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烧硫酸是很危险的工作

    陈常在到了第八天终于能够自己下地走路了。

    当王玲放开了扶着他的手时,心里突然感觉有一些痛。

    她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些什么东西。

    不争气的眼泪在眼眶中再也藏不住了,像是小溪越过了什么阻挡,缓缓的流出了眼眶。

    “我能走了,王玲,你看我能自己走了,哈哈哈,你高兴吗?

    你看我能自己走了。”

    陈常在兴奋的边走边说道,可是他却没有看到身后的王玲捂着嘴,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

    走了十几步之后,陈常在转身看到了哭泣的王玲。

    问道:“王玲,你怎么哭了,是为我高兴吗?

    你看我能走了,这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王玲没有说话,只是捂着嘴不停的点头。

    院子里站着的几位大姐,有的在笑,也有的好像看出了些什么,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少女情怀总是诗。

    可是诗里,却不都是浪漫,还充满了酸甜苦辣。

    在陈常在能够自己走动之后,他再次找来了陈团长和政委。

    “陈叔、刘叔,你们能够弄来锌粉吗?”

    “锌粉?这是什么东西?”

    陈、刘两位有些疑惑的问道。

    “就是古代制铜钱时在里面掺加的一种像是铅的金属。

    古代也叫倭铅,就是比铅低一点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因为想要制造TNT炸药,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硫酸。

    没有硫酸,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办法制备。

    可是想要制造硫酸,对制造硫酸的工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制造硫酸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果被人吸入到身体里。

    轻者重伤,终生得患肺病。

    重的,用不了多长时间人就会死亡。

    而我想要弄到锌粉,是要做防毒面具,带上了防毒面具,至少可以让危险降低八成。”

    “防毒面具你也会做?”刘政委惊声的问道。

    “其实防毒面具就是把硬木碳粉比如苹果树或是枣树的木头烧成碳,再和锌粉按比例一起加热活化。

    然后再用盐酸去除杂质,再用清水洗过晾干之后就可以用了。

    不过这里面也还是需要硫酸的。

    没有硫酸一切都是扯淡。

    这样吧,两位大叔。

    你们也想办法帮我弄点锌粉。

    在这之前我用别的办法先弄点简易的活性炭出来。

    这虽然没有加锌粉的好。

    但也还算是能用。

    至少大家在多注意的时候,也能有些预防。”

    “小陈,你放心,你说的东西我都会想办法给你弄到,锌粉吗,我去想办法。

    既然几百年前铸铜钱的时候就用过那东西,那我就不相信我弄不到。”

    陈团长信誓旦旦的说道。

    刘政委也是频频点头。

    在做这些东西之前,陈常在先是麻烦王玲和医院的大姐们,帮着用多成的厚棉布做了面罩。

    然后又去麻烦陈团长他们,去想办法弄来了一些玻璃镜子。

    眼镜片在制造过程中都是磨出了凸凹度的。

    想要磨出平镜很麻烦,还不如用镜子,把后面的镀层磨掉,作眼镜平镜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作为保护镜还是勉强能用的。

    至于专业的保护镜,等以后有条件再说吧。

    在其他人在做前期准备的时候,陈常在却是在烧活性炭。

    想要做防毒面具,活性炭哪怕是在后世,也是唯一的大众型过滤材料。

    而现在没有锌粉,有了锌粉也没有清洗硫酸。

    所以现在只能制作蒸汽活性炭先对付。

    这东西也不算是太难。

    只是在一个铁水壶中闷烧粉碎成小块的果木炭,然后在适合的温度下,向里面喷射适量的清水。

    在蒸汽的作用下,改变木碳的孔隙结构。

    这样简易的活性炭就做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粉碎塑形。给它们弄成小颗粒,包在纱布里,再放进过滤器中。

