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蠢货称帝,江东归我!

    叶晨走上前,伸手拍了拍他那宽厚如城墙的肩膀。

    他的手掌对比之下显得那样渺小,但那股力量却让巨人身躯一震。

    “因为这件事,不需要口舌之利,不需要阴谋诡计。”

    叶晨凝视着他的眼睛,沉声道:“它只需要两样东西——忠诚,和可靠!”

    “你相貌堂堂,不似奸猾之辈,由你去,王朗才会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

    “主公!”

    郁保四虎目瞬间湿润,这个身高一丈的汉子,此刻竟哽咽得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信任!

    这是他从未感受过的,沉甸甸的信任!

    他猛地抬起蒲扇般的大手,狠狠捶打着自己擂鼓般作响的胸膛,立下血誓:“寨主放心!便是刀山火海,俺郁保四也一定将话带到!任务不成,提头来见!”

    安抚了郁保四,叶晨的目光转向了孔家兄弟。

    “孔亮!”

    叶晨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小的在!”孔亮猛地一抬头,脖子上的青筋虬结,嘶吼着回应。

    叶晨的目光仿佛能刺穿人心:“你的任务,是潜入曹操的阵营。”

    此话一出,孔亮的身躯明显一僵。

    “但你记住,不可直接靠近曹操。”叶晨的语气变得格外凝重,“此人生性多疑,你若贸然前往,必死无疑。”

    “你要接近的人,是他的族弟,曹洪。”

    “我会教你一套说辞,你以此接近他。曹洪此人重情急功,必会引你为心腹。”

    叶晨的声音压得极低,开始将精心编织的计策与话术,一字一句地传授给孔亮。

    “你到了那里,便对他说……”

    孔亮瞪着那双铜铃般的眼睛,嘴巴微微张开,眼中的震惊迅速被一种决绝与狂热所取代。

    当叶晨说完最后一个字,孔亮没有丝毫犹豫,再次将头用力磕在地上。

    “砰!”

    “寨主放心!孔亮便是化成灰,也一定钻进曹营,为寨主当好这颗钉子!”

    叶晨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他,落在了最后一人,孔明的身上。

    “孔明。”

    “小的在!”孔明的声音同样嘶哑而亢奋,他早已等得心焦难耐。

    “你,则往北,去投刘备。”

    叶晨的指令,再次让众人心头剧震。

    “刘备此人,如今正值穷途末路,颠沛流离,身边缺的,正是你这样的‘忠义之士’。”叶晨缓缓道出其中的关键。

    “你的任务,就是成为他身边的人。”

    “我同样会教你一套说辞,你照此去说,刘备重名,必会信你。”

    叶晨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再次低声讲述起来。

    “你见到刘备,便告诉他……”

    孔明同样瞪圆了双眼,呼吸变得无比粗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捏得发白。

    听完叶晨所有的部署,他与兄长一样,重重地磕下头去。

    “孔明此去,定不负寨主所托!”

    ……

    吴郡,孙策府邸。

    夜深了,万籁俱寂。

    只有巡夜卫士甲胄摩擦的轻响,和庭院深处不知疲倦的蝉鸣,交织成一曲单调而压抑的夜曲。

    府邸正堂之内,灯火通明。

    数十支牛油大烛在青铜灯架上静静燃烧,烛泪滚落如珠,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油腥味。

    身材魁梧的孙策负手立于堂中。

    他一身锦袍的领口被烦躁地扯开,露出古铜色的结实胸膛,随着沉重的呼吸微微起伏。

    他的视线死死钉在面前矮几上的一卷竹简上,那眼神里的火,几乎要将竹片点燃。

    竹简旁,是一方小巧的玉玺仿品,在烛光下泛着温润而诡异的光泽。

    而竹简上记载的,正是袁术在寿春僭越称帝的惊天消息。

    “公路匹夫,竖子妄为!”

    砰——!

    孙策胸中的怒火终于炸开,一拳狠狠砸在身前的楠木案几上!

    厚重的案几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响,案上的茶碗被震得凌空跳起,冰凉的茶水泼洒而出,瞬间洇开一滩深色的水渍。

    “竟敢僭号称帝!”

