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节奏,并非意味着停滞,而是为了更持久、更有力的生长。谢艳玲与林镇钦在重新校准了生活的重心后,仿佛卸下了一些不必要的负累,反而在各自领域展现出新的活力。
谢艳玲放缓了“心域”盲目扩张的脚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深耕与用户体验优化上。她带领团队对“灵眸”系列进行了新一轮的迭代,不仅提升了核心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更根据早期用户反馈,开发了多种贴近不同生活场景的个性化模式。这种不追求噱头、扎实做产品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市场更坚实的口碑,“心域”品牌的专业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更令人惊喜的是,“心域·启明”计划在经历了初期的水土不服和策略调整后,终于迎来了转机。谢艳玲团队与当地师范院校合作,培训的第一批“种子教师”开始在他们所在的乡村学校尝试引入简易的情绪健康课程和团体活动。虽然范围不大,效果也需长期观察,但第一批反馈传来,有孩子开始愿意在“心情画”上表达隐藏的孤独,有老师发现课堂纪律因简单的情绪疏导游戏而有所改善……这些微小的、积极的变化,像暗夜中的萤火,虽不耀眼,却足以照亮前路,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谢艳玲看着项目组传回来的照片和报告,眼眶微微湿润。她更加确信,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方向是对的。价值的体现,并非只有上市敲钟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林镇钦在集团内部推动的权力下放和人才培养计划也开始初见成效。几位他着力培养的少壮派高管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展现出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这让他能从更多繁琐的日常决策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更集中于集团的长期战略和应对最关键的挑战。
他保留并投入资源转型的“悦芽”项目,在经历了初期的阵痛和方向调整后,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新的管理团队摒弃了过去盲目追求高端的路线,转而聚焦于“安全、舒适、有设计感”的中高端细分市场,并大力拓展线上渠道和内容营销,与新一代父母建立情感连接。虽然扭亏为盈尚需时日,但市场口碑和销量已开始止跌回升,证明了林镇钦那次“非理性”决策背后,或许也藏着对市场潜在需求的敏锐直觉。
事业的“新枝”在稳健的根基上悄然萌发,家庭的土壤也得到了更用心的浇灌。
林镇钦严格恪守着“家庭时间”的约定。每周至少有三天,他会准时回家吃晚饭,饭后会陪着谢艳玲和小承砚在花园里散步,或者一起玩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周末的“家庭日”更是雷打不动,他们开始探索海城及其周边那些适合亲子游的地方,博物馆、科技馆、郊野公园……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小承砚在父母更有质量的陪伴下,性格愈发开朗活泼,语言能力和好奇心与日俱增。他开始会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为什么天会黑?”“小鸟为什么会飞?”常常让学识渊博的林镇钦和思维敏捷的谢艳玲都感到招架不住,却又甘之如饴。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新的波澜也在悄然酝酿。这一次,并非来自外部的商业竞争或家族压力,而是源于内部——小承砚的教育问题,开始提上日程。
沈静姝在一次家庭聚会中,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海城几家顶尖的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幼教机构,言语间充满了对孙子未来教育路径的关切和……某种不容置疑的规划意味。
“承砚快三岁了,启蒙教育可不能耽误。我看‘惠灵顿’和‘哈罗’的幼儿园部就很不错,环境好,师资强,以后直升他们的国际小学、中学也方便,能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沈静姝抱着孙子,语气温和,却带着长辈特有的权威,“镇钦、艳玲,你们要早点打算,这些名校名额都很紧张,需要提前很久排队甚至考核的。”
谢艳玲听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理解婆婆望孙成龙的心情,但她和林镇钦之前有过共识,希望给儿子一个相对自由、快乐的童年,不希望他过早地被卷入残酷的升学竞争和所谓的“精英教育”流水线中。
她看向林镇钦,他正慢条斯理地给儿子剥着葡萄,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喜怒。
“妈,承砚还小,不急。”林镇钦将剥好的葡萄喂到儿子嘴里,语气平淡地回应,“我和艳玲会考虑。”
他没有直接反驳沈静姝,但也没有顺从。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让沈静姝微微蹙了下眉,但终究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晚上回到别墅,哄睡儿子后,谢艳玲和林镇钦在书房里,第一次正式讨论了这个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谢艳玲直接问道,“真的要让承砚去那种……压力巨大的国际幼儿园吗?”
林镇钦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静的夜色,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那些学校,能提供最好的资源和视野,但确实……少了很多寻常的快乐。”
他转过身,看向谢艳玲:“我更希望他首先学会的,是感知快乐的能力,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知识和技能,可以慢慢来。”
他的想法,与谢艳玲不谋而合。他们都曾是某种意义上的“奋斗者”,深知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内心那份纯粹的快乐和安宁有多么珍贵。他们不希望儿子过早地失去这些。
“但是妈那边……”谢艳玲有些顾虑。
“教育承砚,是我们的事情。”林镇钦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会和母亲沟通。我们可以为他寻找更注重全面发展、尊重孩子天性的学校,或者……甚至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教育模式。”
他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有了自己的主张。谢艳玲看着他笃定的神情,心中安定了不少。她知道,在关乎儿子成长的根本问题上,他会是和她站在一起的、最坚定的盟友。
新枝萌发,既带来成长的喜悦,也伴随着修剪的抉择。
事业的“新枝”需要引导方向,避免徒长。
而家庭这棵大树上,关于下一代的“新枝”该如何培育,则需要他们共同抵御外界的风雨,做出最符合他们内心价值观的抉择。
这或许是“共生”关系在血脉延续层面,需要共同面对的全新课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