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御书房对弈与风雨前兆

    回到东宫,赵珩并未回自己的寝殿,而是径直去了御书房。林瑞棠跟在他身后,心中思绪万千。方才荷花池边的一场闹剧,虽被她巧妙化解,甚至反将一军,但靖王父女离去时那怨毒的眼神,让她明白,暂时的胜利背后,是更汹涌的暗流。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赵珩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常保在门外伺候。

    他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久久不语。玄色的背影挺拔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孤寂。

    林瑞棠安静地站在下首,手中紧紧攥着那枚桃花书签,木质边缘硌得掌心生疼。她在等待,等待赵珩的询问,或者说,等待他对她今日这番“表演”的评判。

    “你今日,胆子很大。”良久,赵珩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林瑞棠心尖微颤,垂下眼帘:“臣妾惶恐。当时情急,只想着不能蒙受不白之冤,更不能让先皇后遗物有失,行事或许……冲动孟浪了,请殿下责罚。”她将姿态放得极低。

    赵珩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眉眼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孟浪?孤看你是算计精准,步步为营。”他踱步走近,停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利用玉蓉的陷害,反手将书签塞入她手中,不仅洗清了自己,还让她和靖王当众出丑,有口难言。林瑞棠,你这份急智和魄力,可不像你平日表现出来的那般柔弱可欺。”

    他的话如同利刃,剖开了她精心维持的表象。林瑞棠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再装傻充愣已无意义。她抬起眼,迎上赵珩审视的目光,眼神清亮而坦荡:“殿下明鉴。臣妾并非生性狡诈,只是这深宫之中,若一味柔弱,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今日若臣妾不反击,此刻跪在这里的,便是一个谋害郡主的罪人。臣妾……只是想活下去,想护住该护的人而已。”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韧与决绝。

    赵珩凝视着她,眸中锐利的审视渐渐化为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欣赏的了然。“想活下去……没错,在这吃人的地方,活下去本就是第一要务。”他顿了顿,语气微沉,“但你可知,你今日之举,虽暂时取胜,却也彻底将靖王府得罪死了?靖王叔父……并非心胸开阔之人。”

    “臣妾知道。”林瑞棠坦然道,“从安平郡主第一次挑衅开始,臣妾与靖王府便已难有转圜余地。今日即便臣妾忍气吞声,他们也不会放过臣妾。既然如此,何不反击?至少,能让他们知道,臣妾并非可以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赵珩挑眉。

    “臣妾不敢,”林瑞棠微微摇头,“只是深知,退让换不来尊重,只会换来更肆无忌惮的欺凌。臣妾愿意遵循殿下的教诲,舍弃畏首畏尾之心,但求一个问心无愧,立足之地。”

    赵珩闻言,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无法捕捉。“问心无愧,立足之地……说得好。”他走到书案后坐下,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坐吧。”

    林瑞棠依言坐下,心中稍稍安定。赵珩的态度,似乎并未因她的“算计”而恼怒,反而……有种默许甚至鼓励的意味?

    “北疆之事,你父亲可有信来?”赵珩话锋一转,忽然问道。

    林瑞棠心头猛地一跳,袖中的手不自觉握紧。他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是巧合,还是他知道了什么?父亲的信是通过绝密渠道送来,赵珩的眼线难道已经无孔不入到了这种地步?

    她强迫自己冷静,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忧虑:“回殿下,前几日父亲确实来了家书,只说北疆战后事务繁忙,一切安好,让臣妾勿念。”她刻意隐瞒了密信中的紧要内容,想看看赵珩的反应。

    赵珩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仿佛能洞悉人心,让林瑞棠几乎要维持不住脸上的平静。

    “安好?”赵珩轻笑一声,带着几分冷意,“只怕是报喜不报忧吧。孤收到军报,北狄虽表面求和,但其几个大部族首领近日频繁会面,动向可疑。且北疆军中,关于林将军的流言蜚语,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

    林瑞棠的心沉了下去。赵珩果然知道!他不仅知道,似乎掌握的信息比父亲密信中提到的还要具体!他是在试探她是否知情?还是在暗示她什么?

