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见刘备的动作,许攸眼皮子猛跳。
什么情况?
刘备要杀我?
我也没得罪刘备啊?
“右校尉,有你故人书信在此。”
许攸不敢再装了,忙自怀中取出书信,扬声而道。
又是避祸又是书信的,这许攸到底来作甚的?刘备眼中闪过狐疑,给一旁的关羽使了个眼色。
关羽会意,随即上前取过书信,扫了一眼封底,丹凤眼也猛然睁开。
“大哥,是前冀州刺史王芬的信。”关羽回身将书信递给刘备,语气中有担忧:“关某听闻,王芬畏罪潜逃,如今又托许攸送信,恐对大哥不利。”
“无妨。”刘备拆开书信,快速的浏览信中内容。
信中大意就是:废立之事被人告发了,王芬要跑路了,让刘备在洛阳小心谨慎。
亦提及到刘宏曾在圣旨中暗示王芬不要牵累刘备,这也是许攸会认为刘备受刘宏器重的原因。
相较于王芬因惊惧而逃去平原隐居避祸,许攸更想要冒险求进步;托庇于刘备,就是许攸笃定可以进步的机会。
因此在王芬逃往平原前,许攸就请王芬写了这封信,以此求为晋身之资。
在来的途中,许攸也遇到过刘备派往各州郡征兆豪杰的军卒,由此判断刘备正缺人才。
这才在遇到刘备后,直言欲托庇刘备帐中。
许攸没想到的是:刘备竟然会起杀心!
无奈之下,许攸也只能放弃最初想装高人风范的计划,不得不提前拿出王芬的书信。
看着刘备阴晴不定的脸色,许攸顿感心头没底。
以许攸过往的人脉,也不是无人可以庇护,洛阳的中军校尉袁绍以及典军校尉曹操都是许攸的故友。
但许攸为人又有傲气,袁绍和曹操都入了西园军,而他许攸如今却只是个密谋废立失败的在逃犯。
若直接去洛阳寻求袁绍和曹操的庇护,许攸又感到羞耻,看着兄弟开路虎、懊恼自己在吃苦,就是许攸的心理写照。
若能依托刘备求得晋升,今后在袁绍和曹操面前,许攸也不用低头哈腰,亦不用自惭形秽。
在许攸观察刘备脸色的同时,刘备也在思考庇护许攸的利弊。
刘备现在猛将劲卒都不缺,缺的是可以商议大事的谋士,许攸虽然人品不怎么好但也是懂谋略的。
在汉末诸方势力的谋士中,许攸的谋略水平也是排的上号的。
似袁绍和曹操这类人,也不是谁都可以与之为友的,若许攸没点儿真才实学,也不可能同时成为袁绍和曹操的故友。
且许攸在士人中有不小名望,庇护许攸对刘备今后招贤纳士也是极为有利的。
而弊端也同样不小:许攸参与王芬废立之事若不慎被刘宏得知,盛怒的刘宏必会猜忌刘备,这会影响刘备对未来的谋划。
良久。
刘备眉头舒展,下马迎道:“郭先生自汉中远道而来,何故用假姓欺我?我一向尊重贤士,郭先生今后入我麾下,大可以真姓示人。”
饶是许攸见多识广,此刻也忍不住错愕。
我什么时候姓郭了?
让我以真姓示人,就是让我改姓郭?
以后我就叫郭攸?
既然说我来自汉中,那我就是五斗米道信徒,要不要再在名后面加个之彰显信徒身份,以后就呼我郭攸之?
还没等许攸开口,刘备就已经凑近,用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声音道:“事急从权,许先生今后可自称是汉中五斗米道信徒郭攸之。”
许攸更是错愕。
刘备竟能猜到我心中所想?
虽然不能用真姓让许攸很别扭,但想到刘备方才抚摸剑柄的动作,许攸只能强忍心中不适,扬声大笑:
“是郭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右校尉所言,在下并非南阳人许攸,而是汉中人郭攸,因我信奉五斗米道,道中皆以‘之’为高雅,故又名攸之。”
刘备故作惊讶:“听闻前宗正刘焉入益州为牧后,五斗米道张修就弃暗投明,成了刘焉的别部司马。可有此事?”
许攸一阵气闷:我又没去过汉中,我怎么知道有没有此事!
但为了配合刘备的表演,许攸也只能佯装虔诚的附和道:“确有此事!以前汉中闭塞,不知天子威仪,自益州牧入汉中后,张天师方知当今天子实乃圣明之君,遂举五斗米道归附益州牧。”
刘备大笑:“五斗米道肯归附朝廷,实乃朝廷之幸啊!我正要去汝南征讨葛陂黄巾,有郭先生同往,或能感化贼众;若能兵不血刃,我定在陛下面前表郭先生大功!”
昔日张角为太平道,张修为五斗米道,皆以妖言惑众。
在智者眼中,都是愚昧的淫妄之术;在庶民眼中,却是可以解忧的信仰。
刘备无意去评价真伪智愚,给许攸一个假身份,一者是避免跟王芬废立之事扯上关系,二者是试图用宗教方式来征讨葛陂黄巾。
这样的假身份,许攸虽然不情愿但只能认同,心头对刘备的评价又多了一条:狡黠之人。
“大哥,真要留此人在军中吗?”关羽面有担忧,低声问道。
且不说许攸参与了王芬废立之事,单就初见许攸就要留其在帐中,关羽就感到极为不妥。
留在帐中不是随便安排个行伍让许攸栖身,而是要将许攸视为帐前吏的身份,宿营时营帐在帅帐附近,商议军务时要入帐听候。
这是亲信才有的待遇!
“无妨。”刘备目光灼灼:“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用人要不拘一格,许攸不是俗士腐儒,有许攸为我查漏补缺,利远大于弊。”
“况且,许攸与王芬合谋是为了诛杀阉宦,而我亦与阉宦不和,我与许攸,有共同的敌人;倘若我之部署未能斗过蹇硕等人,有许攸在,亦可为我扬名。”
刘备回复关羽的话,并没有过于掩饰,以许攸间隔的距离,是能听到刘备的话的。
亦或者说:刘备是故意说给许攸听的。
初见面就王霸之气迸发而令许攸纳头就拜,刘备自个儿都不信。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刘备也不需要许攸认主,只要双方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有了合作的基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