    “他以为他是谁?高祖?光武?”

    “不过是凭借父辈荫庇,窃居寿春的冢中枯骨,也敢妄图染指九五之尊!”

    “滑天下之大稽!”

    孙策的怒吼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充满了被愚弄的羞辱。

    他并非忠于汉室。

    这怒火,更多是源于一种被蠢货拖下水的暴躁。

    想他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猛虎孙坚之子,何等人物?

    却为了区区数千兵马,不得不屈身于袁术这个志大才疏的蠢货麾下,为其卖命。

    他本以为袁术尚有几分争霸的价值,可以作为暂时的跳板。

    谁曾想,此人竟愚蠢到自掘坟墓,在天下群雄环伺之际,公然称帝,把自己变成了所有饿狼眼中的猎物!

    “主公息怒。”

    一道清越温和的声音响起,悄然拂过孙策狂躁的心。

    堂下不远处,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青年文士安然跪坐。

    他眉眼俊秀,嘴角噙着一抹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从容笑意,手中羽扇轻摇,将满堂的紧张与怒火都隔绝在外。

    正是孙策的挚友与首席谋士,“美周郎”周瑜,周公瑾。

    周瑜缓缓起身,走到孙策身边。

    他先是瞥了一眼那卷竹简,随即目光转向暴怒的好友,微笑道:“伯符,袁术此举,于我等而言,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天大的好事。何必为此动怒?”

    “好事?”

    孙策猛地回头,眼中的怒焰尚未熄灭,却烧出了几分困惑。

    “公瑾,此话怎讲?”

    “我等名义上仍是他麾下部将,他如今倒行逆施,天下诸侯必将群起而攻之!曹操、袁绍、刘表,哪个是善茬?届时战火烧起,我等身在江东,岂不也要被卷入其中,成为众矢之的?”

    “此一时,彼一时。”

    周瑜的笑容里,是洞悉一切的自信。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幅天下地图前,伸出羽扇,先是在北方的冀州、兖州画了个圈,又指向中原的豫州、徐州,最后指向荆襄。

    “伯符请看。”

    “北有袁绍,坐拥三州,虎踞河北,正欲一统北方。”

    “西有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正欲扫平吕布,觊觎徐州。”

    “南有刘景升,坐守荆襄,坐山观虎斗。”

    “这几人,谁不想称霸天下?谁又会容忍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多出一个所谓的‘仲家皇帝’?”

    周瑜顿了顿,羽扇轻轻一点袁术所在的寿春。

    “袁术不听我等昔日之劝,一意孤行,此举无异于在黑夜中点燃火炬,将自己彻底暴露在所有猛兽的视野之下。”

    “他以为得了传国玉玺,便能号令天下?殊不知,如今这乱世,靠的是刀,是兵,是粮草!不是虚名!”

    “他此举,恰好给了天下诸侯一个名正言顺讨伐他、瓜分他的理由。”

    “他已经不是我们的威胁。”

    周瑜的声音带着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是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一个即将腐朽的冢中枯骨。”

    听着周瑜条理清晰的分析,孙策眼中的怒火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

    他紧绷的嘴角慢慢上扬,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公瑾所言极是!我竟被一时之怒冲昏了头脑!”

    “袁术这个蠢货,是在自寻死路!”

    “如此一来,天下诸侯的目光都会聚焦在寿春,我等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与他划清界限!”

    “正是此理。”

    周瑜颔首,笑意更深。

    “袁术称帝,给了我们最好的借口。我们只需上表朝廷,痛陈其罪,便可彻底切割。”

    “从此,江东,便是我们的江东!”

    “再也无人可以对我们指手画脚!”

    “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啊!”

    孙策心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忍不住仰天大笑,笑声豪迈,震得梁上尘土簌簌而下。

    他一把揽住周瑜的肩膀,用力拍了拍,双目放光。

    “公瑾真乃我的子房!经你这一点拨,我茅塞顿开!”

    “袁术一心做他的皇帝梦,必然无暇他顾,这广袤的江东六郡,岂不就正好便宜了我们兄弟?”