    她抿了抿唇,知道再隐瞒下去已无意义,反而可能引起赵珩的猜忌。她站起身,屈膝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殿下明察秋毫……臣妾……臣妾不敢隐瞒。父亲确实在密信中提及北疆局势诡谲,狄人似有反复,朝中……朝中亦有人与之勾结,扣压父亲陈情密奏,更在军中散布谣言,意图动摇军心,构陷父亲!”

    她选择说出部分实情,观察赵珩的反应。

    赵珩神色不变,似乎早有所料。“勾结北狄,构陷边关大将……此乃动摇国本之重罪。”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每一下都敲在林瑞棠的心上,“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臣妾……不敢妄加揣测。”林瑞棠低声道。

    “这意味着,”赵珩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森然寒意,“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这潭水搅浑,甚至不惜引狼入室,也要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你的父亲林屹,便是他们首先要拔除的钉子!”

    林瑞棠猛地抬头,看向赵珩:“殿下!父亲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孤知道。”赵珩打断她,目光锐利如刀,“所以,孤才会坐在这里,与你说这些话。”

    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那股属于上位者的威压再次笼罩下来。“林瑞棠,现在你可知,孤为何要你信任,要你与孤并肩?”

    “敌人的刀已经架在了你林家的脖子上,架在了这江山社稷的命脉上!后宫之争,于此刻而言,不过是小打小闹!你若再固守于一己恩怨,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看不清这天下大局,最终等待你和你家族的,只能是覆灭之灾!”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炸响在林瑞棠耳边,让她浑身剧震,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是啊,她一直在纠结于前世的仇恨,纠结于赵珩的意图,却险些忽略了真正迫在眉睫的危机!父亲在北疆已是危如累卵,朝中黑手与北狄勾结,其志绝非仅仅对付一个林家,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这整个赵氏江山!

    若江山倾覆,她这点个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林瑞棠骤然变化的脸色和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赵珩知道,他的话起了作用。他放缓了语气,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告诉孤,你父亲的密信中,还说了什么?关于靖王,他知道多少?”

    林瑞棠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决绝。她不再犹豫,将父亲密信中关于靖王巡视北疆、暗中拉拢,以及怀疑其“所图非小”的内容,尽数说了出来。甚至连父亲最后那句“或可信之一二”也未曾隐瞒。

    听完她的叙述,赵珩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眸色越发深沉难测。

    “靖王叔父……”他低声咀嚼着这个称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果然是他。”

    他看向林瑞棠,目光中带着一种托付重任般的凝重:“林瑞棠,从现在起,你需牢记,你不仅仅是东宫的侧妃,更是镇北将军林屹之女,是可能关系到北疆稳定、社稷安危的关键之人。孤需要你,不仅在这后宫之中稳住阵脚,更需要你,成为孤的眼睛,孤的耳朵,甚至……孤的臂助。”

    他向她伸出手,掌心向上:“抛开过往疑惧,与孤联手,揪出朝中蠹虫,平定北疆祸乱,护佑这万里河山。你,可愿意?”

    烛光下,赵珩的手骨节分明,带着执掌乾坤的力量。他的眼神坦诚而灼热,不再有之前的试探与保留,只有一片赤诚的邀约与信任。

    林瑞棠看着那只手,又看向赵珩深邃如星海的眼眸。前世的惨痛、今生的疑虑,在这一刻,与父亲密信中的嘱托、北疆危急的局势、以及眼前这个男人抛出的橄榄枝和沉甸甸的责任交织在一起。

    她想起了荷花池边自己的决绝,想起了棋局上的弃子求生。

    或许,信任他,与他并肩,便是她今生破局的关键一步,是她必须做出的、最艰难的“弃子”。

    良久,她缓缓抬起手,将自己的手,轻轻放在了赵珩的掌心。

    指尖微凉,却在接触到他温热掌心的瞬间,仿佛有某种坚定的力量传递过来。

    “臣妾……”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声音清晰而沉稳,“愿意。”

    二字落下,仿佛某种誓约达成。

    赵珩收紧手掌,将她微凉的手紧紧握住,唇边终于绽开一抹真切的笑意,如冰雪初融,春风拂面。

    “好。”

    窗外,夜色彻底笼罩了皇宫,风声渐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而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首次真正携手的影子,在这暗流汹涌的夜晚,显得格外坚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东宫锦年不错,请把《东宫锦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东宫锦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