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指针悄然划入新世纪,钱淑芬的人生也步入安详的晚秋。
她住在城西一处静谧的、带个小院的房子里,这是她用自己赚的钱买的,与她那个早已形同虚设的丈夫宋卫国,以及过往的纷扰,都彻底划清了界限。
院中的老梨树,是她搬来时亲手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
她时常坐在梨树下,看着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思绪飘回那个为了给小辉治咳嗽,而与儿子、儿媳上山采秋月梨的遥远上午。命运的齿轮,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悄然转向。
改革开放的春雷响起时,钱淑芬并未像年轻人一样盲目下海,她有着属于她那个年纪的审慎与敏锐。
她找到了好友冯秀英和王丽娟。三个在生活中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在钱淑芬那间似乎还残留着秋梨膏甜香的厨房里,达成了共识。
“政策放开了,机会来了,但我们不能蛮干。”
钱淑芬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对市场的观察,“南边的时装、小商品是新鲜,但我们要做,就做长久生意。”
“丽芬秀百货”在一个临街的铺面开了张。
名字是钱淑芬取的,取自三人的名字,透着股朴实又雅致的劲儿。
她负责掌总与采购,凭着多年持家练就的精明和难得的诚信,硬是在南方的批发市场里站稳了脚跟,拿到了物美价廉的货源。冯秀英心细如发,账目管理得清清楚楚;王丽娟热情爽朗,将店面打理得井井有条,客似云来。
她们的生意,就像她们的情谊,在岁月的淬炼中愈发坚实。
从小小的百货店,到后来承包柜台,再到拥有自己的小商品批发门市,她们不仅改善了各自的生活,更成了那条街上女性自强的榜样。
手头宽裕后,钱淑芬显现出超越常人的远见。当别人还在热衷于购置“三转一响”等时髦物件时,她却将目光投向了城郊那些看似不值钱的破旧平房和宅基地。
“妈,买这些做什么?离城里远,又不方便。”儿子宋宏明很不理解。
钱淑芬望着那片长满荒草的土地,目光悠远:“城市总要长大的。现在觉得远,十年后,这里可能就是黄金地段。”
她顶住其他人的不解和议论,陆续用经商积攒的钱,买下了几处这样的房产。
日子一年年过去,就在所有人几乎快要忘记这些“不良资产”时,城市发展的浪潮终于席卷而至。
她名下的那几处房产,恰好位于新规划的城市新区和交通枢纽范围内,迎来了拆迁!
巨额的补偿款和数套回迁房的房本放到她面前时,所有人都沸腾了,唯独钱淑芬异常平静。
这并非运气,而是她基于对时代发展的判断,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这笔财富,让她彻底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和自由。
财富,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心深处的欲望与不堪。
她的丈夫宋卫国,那个多年来对家庭贡献寥寥、与她感情早已淡漠,甚至早有外心的男人,在巨大的金钱面前,彻底撕下了伪装。他不仅妄图分割财产,更试图将外面的女人和私生子扶正。
这一次,钱淑芬没有再沉默,也没有丝毫留恋。
她没有选择哭闹,而是展现了惊人的冷静与魄力。
她暗中请人收集了宋卫国长期与他人同居以及试图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在一个傍晚,她将一份离婚协议放在了宋卫国面前。
“签字吧,宋卫国。”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眼神冷冽如冰,
“家里的财产,从生意本金到拆迁补偿,都是我钱淑芬一手挣来、一手谋划的,与你没有半分关系。你是婚姻的过错方,这些证据足够让你净身出户。如果你痛快签字,看在几十年名义夫妻的份上,我给你留点路费。如果你不签,”
她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那我们法庭见。到时候,你不仅一分钱拿不到,你和那些人的丑事,也会大白于天下。”
宋卫国被她展现出的强大气场和手中确凿的证据彻底震慑,最终面如死灰地在协议上签了字,几乎是灰溜溜地夹着铺盖卷,离开了这个他从未真正珍惜过的家。门关上的那一刻,钱淑芬感到的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解脱,仿佛卸下了背负一生的沉重枷锁。
晚年的钱淑芬,将生意逐步交给了专业的人员打理,自己则享受着富足、安宁而又高度自主的生活。
她资助了很多人完成了学业,也对生活并不如意的女儿宋宏月给予了适当的帮衬,但界限分明。
儿女们曾委婉地提及养老和财产继承的问题,钱淑芬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清晰而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的钱,是我用汗水和脑子挣来的,怎么处置,我自己说了算。你们的日子要靠自己过,我不指望你们给我养老,我有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你们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她确实如此。她雇了专业的护理人员,住在自己精心布置的房子里,读书、看报、侍弄院子里的梨树,偶尔和冯秀英、王丽娟两个老姐妹喝茶旅行,生活充实而自在。
她密切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心态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开放、豁达。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钱淑芬冷静地安排好了身后事。她请来了律师和公证人员,立下遗嘱:名下所有财产,包括存款、房产、股权,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和妇女发展基金会,指定用于资助贫困女童教育和支持下岗女性创业。
“我这辈子,”她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却目光清亮,“从为一家人熬秋梨膏开始,到为自己、也为很多姐妹熬出了一条路。
这钱,来自这个时代,也该回到那些需要机会的人身上去。”
窗外,她亲手种下的梨树又是一片郁郁葱葱,仿佛还能闻到那清甜的梨香。
钱淑芬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含着一抹释然与满足的微笑。
她这一生,如同那秋月梨,外表平凡,内里却清甜丰盈,历经风霜,终得圆满。她不仅为自己活出了一个独立、尊严、精彩的传奇晚年,更将这份爱与力量,化作了滋养更多陌生生命的甘霖,涓滴流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