    “谁说不是呢?”

    周瑜的眼中,同样闪烁着名为“野心”的火焰。

    他与孙策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心中同样的壮志。

    周瑜转身走回地图前,羽扇在江东一带缓缓划过。

    “伯符,你看,自我等渡江以来,已得丹阳、吴郡。”

    “如今袁术自顾不暇,正是我等大展拳脚的最好时机!”

    “江东六郡,如今离我们最近,也最是富庶的……”

    他的羽扇,最终稳稳地落在了会稽郡的位置上。

    孙策的目光随之凝聚,呼吸陡然粗重。

    他的眼中,闪动着饿狼看见猎物时,那种贪婪、炙热,又充满渴望的光。

    会稽郡,那里地广人稀,但物产丰饶,更重要的是,它控制着入海的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会稽太守,王朗……”

    孙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嘴角猛地一撇,满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一个东海来的腐儒,经学大家?我听闻此人在士林中名头不小。”

    “可那又如何!”

    “他不过是个空谈名理的书呆子,于军阵之事一窍不通!”

    孙策一拳砸在案几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取会稽,易如反掌!”

    周瑜笑了,那笑容里是全然的赞同与更深一层的算计。

    “伯符所言,正合我意。”

    “王朗此人,死守儒家礼法,迂腐固执,虽有清名,却无丝毫应变之才。”

    “他手下的郡兵,不过是些没见过血的农夫,如何能与跟随主公百战余生的精锐相提并论?”

    “我军士气正盛,以雷霆之势攻之,自然是战无不胜!”

    “好!”

    孙策精神大振,眼前几乎已浮现出大军席卷会稽,那白面书生王朗束手就擒的画面。

    他霍然起身,战意高昂。

    “我这就去召集韩当、程普、黄盖三位将军,点齐兵马,即刻杀向会稽!给那王朗一个天大的惊喜!”

    “伯符,且慢。”

    周瑜却抬起羽扇,轻轻拦住了他。

    孙策的脚步一顿,带着几分不解看向自己最信任的兄弟。

    “公瑾,兵贵神速,为何要慢?”

    周瑜从容一笑,羽扇轻摇间,仿佛整个江东的未来都已在他指掌之间。

    “兵者,诡道也。”

    “直接出兵,是下策。”

    “王朗是书生没错,可他在会稽经营多年,颇得民心。我等若是强攻,即便能胜,自身也必有伤亡。”

    “城池更会遭到破坏,战后安抚百姓,又要耗费多少时日?”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在孙策的心上。

    “我们为何不先礼后兵呢?”

    “先礼后兵?”孙策眉头紧蹙,他对这种文人弯弯绕绕的法子,天生就没什么耐心。

    “不错。”

    周瑜的眼神锐利起来。

    “伯符可先修书一封,送予王朗。”

    “信中,我们只讲三件事。”

    “第一,痛陈袁术僭越称帝的大逆之罪,表明我等与之决裂、匡扶汉室的决心!如此,我等便占据了煌煌大义!”

    “第二,为其分析天下大势,明言江东已是四战之地,非英雄豪杰不能守。他一介文臣,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第三,许他高官厚禄,劝他顺天应人,归降我等!”

    周瑜伸出三根手指,语气中透着强大的自信。

    “此计一出,有三重好处。”

    “其一,若王朗识时务,开城投降,我等则可不损一兵一卒,完整得到会稽全郡!此乃上上之策!”

    “其二,即便他冥顽不灵,我等再兴兵征伐,便是师出有名!城中军民知我等仁至义尽,抵抗之心必然动摇!”

    “其三,此信也是昭告江东所有郡县:我孙伯符,并非嗜杀之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对我们日后收服整个江东,有千金难买的好处!”

    孙策原本急切狂躁的心,在周瑜这番条理清晰的剖析下,迅速冷却,沉静下来。

    他不是蠢人,只是习惯了用刀解决问题。

    而周瑜,总能为他的刀,找到最锋利的用法。

    “公瑾,你思虑之周全,远胜于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一百零八好汉闯三国不错,请把《带着一百零八好汉闯三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一百零八好汉闯三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