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张鲁的决断(上)

    (有人吐槽标题,那就换标题吧,又不能偷懒了,唉......)

    刘诞兄弟的心理防线早已崩溃,对面郭嘉的询问,兄弟二人知无不言。

    郭嘉问明细节之后,便挑了几个机灵的细作,仔细交代了一番。

    细作们一路疾驰,来到南郑,求见张鲁。

    “莫非关中又有变了?”

    张鲁心中一动,对报信的小吏说道:“让他们进来。”

    “诺。”

    小吏出去,将为首的细作领到正堂。

    细作见到张鲁,行礼过后,奉上书信。

    小吏接过转交。

    张鲁看了看封口上的火漆,确认无误,打开信件。

    细作趁着张鲁查看信件的时候,偷偷打量着他。

    张鲁年约三旬上下,虽居太守府,却不着官服,而是穿着布衣。

    他的言行举止之间,不像正常的官员那般充满威仪,但又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此人看着不像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反倒像是市井之间时常能见到的方士,又好似比那些普通方士厉害。

    这感觉,真真是有些奇特。

    “嗯......”

    张鲁看完信,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抬起头来对细作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此事事关重大,容我召集麾下商议一番,再做决断。”

    细作见张鲁一切如常,便知他没有找到破绽,心中松了口气,躬身一礼。

    “小人告退。”

    张鲁挥挥手,自有小吏上前,引着细作前去歇息。

    待细作走后,张鲁冷哼一声。

    “刘范是真把我当他们家的家奴了么?”

    张新突然派兵来攻,他的心里自然十分生气。

    你不好好经营关中,派兵来打我作甚?

    还让不让人传道了?

    因此在刘范第一次来信,说明谋划,让他静候时机,做好歼灭张新军的准备,他是十分乐意的。

    结果等来等去,没等到韩遂出兵的消息,反而又等来了刘范的信。

    老实点,别乱搞。

    他可能声东击西,悄咪咪的派了两万兵马过来,你不是对手。

    张鲁瞬间就老实了。

    一万张新军,他还敢凭借人数和本土作战的优势,碰上一碰。

    两万......

    我就是个道士。

    张鲁收到刘范的第二封信后,一面下令坚守不出,一面派人前往蜀中求援。

    我只是想传个道而已。

    这种打打杀杀的事,还是交给干爹来吧。

    没想到,刘范又在这封信中和他说,之前都是误会,张新是确确实实增兵凉州了。

    赶紧出兵,吃掉这一万兵马诶!

    反反复复,这不是耍人玩么?

    张鲁其实是不想打仗的。

    打仗哪有传道来的好玩?

    可是,张新遣军来犯,他又不能束手就擒。

    别的不说。

    光凭张新是太平道的人这点,他就不可能投降。

    一旦投降,张新肯定不会让他继续传播五斗米道,还极有可能逼他改奉太平道。

    这可不行。

    五斗米道是他亲爷爷张道陵耗费毕生心血所创,绝不能在他手中断了传承!

    再加上......

    张鲁看向刘范之信。

    首功!

    封侯!

    这活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干。

    刘焉毕竟是自己干爹,他若能够成事,有老妈在侧吹枕头风,怎么着也亏待不了自己。

    到时候不仅有更多传道的机会,甚至让五斗米道进入朝堂,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正在张鲁权衡之间,麾下来到。

    见礼完毕,张鲁稍微说了一下情况。

    “都议一议吧,我军要不要出关,歼灭这两支张新军?”

    张鲁作为刘焉的白手套,背了米贼的黑锅,肯定不能再以汉军来称呼张新的军队。

    不然他就真成叛逆了。

    只能用张新军代称。

    这是我们诸侯之间的事,是张新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这样一来,至少在大义上没有那么难看。

    “出关歼灭张新军?”

    张鲁麾下文武闻言面面相觑。

    从理智上来讲,张新派兵前来,他们其实是不想抵抗的。

    也没有理由抵抗。

    张新掌控朝廷,手握大义,麾下精兵猛将无数,有名有实。

    只有脑子坏掉的人,才会选择和他作对。

    但话又说回来了。

    从利益上来讲,一定是张鲁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更多!

    张鲁治理汉中,并非如同正常的太守那般分置百官,以官吏治理地方,而是将人分为五等,层层管制。

    最下等的,自然是还未信奉五斗米道的普通百姓。

    这些百姓不信道,就得不到张鲁的保护,地位最为低下,不必多说。

    其次便是刚刚入道的百姓,称为‘鬼卒’。

    鬼,在秦汉人的观念里,并不是什么可怖之物,反而是迈向成仙的第一步。

    你得先修成鬼,才算是迈入了成仙的门槛。

    譬如李清照就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诗句。

    这其中的鬼雄,出自屈原的‘魂魄毅兮为鬼雄’,是不折不扣的赞美之词。

    鬼卒之上,便是负责统领部众的‘祭酒’。

    祭酒之上,又有统领更多部众的‘治头大祭酒’。

    最上层的当然就是自号‘师君’的张鲁本人了。

    祭酒和治头大祭酒的选拔,并不看人的才能如何,而是看谁更能拉人入道。

    你拉的人多,就是大祭酒。

    拉的人少,就是普通祭酒。

    在这种制度下,不少出身寒微之人或靠一张巧嘴,或靠威势恐吓,摇身一变,从底层变成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他们当然不希望张新进入汉中,把这个制度给破坏掉。

    要是恢复察举选官,哪里还轮得到他们这些人?

    张新若是倾关中之力前来,那自然是小命重要。

    可一万兵马嘛......

    张鲁麾下的祭酒们很快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固守,等刘焉的援军来到再说。

    另一派主张出击,想趁着张新主力还在凉州之时,给他一个教训,绝了他南下汉中的念想。

    这两派的主张虽然略有不同,但核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抵抗!

    绝不投降!

    祭酒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齐齐看向张鲁,等待做出决断。

    “固守,出击......”

    张鲁陷入沉思。

    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

    固守的好处不必多说。

    只要能坚持到刘焉援军来到,他哪怕无功,也不会有过。

    剩下的交给干爹就行。

    唯一的风险就是,刘焉援军到来,最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张新久攻不下,搞不好就会从关中或者凉州抽调兵马南下,增兵猛攻......

    这种可能性并不为零。

    要知道,关中在明面上虽然只剩下了六千兵马。

    可在河东还有七万屯田军呐!

    七万!

    这些原本的西凉兵只是被分去种地了而已,又不是死了。

    眼下秋收将近,多了不说,张新从其中抽调个两万人左右,还是能抽出来的。

    这些屯田军都是老兵,只要给他们配上武器,立时可战!

    关中到汉中,那可比绵竹到汉中近多了。

    汉中对于蜀中来说,很好防守。

    只要守住阳平关,巴蜀大军就很难攻进来。

    可面对关中方向的敌人,要防守的地方就很多了。

    守的地方多,就势必会分散力量。

    只要一个关隘失守,相当于整个汉中全部失守!

    到那时,刘焉未至,汉军又大规模的冲进汉中平原,他拿什么抵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不错,请把《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