    这样既可以保证透气,还能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在所有人忙乎了两天之后。

    十副简易的防毒面具也就被弄出来了。

    用小苏打制成的浓碱水浸泡过的厚棉布,装在轻木框架上,装上了镜子磨出来的防护镜,和猪嘴过滤呼吸通道。

    这东西戴着虽然不好看,还感觉很憋闷。

    但是至少能够隔绝很多的有害气体。

    在工作时,进行到危险程序时带上这东西,是能救命的。

    不过因为没有橡胶,想要达到多好的防护效果是不要想了。

    而且在使用前还要提前浸泡浓碱水。

    现在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已经是现在这里,能够最好的防毒效果了。

    在陈常在制造防毒面具的时候。

    陈团长他们已经按着前些天陈常在给出的图纸,烧出来来了不少的陶缸陶管,还有不漏水的木头水槽。

    这些东西陈常在只能提前画图纸,让陈团长他们帮忙找人去做。

    要是让他一个人去做,累死他,这么短的时间里也做不出来什么东西。

    毕竟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活。

    而且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来炸药,需要的程序也是非常多的。

    仅仅是制造硫酸和硝酸的原料就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

    今天简易的防毒面具算是完成了。

    真正的工作也就该开始了。

    按着陈常在写的的工作了流程。

    他先去了前些天新挖出来的一个土窑。

    这里是烧制焦炭的土窑。

    不过这个土窑的排烟口却被一个陶管给引了出来。

    陶管的出烟口,被引进了一个木头水槽中,当干馏煤炭制焦的时候。

    焦窑中的废气会被引进水槽,废气中遇水就凝固沉底的固体物,就是煤焦油。

    而这东西就是制造TNT的主要原料之一。

    陈团长他们在队伍中找来的几个老窑工,正在看着窑炉中的火候,感觉火候快要差不多了的时候,开始封窑,闷烧煤炭。

    整个窑炉上只留下了一个不大的排烟孔,把烟气给引到了水槽之中。

    没过多大会,水槽中就沉淀了不少的黑色沉积物,这就是煤焦油。

    而为了得到高温煤焦油,这个干馏窑是在一个土包上挖出来的。

    因为土层够厚,保温性强。

    窑炉旁,老师傅对陈常在说:“小陈师傅,窑内的温度现在至少已经达到了可以烧陶的温度了。

    按着你的说法,这应该是足有九百度以上,一千度左右。

    我们虽然没有烧过煤焦炭,但是我们也都是烧过陶的。”

    陈常在也是跟着烧窑师傅一起看过了炉火的颜色。

    然后看到水槽中沉淀的煤焦油是呈深黑色,这已经是高温煤焦油了。

    于是他对几位烧窑师傅说道:“几位大叔,你们看水槽中是这种深黑色的煤焦油。

    那就说明现在出来的是高温煤焦油。

    如果他们的颜色变成了了褐色,那就说明温度已经不够了。

    如果再由褐色变成暗黑色,那就说明温度已经太低了。

    也就是最低温度时煤焦油是暗黑色,中温时是褐色,高温时是深黑色。

    而我们做炸药,最好的就是深黑的。

    这个温度还是需要几位大叔看顾好啊。”

    “你放心吧小陈师傅,你说的要求我们一定能给你做到。

    这是要做能够让我们打胜仗的好东西,我们可不敢马虎的。”

    陈常在告别的几位烧窑的老兵之后。

    就来到了烧硫酸的地方。

    这个地方周围没有人烟。

    现在是刮的偏北风,所以在这个烧制硫酸的场地,所有人都去了上风口,至于下风口处也是没有人居住的野地。

    陈常在这次烧硫酸,使用的是缸塔法。

    这也是当年的老前辈,在极其艰苦的时候想出来的办法。

    因为没有铅室,所以就用大陶缸代替了铅室。

    通过鼓风煅烧,战士们从驻地北方,陈常在所说看到过黄铁矿到地方,挖来的黄铁矿石。

    现在这些矿石已经全都被研磨成了粉,这些矿粉正在第一组陶塔里面上下沸腾。

    这是因为干烧时,缸内热浪翻腾所造成结果。

    现在没有硫酸和硝酸只能因陋就简的,使用硫磺和火硝加热后用气体反应,先弄出来杂质比较大的稀硫酸再说。

    整个制造硫酸的的过程大体来说,就是三步,气体制备、反应成酸、硫酸浓缩。

    但这个过程却是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

    作为从技术员干到生产副总的陈常在。

    对于操作流程的安全规划和制度制定是非常严谨的。

    因为他知道,任何一次大意和操作失误,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些陶缸瓦罐。

    最有可能失去的是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人的生命。

    在这段时间里,陈团长和刘政委,找遍了全团,甚至向总部机关申请找来了三十多个,上过中学,懂一些化学知识的战士。

    他们就是跟在陈常在身后的学生。

    陈常在见到他们的时候,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要永远记得一句话。

    在化学行业中,任何一条规则,都是用人命换来的。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挑战这些规则。

    你去挑战这些规则,这些规则还给你的只有死亡。”

    这种规则的教训,他必须要在一开始,就灌输到跟着他的这些人的脑子里面。

    因为他根据现在的现实情况立下的规则,都是后世他所背过的所有安全守则中的一部分。

    这些守则,每一条规定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陈常在还根据现在土法生产的现实情况,临时制定了一些适合现实的守则。

    而这些跟在陈常在身后的学生们,虽然年龄大小不一。

    但是他们的纪律性那是没得说,陈常在定下的安全生产守则,他们每个人都是背的滚瓜烂熟。

    当第一瓮硫酸从这个长长的,简易硫酸提炼生产线的末端被搬下来的时候。

    陈常在当场给所有跟着他的人做了一个小实验。

    一小块猪皮、一小块木头,一小块棉布。

    当所有人,看到这三个试验品,在装了硫酸的小碗中,快慢不一的冒泡,变黑,碳化之后。

    所有人都咽了一口唾沫。

    他们这个时候才真正的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老师告诉他们的是什么。

    他在告诉所有人,人的身体,是扛不住硫酸腐蚀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不错,请把《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