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图书馆的旧童话书
深秋的风裹着冷意,从教学楼的缝隙里钻出来,吹得林晓雨的校服下摆轻轻晃荡。她抱着数学练习册,指尖还残留着演算纸的粗糙触感——那道几何题她算了三遍,辅助线画得歪歪扭扭,最终还是没能得出答案。
“要不……去图书馆找找参考书?”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听说老图书馆三楼有旧的数学题库,说不定能找到思路。”
林晓雨点点头,跟着苏晴往图书馆走。那是一栋三层的红砖小楼,墙面上爬着枯萎的爬山虎,木质门框被岁月磨得发亮,推开时会发出“吱呀”的声响,像老人的叹息。楼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味,混着淡淡的灰尘气息,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连漂浮的尘埃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去数学区,你呢?”苏晴咬着面包,指了指二楼的方向。
林晓雨望着三楼的楼梯,木质台阶边缘有些磨损,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咚咚”声:“我去三楼看看,听说那边有儿童文学区,想找本童话书放松下。”
苏晴笑着摆摆手:“行,一会儿楼下门口见。”
林晓雨独自爬上三楼。这里比二楼安静许多,只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和窗外风吹过银杏树叶的“沙沙”声。儿童文学区在最里面,书架是浅棕色的木质款,比其他区域的矮一些,方便小孩子拿取。书架上的书大多封面鲜艳,只有最上层的角落里,放着一本封面磨损严重的书,蓝色的封皮褪成了浅灰,书脊上的字模糊得几乎看不清。
她踮起脚尖,把那本书抽了出来——是《安徒生童话》,书页已经泛黄,边缘有些卷曲,像是被人反复翻阅过。她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轻轻翻开第一页,一张泛黄的书签掉了出来,上面画着一朵简单的小雏菊,笔触稚嫩。
林晓雨捡起书签,重新翻开书页。看到《小美人鱼》那一篇时,她的指尖顿住了——书页空白处,有一行娟秀的铅笔字:“她不是输给了王子,是输给了没说出口的勇敢。”字迹轻轻浅浅,却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她心里。
她继续往下翻,发现这样的批注随处可见。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旁边,写着“火柴亮起来的时候,她看到的不是幻觉,是心里的光”;在《皇帝的新装》下面,画着一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最勇敢的是说真话的孩子,不是穿新衣的皇帝”。有些批注旁边还有小小的修改痕迹,比如“光”字一开始写成了“希望”,又被轻轻划掉,改成了“光”。
林晓雨捧着书,心里满是好奇。这是谁写的批注?为什么会在这本旧书里留下这么多心事?她摩挲着书页上的字迹,能感觉到写字的人当时的认真——笔尖力度均匀,只有在写“勇敢”“光”这些词时,会稍微重一点,留下更深的刻痕。
“同学,你也喜欢这本旧书啊?”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晓雨猛地回头,看到一位穿着蓝白校服的女生站在那里,手里抱着几本书,脖子上围着一条米白色的围巾,头发轻轻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女生的眼睛很亮,像盛着秋天的阳光,手里握着一支银色的钢笔,笔帽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雏菊吊坠。
“我……我就是随便看看。”林晓雨有点紧张,把书往怀里抱了抱。
女生笑了笑,走到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我以前常来看这本书,它在这儿放了好多年了,封面还是我小时候不小心弄破的呢。”她说着,指了指封面右下角的一道小裂口,“那时候我把书摔在地上,还哭了好久。”
林晓雨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果然看到一道浅浅的裂口,边缘已经被磨得有些毛躁。她心里一动,试探着问:“那……书上的批注,是你写的吗?”
