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事僧的厉害

    二十两,翻倍的月俸,倒是意外之喜。

    王重一心头略喜,法元之前给的福利内部价的药膳元气汤每天一千一百文,约一两一钱银子,一个月三十三天正是三十三两银子,他原本身为僧头有十两月俸,不吃不喝也得存三个多月。

    如今这二十两月俸,直接大幅削减了他的债务压力,这意味着他每个月只需要额外填补十三两缺口,负担骤减一半多。

    果然彦祖哥说的对,出来混要讲势力,讲背景。

    他能借光攀上断臂老僧真智的背景,真是一步好棋,当然,这也离不开他的绝顶资质与才情(蒂柯外挂!启动!),如果他没有这么快练出菩提内息,那断臂老僧未必愿意给他起一字法名。

    这就是“背景”带来的直接红利好处!

    法明执事也不愧是搞人事的精英僧,不仅精准地理解了他的“困境”,更是毫不犹豫地用寺规的名义,给了他一个极其合理的台阶,把待遇直接翻倍,而且理由冠冕堂皇——维护“真”字辈的尊荣,没人敢在这个名义上说三道四。

    借公家(寺内)资源,讨自己人情,这买卖真是血赚不亏啊。

    王重一还真得感谢他给的这人情呢。

    这就是‘人事僧’的厉害啊!

    王重一又笑着一礼道:

    “法海多谢执事恩典,蒙执事体恤周全,感激涕零。

    “哎,法海师弟太客气了,这是我应当做的,不要多礼。”

    “如今你也是法字辈的僧人了,咱们是同一辈的,以后不谈公务时,就不要叫我执事了,叫我一声法明师兄即可。”

    “是,法明执事,不,法明师兄。”

    “好好,法海师弟,来,拿去你的身份牌。”

    法明说着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新的度牒,上面已提前盖好禅堂院的印章,他接过法海小心翼翼递过来的旧身份牌,将其销毁,然后提笔在新的度牒上庄重地写下:

    法号:法海

    师承:蒙黄龙寺真字辈长老真智点化赐字(未入室)

    隶属:黄龙寺火工院杂役房(职司:卯字号杂役僧头)

    武功:菩提心经

    位阶:内息初境

    月例:纹银二十两(自即日起计)

    发放:禅堂院书记处登记

    写完,加盖一枚精致的黄龙寺印,然后示意法海按上手印。

    “法海师弟,这是你的新度牒与身份牌,收好了。”

    法明执事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将那新度牒连带崭新身份牌,双手递给了王重一。

    王重一郑重接过,从此刻起,正式成为黄龙寺在册弟子法海。

    感受着身份牌上传来的微凉与厚重,心中还有些小窃喜。

    短短半月,从濒死流民到黄龙寺正式弟子法海,身份的转变恍如隔世,这代表的不再是牛马般的杂役,而是一个踏入了武道门槛、拥有正式身份、月俸二十两、前途有望的起点。

    要知道,这要放在前世,想要成为有正式编制与身份的正式和尚,那至少首先得有高级大学文凭才行,然后还要有关系有人脉……

    这一切,拜蒂柯外挂所赐,拜自身努力所赐,也拜那断臂老僧的名号所赐。

    法明看着法海郑重收起度牒和身份牌,眼中精光一闪,又热络笑道:“恭喜法海师弟正式入得法脉。如今你身负僧头之职,又已是内息境,这《菩提心经》虽为中正平和之基,然终究是偏重内息培元养神,护身克敌、行走江湖,光靠内息可不够,还需辅以精妙武技,方能在武道一途走得更稳更远。”

    他边说边起身,走到身后那排巨大、散发着陈旧纸墨气息的书架前。

    书架被分成许多格,格前贴着标签,标注着功法类别,法明熟练地拉开一个坚固的铁皮柜门,从中捧出一个约莫一尺见方的紫檀木书匣。

    书匣古色古香,匣面阴刻着一朵盛放的莲花,莲心处点缀着细小宝石,虽不张扬,却透着内敛的贵重。

    法明将书匣轻轻放在宽大的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并未立刻打开,而是带着一种仪式感般的神情,手指拂过匣面,看向法海,语气带着一丝循循善诱的意味:

    “法海师弟,依照寺规,凡我黄龙寺正式弟子,晋升内息境,得授僧头职司,且有正式法号者,皆有一次机会,可至禅堂院免费领取一门契合自身的内功进阶心法或实用武技,以作防身护道、精进修为之用。”

    他刻意在“免费”二字上加重了语气,随即话锋微转,笑容更深的道:“当然,如果是免费领取就不能自己选,而是我们这里根据不同僧人的情况,帮你选择。”

    王重一听到这里就是心头一跳,这和当初在法成那里,只能‘免费领取’菩提心经是一样的道理,想要更好的就要额外给人事,才能选更好的罗汉心经与金刚童子功。

    这就是人事僧的另一个隐藏权力了,大的非人,人事僧吃拿卡要,就算你是来取经的唐僧和齐天大圣都没辙。

    法明笑着手指轻轻敲了敲那紫檀书匣。

    “不过法海师弟得蒙真智太师祖赐字,身份自是不凡,师兄我忝掌书记之职,也颇有些权限,今日便破例一次,将一些……嗯,更适合师弟你当前境界和背景的更好功法,拿出来供你挑选,这些功法,平日里即便是内息境圆满的普通执事,想学也得额外花费不少贡献或人事呢。”

    这番话的潜台词王重一如何听不出来?

    所谓的“破例”和“更适合更好”的背景,显然是因为他顶着“真智赐字”的光环为由头,法明这是在卖人情,用禅堂院的资源,卖他法海和其背后那座虽残破却辈分惊人的靠山一个面子。

    王重一心中明镜一般,感谢从小到大看过几十遍的重播西游记,印像里最深最讨厌的一幕就是取经最后一难前阿难迦叶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的那一幕。

    少年时无比厌恶那一幕,长大后进入社会,方才明白,那是西游记里最真实的一难。

    他的情况可比唐僧师徒要好多了,唐僧要付出珍贵的紫金钵盂,而他因为断臂老僧的原因,只需要付出一点日后可给可不给的人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本座王重一不错,请把《本座王重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本座王重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