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线下直营店

    装修成本按照李言制定的极高标准,玻璃幕墙、定制灯具、进口环保涂料、特殊定制的展示家具,每平米的装修造价高达2500元,单店装修投入即为37.5万元,20家店一次性装修投入750万元。

    设备投入包括收银系统、监控安保、体验台定制、LED显示屏等,单店约15万元,20家店合计300万元。

    人力成本每店配置1名店长,4名店员,这还不包括前期招聘、培训的投入。

    仅第一期20家“星辰空间”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加上首期支付的租金和押金,以及每月高达近500万元的固定运营成本,这对现金流的压力是空前的。

    李言的野心,在这一连串令人窒息的数字中暴露无遗。

    他不仅要靠A1赚钱,更要靠它打响一场针对年轻心智的占领战争,并借此完成星辰科技从“制造”到“品牌”的惊险一跃。

    月销百万台?那只是检验这场风暴是否及格的入门标准。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星辰科技总部的上空。

    但李言的办公桌前,依旧秩序井然。

    因为他手中还握着两张王牌。

    一是星辰S1和S2这两个“现金奶牛”,依旧在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和县乡镇渠道里,以其强大的实用性和品牌认知,持续不断地输送着稳定的、丰厚的利润血液,为前线的激进扩张提供着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是位于新安社区的新厂房扩建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设计月产能高达120万台的全新自动化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足以支撑起A1可能带来的销售海啸。

    所有的环节,产品、营销、渠道、生产,都被李言用他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近乎偏执的执行力,强行拧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庞大、精密且充满了风险与机遇的商业机器。

    如今的星辰科技,几乎是相当于被李言拿着后世的答案来一步一步的抄袭即可杀出重围。

    那么激进一些,又何妨呢?

    此刻,这部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加速,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朝着那个既定目标——在2008年的夏天,刮起一场名为“星辰”的、席卷全国的青春风暴——轰鸣着冲刺而去。

    然而,光鲜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消耗。

    李言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拿着财务总监张姨刚刚送来的资金流水汇总。

    收入方面:四月份超过8549万的税前利润,是这一切的基础。

    支出方面(不完全统计):

    周杰伦代言及相关广告制作: 1000万元。

    A1整体营销广告费用(电视、网络、户外): 1800万元。

    首批20家“星辰空间”直营店:

    前期一次性投入(装修、设备、首期租金押金):约 1200万元。

    后续每月固定成本(租金440万+人力48万):488万元。

    新厂房设备尾款及扩产相关费用:约500万元。

    其他运营、研发及行政开支:每月约600万元。

    粗略计算,四月份的利润在支付了上述大部分一次性投入后,已所剩无几。

    公司运营和后续扩张,极度依赖于S1/S2的持续输血以及A1上市后的快速回款。

    现金流压力巨大,但尚在可控范围内。

    李言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玻璃,眼神依旧锐利而坚定。

    他知道,这是一场不能回头的豪赌。

    所有的投入,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星辰A1,这台承载着品牌升级、渠道革命和年轻化战略的先锋,真正地刮起一股席卷全国的青春风暴。

    窗外,是东莞永不熄灭的灯火,而窗内,是一个年轻人用智慧和魄力,试图撬动整个时代的野心。

    市场的狂热反应、同行的震惊、巨头的橄榄枝,都只是这场风暴来临前,最动听的序曲。

    真正的考验,在于A1正式上市后,能否将这份期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横扫一切的市场销量。

    清晨六点一刻,闹钟还未响起,李言便已自然醒来。

    窗帘的缝隙间透出五月岭南熹微的晨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属于夏季的闷热气息。

    他花了半秒钟的时间,才从那种熟悉的恍惚感中挣脱出来,确认自己身处的时空——2008年,东莞,助理苏晴的公寓。

    客厅外传来细微的、刻意放轻的响动,那是苏晴在准备早餐。

    李言揉了揉眉心,掀开薄被起身。

    房间陈设简洁,带着女性独居的干净与温馨。

    他换上放在床脚凳上的运动服——是苏晴提前准备好的,尺码完全合适。

    推开卧室门,厨房里飘来小米粥温润的香气和煎蛋的油香。

    “醒了?”苏晴系着一条素色的围裙,正将煎得恰到好处的荷包蛋从平底锅里铲出来,听到动静回过头,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早餐马上好,你是先跑步还是先吃?”

    “先去跑步。”李言深吸一口食物的香气,感觉胃里被勾起了馋虫,但还是坚持了锻炼的习惯。

    没再多说,套上运动鞋便出了门。

    初夏清晨的空气还算凉爽,带着一丝植物蒸腾特有的青草味。

    李言沿着小区外围的柏油路开始慢跑,汗水很快便浸湿了运动服的背部。

    路旁,卖早餐的摊贩已经支起了炉灶,油条在翻滚的油锅里膨胀成金黄,肠粉蒸笼冒着腾腾的热气。

    几个早起遛狗的老人对他投来友善的目光,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最近每天雷打不动晨跑的年轻人是谁,但早已眼熟。

    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平凡,是李言刻意保留的与前世记忆的连接点。

    他放慢脚步,在常光顾的豆浆摊前停下。

    “后生仔,还是老样子?一杯豆浆,今日的油条刚炸好,脆得很!”卖豆浆的阿婆笑得满脸褶子,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招呼他。

    “好啊,阿婆,来两根。”

    李言擦着汗,从运动裤口袋里掏出零钱。

    这种即时满足的、温热的口感,是坐在五星级酒店餐厅里享用精致早餐无法替代的。

    提着简单的早餐回到苏晴的公寓,她已经将一切收拾妥当,自己也换上了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淡妆勾勒出她清秀干练的气质。

    餐桌上,给他留的那份早餐还冒着热气。

    “先冲个凉,吃完我们差不多就该出发了。”苏晴接过他手里的油条,重新放进烤箱加热了一下,以恢复酥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不错,请把《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