女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弯成了月牙:“你看出来啦?那是我初中的时候写的,那时候总爱把心里的想法写在书里,觉得这样就像有人跟我聊天一样。”
“原来是你!”林晓雨一下子兴奋起来,“我觉得你写的‘小美人鱼不是输给王子,是输给勇敢’特别好,我以前总觉得她是可怜,现在好像懂了点别的。”
女生眼里的光更亮了,她接过林晓雨递来的书,轻轻翻到《小美人鱼》那一页:“那时候我爸妈总吵架,我就躲到图书馆来看这本书,看着小美人鱼放弃声音,就觉得她好勇敢,可又好可惜——要是她敢跟王子说真话,会不会不一样?后来我才明白,勇敢不是非要得到什么,是敢面对自己的选择。”
林晓雨静静地听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想起自己写在秘密基地笔记本里的小说片段,那些没敢给别人看的文字,突然有了想分享的冲动:“我……我也喜欢写东西,比如把班里发生的事写成小故事,就是不敢给别人看。”
女生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递给她:“你看,这是我的本子,里面写了好多小诗和短文,一开始也不敢给人看,后来跟语文老师分享,她鼓励我多写,说文字是用来表达的,不是用来藏着的。”
林晓雨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和书上的批注一模一样,有的页面上还贴着干枯的花瓣,有的画着小小的插画。其中有一首小诗叫《图书馆的光》,写着“高窗漏下的光,把旧书染成金黄,我在这里藏下的话,会被风读给星星听”。
“写得真好!”林晓雨忍不住感叹,“我也想写出这样的文字。”
“你可以试试啊。”女生摸了摸她的头,语气很温柔,“不用怕写得不好,重要的是把心里的想法写下来。比如你觉得后窗的秘密基地很有趣,就可以写下来;比如你和同桌的小互动,也可以写下来——那些细碎的小事,都是最珍贵的素材。”
林晓雨心里突然亮堂起来,像有一束光照进了心里。她想起陈阳塞给她的橘子糖,想起秘密基地里的笔记本,想起数学“滑铁卢”时老师的鼓励,那些原本零散的片段,突然有了串联起来的意义。
“对了,我叫林晓雨,七年级(3)班的。”她主动伸出手。
“我叫周楠,高二(1)班的。”女生握住她的手,手心暖暖的,“以后你要是有写好的东西,可以拿到图书馆来,我帮你看看,或者我们一起讨论。”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苏晴在楼下喊林晓雨的名字,她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周楠把《安徒生童话》递给她:“这本书借你看,要是有新的想法,也可以写在里面,就当是我们的秘密交流。”
林晓雨抱着书,跟周楠挥手告别,心里满是雀跃。走到图书馆门口时,她突然想起什么,回头喊道:“周楠学姐,你写的《图书馆的光》,我特别喜欢!”
周楠站在三楼的窗口,笑着朝她挥手,阳光落在她的围巾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回家的路上,苏晴看着林晓雨抱着旧书傻笑,忍不住打趣:“你今天在图书馆捡着宝了?笑得跟偷了糖似的。”
林晓雨把书抱在怀里,轻轻摇头:“不是捡着宝,是找到喜欢的事了。”她低头看着书封面上的小裂口,想起周楠说的“文字是用来表达的”,心里悄悄做了个决定——晚上就把秘密基地的故事写下来,明天带给周楠看。
回到家,林晓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摊开笔记本,笔尖落在纸上,第一次没有犹豫。她写下“教室后窗的窗台,积着薄灰,却藏着我和陈阳的秘密”,写下橘子糖的酸甜,写下接力赛的慌张,写下数学题的烦恼,也写下图书馆里遇到的旧书和学姐。
写到最后,她想起周楠笔记本里的小诗,在末尾加了一句:“今天我找到了一束光,它藏在旧书的批注里,也藏在我想写下去的字里行间。”
第二天清晨,林晓雨把写好的短文夹在《安徒生童话》里,早早地去了图书馆。她把书放在三楼的小桌子上,旁边放了一颗橘子糖——就像陈阳当初塞给她的那样,希望周楠看到时,也能感受到这份甜。
下午放学,她又去了图书馆,发现书还在桌子上,短文的空白处多了一行熟悉的字迹:“你的文字里有光,继续写下去,星星会听到的。”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雏菊,和书签上的一模一样。
林晓雨捧着书,靠在木质书架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青春里又多了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文字,关于光,关于成长的秘密。而这本旧童话书,就像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门,门后是她从未见过的,属于文字的星辰大海。
只是她没发现,周楠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十年前的周楠,扎着羊角辫,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安徒生童话》,站在图书馆的高窗下,阳光落在她脸上,和现在的林晓雨,有着一样的憧憬和光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