快翻烂了,还在旁边写了张办事员的电话,怕到时候有问题能咨询。

    2. 新街道 “拜码头”

    带包红塔山烟(五块钱一包,当时的中档烟),去找街道的周干事。

    李干事(以前在棚子片区认识的街道干事)跟他说,周干事五十多岁,喜欢抽烟,以前也是穷苦人,对年轻人创业很照顾,“你客气点,说‘以后请多关照’,他肯定会帮你留意的”。

    他还打算跟周干事提一句:“店里以后会经常有孩子来,能不能帮忙留意下周边的安全,比如有没有流浪狗,或者路边的井盖有没有坏 —— 孩子小,怕出事。”

    他想,跟街道处好关系,以后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比在棚子时 “没人管” 强。

    3. 处好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真有事了,邻居能帮上大忙。”

    他在笔记本上写。隔壁要是小吃店,偶尔送袋小饼干(从进货的蛋糕里拿两三个);

    要是卖五金的,下次买钉子多问两句,跟老板熟络熟络;

    要是有带孩子的邻居,开业时送块橡皮,让孩子喜欢,家长也能记住。

    以前在棚子,邻居张婶偶尔会送碗热粥,李叔会帮着看摊,这次新店的邻居,他也想处好 ——

    比如隔壁小吃店的老板,要是孩子家长饿了,还能推荐去吃,互相带生意,比互相提防强。

    最后:风险应对(画了个小三角,提醒自己重点看)

    黑皮要是来闹:先找片警,别硬扛。

    上次黑皮来棚子要保护费,片警来了就吓跑了,这次有正经店面,更不能跟他硬碰硬 —— 犯不着跟地痞置气,万一伤了人,店就开不成了。

    他还记了片警的电话,写在笔记本第一页,方便随时打。

    钱不够:就少进点货,宁可货架空点,也别让资金断了。

    手里的活钱比啥都重要,要是钱周转不开,连水电费都交不起,店就开不下去了。

    他还打算跟批发商商量,能不能 “先拿少量货,卖完再结剩下的钱”,要是能成,就能缓解资金压力。

    同行眼红:就多笑多客气,靠实在做生意。比如隔壁要是有文具店,不去抢客源,反而可以互相介绍顾客 ——

    “你那没有的积木,我这有;我这没有的作业本,你那有”,大家都能赚钱,比互相拆台强。他想,做生意靠的是回头客,只要货好、服务好,顾客自然会来。

    写完这些时,窗外的天已经泛了鱼肚白,晨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落在笑笑的脸上。

    笑笑睡得正香,嘴角还带着笑,大概是梦见了新店里的积木 —— 昨晚她还抱着他的胳膊问:

    “爸爸,新店里有会拼城堡的积木吗?我想拼个大城堡,给你和王叔叔住。”

    林凡把笔记本锁进抽屉(钥匙藏在床板下的缝隙里),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手心能感受到女儿细软的头发,心里像被灌满了暖水:

    等店开起来,一定给笑笑买最大套的积木,陪她拼个 “全家城堡”。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五百块钱、身份证,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的租约草稿,去了赵经理的日杂店。

    赵经理已经把合同打印好了,纸上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林凡逐字逐句看了三遍,手指指着 “三年租约”“年涨租不超百分之五”“水电费自理” 的条款,每个字都念出声,确认没有歧义、没有漏项,才从口袋里掏出钢笔 ——

    这是笑笑用剩下的,笔尖有点粗,但还能用。他一笔一划签上 “林凡” 两个字,笔画都写得格外重,仿佛每个笔画都在刻着 “新起点” 三个字,刻在纸上,也刻在心里。

    接过钥匙时,冰凉的金属触到掌心,却猛地烫了一下 —— 钥匙是黄铜的,上面挂着个小铜铃,铃身还刻着小小的 “福” 字。

    赵经理笑着说:“开门时铃响,吉利,祝你生意兴隆。” 林凡把钥匙攥在手里,轻轻摇了摇,铜铃发出 “叮铃” 的轻响,清脆得像春天的鸟鸣,像在宣告:

