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硝石寻踪:雪魄导觅老墙根

    打退了唐崖主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山里传开。巴寨和覃家寨的名声一下子响亮起来,尤其是那头“白虎战神”的传说,越传越神,说什么的都有。附近几个同样受唐崖欺压的小寨子,也开始偷偷派人来接触,言语间充满了敬畏和打探。

    寨子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但向拯民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清楚,这次能赢,靠的是出其不意的新式防御、火器的初次震慑,以及雪魄那石破天惊的突袭。唐崖吃了大亏,下次再来,必定准备更加充分。

    火器,是关键。但上次战斗,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火药储备太少了。二十支突火枪齐射了几轮,加上试射的消耗,从覃家寨带来的硫磺和寨子里之前攒下的一点硝石、木炭,几乎见了底。没有火药,突火枪就是烧火棍。

    “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硝石来源!”向拯民对巴图和覃玉说道,“硫磺我们找到了矿点,木炭更是不缺,现在最缺的就是硝石。”

    巴图挠了挠头,为难道:“向壮士,这硝石……不好找啊。咱们这山里,不像北边有些地方有硝土矿。以前寨子里用的那点,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法子,从老墙根、老厕所边上刮点白乎乎的芒硝,又慢又少,根本不够用。”

    覃玉也微微蹙眉:“我们覃家寨情况也差不多,存量几乎都送过来了。”

    传统的制硝方法效率太低,根本无法支撑一场像样的防御战。向拯民知道,必须找到更高效的硝石来源,或者改进提取方法。

    他召集寨民,详细讲解了硝石(硝酸钾)的特性:“大家记住,硝石通常出现在一些潮湿、不见光、有机物腐烂的地方,比如老房子的墙根,尤其是牲口圈、厕所附近的泥土,常常会析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味道发苦发涩,那就是硝土。”

    他让阿朵带着妇孺,重点去寨子里那些年代久远的墙角、牲口棚、厕所周边,仔细刮取表层那层泛白的泥土。同时又派出一队人,由熟悉山林的老猎人带领,去山里寻找可能存在的天然硝洞。

    寨民们现在对向拯民的话奉若圭臬,立刻行动起来。很快,一筐筐带着异味、颜色各异的“硝土”被收集起来,堆在铁匠铺旁边的空地上。

    向拯民开始指导阿铁和几个年轻人进行硝的提纯。他们用大缸浸泡硝土,反复过滤,得到浑浊的硝水,然后架起大锅用小火慢慢熬煮,让水分蒸发,最后在锅底析出带着杂质的粗硝结晶。这个过程繁琐、耗时,而且产量依然有限。

    看着那一点点结晶,再看看堆成小山的硝土,向拯民眉头紧锁。效率还是太低了!难道真的没有天然的硝石矿吗?

    这天下午,向拯民正对着熬硝的大锅发愁,雪魄晃晃悠悠地踱步过来。它似乎对那股硝土特有的味道很感兴趣,凑到收集来的硝土筐边,抽动着鼻子仔细嗅着,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呜噜声。

    它嗅完这筐,又去嗅另一筐,似乎在分辨着什么。忽然,它在一筐从寨子最北边一个废弃了十几年的老猪圈旁刮来的硝土前停了下来,用爪子扒拉了一下,然后回头冲着向拯民低吼了一声,又用脑袋蹭了蹭那筐土,琥珀色的眼睛里似乎带着某种肯定的意味。

    向拯民心中一动。雪魄的嗅觉远超人类,难道它能分辨出哪里硝土的纯度更高?

    他立刻起身,对雪魄说:“伙计,带我去你找到这土的地方看看?”

    雪魄听懂了一般,转身就在前带路。向拯民叫上阿铁,两人一虎来到了寨子北边那个早已破败、长满荒草的老猪圈。这里阴暗潮湿,墙根处果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颜色更白、结晶更明显的硝土。

    向拯民刮下一点,放在舌尖尝了尝(这是古代常用的土法鉴别,有风险,请勿模仿),一股强烈的苦涩和凉意瞬间传来!纯度明显比之前收集的那些高出一大截!

    “就是这里!这地方的硝土质量很好!”向拯民惊喜道。

    阿铁也尝了尝,咧着嘴道:“是比别的苦多了!”

