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琢磨着,黄伟军晃悠着从外面回来了。
虽然家里男人都出去做活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分到活。
他额头上没多少汗,也不知道去哪躲懒了。
他一进院子,眼睛就瞄向了鸡窝方向。
“娘,我听说咱家鸡下蛋挺旺?”
黄伟军凑到王秀英身边,笑嘻嘻地问。
“关你啥事?又想着吃?”王秀英没好气。
“瞧您说的,我是那样人吗?”
黄伟军搓着手,“我是说,这鸡蛋要是想卖,我去啊!我认识公社收鸡蛋的老王,没准能比市场价高个一分半厘的。”
他惦记着弄点零花钱,买包好烟,或者去公社的茶馆听段评书。
王秀英狐疑地看着他:“你?你能行?别把鸡蛋给我打了,或者钱算不明白!”
“娘!您也太小看我了!我黄伟军也是念过书的,还能不会算数?”
他挺了挺那并不结实的胸脯,“保证完成任务!多卖的钱,您看着赏我点跑腿费就成。”
他精得很,不说具体要多少。
王秀英心里盘算开了。
二小子虽然懒滑,但嘴皮子利索,脸皮也厚,去公社卖东西确实比他那个锯嘴葫芦的哥哥强。
而且让他去,就算被人看到,也可以说是他自己瞎鼓捣,不容易牵连家里。
“行吧。”
王秀英终于松口,“就让你去试试。鸡蛋在屋里筐子底下,一共十四个,你可给我数清楚了!
要是少了一个子儿,或者鸡蛋破了,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您就瞧好吧!”黄伟军喜滋滋地应了,转身就往屋里钻。
黄小麦看着自己便宜老爸的背影,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由他去卖,虽然有点风险,但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她只希望她爸为了那点“跑腿费”,能稍微靠谱点。
夏日的午后,闷热无风,树叶子都耷拉着。
马桂枝看着黄伟军那兴奋劲儿,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一下,她这丈夫一向爱偷懒,最近变了点性子但人还是那个人。
她是不信黄伟军能安安稳稳把鸡蛋卖了拿钱回来。
晚饭时,黄伟军因为领了“重要任务”,显得格外活跃,饭都多吃了半碗。
王秀英在饭桌上宣布了让黄伟军去卖鸡蛋的决定,并严厉警告谁也不准说出去。
黄老栓闷头喝粥,“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
黄建国兄弟俩没啥意见。
黄美丽倒是挺高兴,她觉得自家二哥脑子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她的新褂子有着落了。
只有刘招娣,偷偷撇了撇嘴,小声跟旁边的马桂枝嘀咕:“好事都让她占了,卖鸡蛋落点钱不给咱们填补家用,给这老闺女买衣服,我看二弟也就是白跑一趟……”
马桂枝扯了她一下,示意她别说了。
黄小麦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她知道,这个家表面平静,底下也是各有各的小算盘。
鸡蛋这事,处理不好,也可能引起妯娌间的矛盾。
第二天一早,黄伟军揣着那十四个用软草仔细垫好的鸡蛋,意气风发地往公社去了。
王秀英一上午都坐立不安,时不时朝院门外张望。
直到快晌午,黄伟军才回来。
他脸上带着笑,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一毛四分钱,还有一小包用旧报纸包着的什锦杂拌糖。
“娘,卖完了!老王说咱家鸡蛋好,给了高价,一分钱一个呢!”
黄伟军邀功似的把钱和糖递过去,“这糖是我用多卖的钱买的,给孩子们甜甜嘴。”
一分钱一个,十四个鸡蛋卖一毛四,这价格确实比寻常以物易物划算多了。
王秀英数了数钱,没错,脸色顿时多云转晴,剥了颗糖塞进眼巴巴望着的小宝嘴里,又给黄小麦和黄小荷各分了一颗。
“算你小子还有点用处!”
王秀英难得地夸了二儿子一句。
黄小麦含着嘴里那劣质糖精味的水果糖,心里却是一喜。
这条路,走通了!
虽然钱不多,但这是一个开始。
有了现金,就能做更多事。
她看了一眼正在得意地跟黄美丽吹嘘自己如何跟老王砍价的黄伟军。
又看了一眼默默吃着糖、眼神却若有所思的刘招娣。
鸡蛋的财路算是初步打开,但如何都不能太过分。
她知道,自己必须更小心,步子迈得更稳才行。
这点微弱的希望之光,绝不能因为内耗而熄灭。
黄伟军成功卖出鸡蛋,拿回实实在在的钞票和罕见的什锦糖。
这在老黄家不啻于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王秀英捏着那一毛四分钱,反复摩挲,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被熨平了些。
钱不多,但意义重大。
这是除了工分和那虚无缥缈的“老神仙”馈赠之外,家里第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活钱来路!
“这鸡蛋……还真是个金疙瘩。”
王秀英晚饭后,罕见地没有立刻催促收拾碗筷,而是坐在堂屋里,对着那盏因为加了老神仙给的灯油而显得格外亮堂的油灯,喃喃自语。
黄伟军因为立了功,得意地翘着二郎腿,享受着儿子黄小宝崇拜的目光。
刘招娣依旧安静地坐在角落,但目光偶尔掠过王秀英手里的钱,又很快垂下。
黄小麦知道,火候到了。
她蹭到王秀英身边,用不大但足够让全家人都听到的声音说。
“奶,咱家鸡现在下蛋这么勤,要是……要是能多养几只,是不是就能卖更多钱?
就能给小宝买更多糖,给美丽姑扯更多布。
还能给家里大伯娘小婶都添点儿。”
这话像是一道闪电,劈中了王秀英心里那块一直蠢蠢欲动的地方。
多养鸡!
对啊!
以前是怕养多了没粮食喂,也怕政策不允许,但现在不是有老神仙暗中帮衬吗?
那鸡食里随便加点仙料,鸡就下蛋这么旺!
“小麦这话在理!”
王秀英一拍大腿,眼睛发亮,“他爹,你说呢?”
她看向一直闷头抽烟的黄老栓。
黄老栓吐出一口烟圈,慢腾腾地说:“鸡崽子……开春时候抱窝的那几只,不是没活下来几只么?”
家里原本有只老母鸡抱窝,但孵出来的小鸡崽体弱,最后只成活了三四只。
黄小麦立刻接口:“爷,咱们能不能……跟老神仙求求,赐给咱家几只健壮点的鸡崽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