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跟桂瑛讲着八卦洗着碗,活儿倒是做得快,抬眼却不见了翠儿,就问道:“翠儿姐姐呢?”
桂瑛抬眼扫了一圈,就道:“许是去内院找她姐姐去了,她惯常三五不时的去内院跟她姐姐说话。”
柳叶抿抿嘴,犹豫了一下道:“翠儿姐姐的阿姐,是在主子身边伺候的,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跟她说话呀?”
桂瑛撇撇嘴,小声道:“你别看翠儿在厨房里,不跟人搭话,就是等闲也不跟咱们多两句嘴的,到了内院倒是会说话也会讨巧儿,二老爷院子里的几个小丫头跟我说,翠儿在她们面前还是挺会说话的,有一句说一句。”
柳叶听了这话,就大概猜到了翠儿的想法,就问桂瑛:“翠儿姐姐是不是不想在厨房里做事儿?”不然也不会不跟厨房里的人往来,要知道在厨房里做事,不跟人来往的话,哪里能捞到什么油水。
桂瑛点点头,回道:“可能吧,我也不知她怎么想的。主灶娘子身边的学徒,那是多少丫头、小厮求也求不来的好差事,就她不知足。”
“人各有志,咱们觉得厨房油水多,做学徒也能学本事,但翠儿姐可能更喜欢内院当差,也能跟她姐姐有个帮衬的。”柳叶白替翠儿辩驳两句,倒也不是喜欢翠儿,而是真这样觉得。
人有百样心,心有千般念。
自己觉得好,旁人却不喜欢,多正常的事儿,倒也不必一竿子打死,就说另一个人不知足。
收拾了碗筷,厨房的人才得了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张秀芳等几个主灶厨子,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回来,回来的时候个个有商有量,就是明面上不大和的张秀芳跟李娘子,都说了好一会儿话。
刘寻不住的拿眼睛看米生财跟许大成,不为别的,刚才方娘子叫他们去定元宵节宴的席面菜色。
米生财这边定下四道主菜,许大成得了三道,他却只得了一道主菜,其余的就是配菜,心中有些不忿,觉得自己的本事被小瞧了。
李娘子之所以对张秀芳的态度还算好,是因着她刚才也分到了不少好的份额,不仅得了配菜、主食,就连点心也分到了两道。
厨房这边做事,逢年过节忙碌,主家就少不得打赏,那打赏的多少看什么?就看谁做的活重要了。
方娘子之所以能把控整个厨房,就是因着这些打赏的多少都在她的掌控中,底下不管谁得了赏,都要分润她一些。她这人虽然贪财,但明面上的事情做得公证,每年算下来,两个帮厨拿头一份,下面三个二灶厨子得次等,每等份的赏赐的分到个人头上,倒都差不多。
柳叶见她阿娘回来了,就忙给她塞了两个饼子。
张秀芳接过饼子看也没看就塞嘴里了,然后好像知道柳叶要问什么,就将刚才方娘子叫他们出去做什么说了。
柳叶听完有些好奇道:“元宵节宴需要做多少菜呀?”
张秀芳道:“那可有得忙了,光咱们厨房这些人是忙不过来的,各处都要抽调人手出来,帮咱们厨房的人打杂。”
“那还好,不然还真怕忙不过来。”一旁的桂瑛听见了,顺口回道。
柳叶跟着点头,可不是。
张秀芳分到的活计就是做水晶糕跟彩花糕,那些豆泥做起来最是费劲儿,如果真叫她们四灶台的几个人做,还真做不出那么多的豆泥来。
说了一会儿话,张秀芳就叫桂瑛、陈三姐她们休息一会儿,对两人道:“今天咱们也忙得差不多了,你们等申正的时候再来上差,我揉些面做切面,再蒸些米饭就好了,今天晚上咱们也不轮值,还能早点下差。”
两人应了声离了厨房,四处找人说闲话去了。
张秀芳拉起柳叶的手,瞧见她手上包着的麻布条儿,心疼的叹息一声,但到底没有说出不叫她学食雕的话儿。
柳叶就笑呵呵的跟张秀芳说起自己学食雕的事情:“米师傅真厉害,手指头那么动弹几下,一朵萝卜花雕的牡丹就出来了。”
张秀芳道:“那是他家传的手艺,自然厉害。你学着点,日后用得着,等秋日里果子熟了,府里要做果脯,主子们的都是精巧的,那蜜饯也要做食雕的,称之为花雕蜜饯。我倒是会做蜜饯,但不会花雕,做得那雕花蜜饯,等你学会了我教你做蜜饯,你学好了这个,也就能在厨房立足了。”
张秀芳从前听干娘说过,给她的食谱上有不少的蜜饯做法,都是精巧的,但张秀芳的干娘与张秀芳都不会做食雕,因此少分着做蜜饯的活儿。
张秀芳使了钱让米生财教柳叶,为的就是让柳叶单独学做花雕蜜饯,现如今府里还没有会做好蜜饯的人,柳叶要是学会了,日后也有个别人替不了的正经用处,不像自己半罐子,日日悬着心难受。
母女二人说了一会儿话,张秀芳就跟柳叶坐在屋檐下说话儿,张秀芳念叨起从前的旧事,她是因着啥被家里人卖了的,又是怎么遇到闻狗儿跟干娘的,这些事情她爱念叨,觉得念叨得多了,心里的苦就散了。
柳叶安静的听她说这些,她知道张秀芳心里难受的是不被父母所爱,不然四五个孩子,为何只卖了她。
纵使家里有难处,须得卖个孩子度过难关,但好歹使人问一句,卖出去后孩子过得怎么样?
说得久了,张秀芳就沉默了下去。
柳叶靠在她膝头睡了,张秀芳就搂着她,一下下的抚摸着她的脊背,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这日子单调无趣,似重复过千百次似的,但张秀芳却觉得安稳,至少一家人都在身边。
正坐着,就有几个老妈子来厨房寻热汤食暖身子,张秀芳看了一眼厨房内,大家都出去了,只留两个粗使守着厨房,就将柳叶拍醒,起身给几个老妈子弄了一碗葱姜汤,又找了两个萝卜切片丢进去。
几个老妈子喝了汤道谢,又给了五六文的辛苦钱,张秀芳收了,见她们面生,顺口就问了她们是在哪里当差。
其中一个老妈子道:“娘子容禀,我们是从北边来的,老家那边惦记着老夫人和当家娘子,又正巧是正月里,遣人来送年礼,我们就随着来了。”当家娘子说的是白家的家主白沐川,她自考中举人后,就被白家先去的老太爷立为白家继承人,因此不曾外嫁,反而是娶了主君纳了侍君,成了白家家主。
张秀芳点点头,又找来几根凳子放在屋檐下,对几人道:“几位妈妈坐一坐,咱们说会儿闲话。我没去过北方,听说你们那边产的米粮味道极好,米饭蒸出来香气逼人,还有红米、绿米、黑米的,我都是道听途说的,不知道可是真的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