    雪魄见向拯民高兴,也愉悦地低吼一声,然后它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抽动鼻子,朝着寨子后山的方向走去,不时停下来,在某处岩石缝隙或者背阴的土坡前标记一下(用爪子扒拉或者蹭上自己的气味)。

    向拯民和阿铁好奇地跟在后面。雪魄带着他们来到后山一处背阴的、几乎不见阳光的陡峭岩壁下。这里岩石呈一种特殊的灰褐色,表面覆盖着一些白色的絮状或针状结晶,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硝石味道。

    “这是……”向拯民凑近仔细观察,还用匕首刮下一些岩石表面的白色物质,仔细观察,“这是……硝石!天然硝石!虽然品位可能不算很高,但这是矿脉的迹象!”

    他激动地拍了拍雪魄巨大的脑袋:“好伙计!你立了大功了!竟然找到了硝石矿点!”

    雪魄昂起头,享受着他的夸奖。

    阿铁更是目瞪口呆,看着雪魄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它……它连这个都能找到?向师傅,雪魄它……它真是神兽啊!”

    有了雪魄指引的高纯度硝土点和天然硝石矿点,硝石的来源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虽然开采和提纯依然需要时间,但至少看到了希望,不用再为火药原料发愁了。

    原料危机暂时解除,向拯民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技术需要传承,尤其是这些关乎寨子生存的根本。他找到巴图和覃玉,提出了一个想法。

    “寨主,覃姑娘,火药、水泥、筑城、防御,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掌握的。我想在寨子里开一个‘薪火学堂’,把我们懂的东西,教给寨子里的年轻人,甚至是孩子。让知识的火种传递下去,巴寨和覃家寨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巴图对“学堂”这个词有点陌生,但大致明白意思,他有些犹豫:“让娃崽们学这个?他们能听懂吗?不如多练练力气,学学打架实在。”

    覃玉却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向拯民的深意:“向壮士所言极是!匹夫之勇,可守一时;开启民智,方能兴邦!我赞同。可以先从识数、认字和简单的图纸开始。”

    有了覃玉的支持,加上向拯民和雪魄如今在寨子里如日中天的威望,巴图最终也点头同意了。

    很快,在寨子中央议事坪旁边,一间闲置的大木屋被收拾出来,挂上了“薪火学堂”的木牌。没有桌椅,就用木桩当凳子,平整的木板当桌子。

    开学第一天,来了几十个好奇的少年和孩童,还有几个像岩生这样愿意学习的年轻寨丁。阿朵也兴致勃勃地坐在了第一排。

    向拯民站在前面,没有书本,他用烧黑的木炭在一块相对光滑的木板上,写下了“一、二、三、十、百”等简单的数字,开始教大家认读和计算。

    “大家看,这个‘一’字,像不像一根棍子?这个‘十’字,像不像一根棍子中间绑了根绳子?”

    他用最形象的方式讲解,让孩子们觉得有趣。他又画出方、圆、三角形,告诉大家这是构筑寨墙和房屋时需要用到的基本图形。

    课堂气氛开始有些拘谨,但随着向拯民生动的讲解,尤其是当他把数字计算和分配粮食、计算筑墙用料联系起来时,那些年轻寨丁也听得入了神。原来打仗守寨,不光靠力气,还得会算数!

    雪魄也成了学堂的常客。它总是安静地趴在学堂门口,眯着眼睛,像是在打盹,又像是在守护。孩子们起初有点怕,但见它温顺,胆子大的便敢凑近了看,甚至偷偷伸手摸一下它雪白柔软的毛发。雪魄也不恼,只是懒洋洋地甩甩尾巴。

    阿朵则在学堂一角,用向拯民给她的一块小木板和木炭,开始整理她认识的那些草药,歪歪扭扭地画下形状,旁边写上向拯民教她的、代表这种草药名字的字,比如“三七”、“艾草”、“止血藤”。她还把自己制作的止血膏带到学堂,给那些在训练或劳作中擦伤的孩子们处理伤口,一边处理一边讲解这种草药的功效。

    薪火学堂,就这样在战火的间隙里,悄然点燃了文明的火种。虽然简陋,虽然所学粗浅,但它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超越眼前生存的、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

    向拯民看着台下那些专注而明亮的眼睛,看着门口守护的雪魄,看着在一旁认真记录药草的阿朵,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他播下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种子,更是改变这个时代、拯救更多黎民的希望。路还很长,但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不错,请把《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