    这不是漏雨的棚子,是他和笑笑的新起点,是真正的家。

    他没急着去装修,先绕去了街道办和工商所。

    李干事听说他要搬店,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年轻人有闯劲,好!周干事早上刚来过,我跟他提了你,他说你去了直接找他就行,别客气。”

    工商所的张办事员也耐心,把需要的材料清单又给了他一份,还说:

    “要是材料齐,今天提交,周五就能拿新执照,不用跑第二趟。”

    摸清楚所有流程,他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才往棚子走。

    棚子在机械厂家属区的巷口,用帆布搭的顶,风一吹就 “哗啦” 响,像随时会被掀走。

    王猛正蹲在地上给橡皮分类,怀里抱了堆五颜六色的 “三无” 橡皮,见林凡回来,连忙站起来,怀里的橡皮 “哗啦” 撒了一地,滚得到处都是。

    “凡子,昨天你去哪了?黑皮的跟班来拿烟,我给了两包(是林凡之前准备的便宜烟,专门应付黑皮的),没闹事,就是说‘让你有空去找黑皮哥聊聊’。”

    王猛一边捡橡皮,一边追问,眼睛里满是担心 —— 上次黑皮来闹,林凡跟他吵了一架,王猛怕林凡再出事,晚上都没睡好。

    林凡拉他到棚子角落(怕被人听见),从口袋里掏出钥匙,递到他面前。钥匙上的铜铃还在 “叮铃” 响,在帆布棚里格外清楚。

    “猛子,我租了个门面,在中心小学那边,咱们把店搬过去,以后不用再守这个漏雨的棚子了。”

    “啥?”

    王猛的眼睛一下瞪圆了,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手里的橡皮 “啪” 地掉在地上,滚到脚边都没察觉。

    他伸手抓过钥匙,反复摩挲着上面的铜环,指腹蹭得发烫,声音都变了调:

    “租门面?得花多少钱啊?咱们这棚子…… 不是挺好的吗?”

    他知道棚子不好,但怕林凡花太多钱,万一赔了,连笑笑的学费(一学期一百多)都没着落 —— 他太清楚没钱的难了,母亲的医药费压得他喘不过气。

    “是我省城的表叔,听说咱们生意还行,借了我点钱,不用急着还。”

    林凡压低声音,像怕被风听见 —— 他没说这是自己攒的钱,怕王猛担心,更怕王猛觉得 “拖累了他”。

    “猛子,咱们总窝在这棚子里不是事 —— 黑皮总来闹,上次笑笑来送水,还被他吓哭了;再说,这棚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孩子来买东西都冻得缩脖子,家长看着也心疼。

    有了正经门面,咱们是‘正经商户’,谁也不能随便欺负咱们了,家长也愿意带孩子来,生意肯定比现在好。”

    王猛的脸慢慢红了,从震惊到激动,手都在抖。

    他攥着钥匙,指节发白,突然拍了拍胸脯,声音发颤:

    “真…… 真的?咱们也能当老板了?

    不用再被城管追,不用再怕黑皮了?”

    他看着林凡,眼里亮得像有光 —— 以前在工地,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守着一家亮堂堂的店,不用风吹日晒,不用搬砖扛水泥,还能有稳定的收入。

    “凡子,你说咋干就咋干!我这力气,随你用,搬货、刷墙、看店,啥都行!晚上我还能住店里,不用你操心,还能看货!”

    “以后你不光看摊,还得帮着进货、盘点,责任更大了。”

    林凡拍了拍他的肩,语气里满是实诚,

    “我给你涨到一个月一百八,生意好了再加提成,多卖五十块提五块。你母亲的医药费,也能松快点,不用再跟人借钱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不错,请把《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