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宣政殿。
天还没亮,文武百官就已经到齐了。
只是今天的气氛,格外诡异。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文官班列最前方,那个身穿紫色官袍,闭目养神的年轻身影。
木子于。
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个名字,在短短几天之内,已经成了整个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昨天夜里,陛下深夜召见木元帅入宫议事的消息,早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官场。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君臣二人,在御书房里,到底谈了些什么。
更想知道,这位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元帅,今天,又会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龙椅之上,叶卫青看着下面那群各怀鬼胎的臣子,心中平静。
经过昨夜的“天幕预言”,从最初的震惊与不解过后,他已经彻底想明白了。
既然木子于注定要成为那把为大唐斩开前路的刀,那他这个做“兄长”的,就不能再让他孤军奋战。
未来的史书上,不是说朕会落得个“万世孤寂”的下场吗?
不是说“朱雀门下斩忠良”,是他一生唯一的污点吗?
好。
那咱就逆天改命!
咱不仅不杀你,咱还要保你!
咱要让这天下人都看看,何为君臣相得,何为千古知己!
你不是要当恶人吗?
行,咱就陪你一起当!
你不是要背骂名吗?
好,咱就替你背!
咱倒要看看,有咱这个皇帝给你兜底,谁还敢说你一个不是!
……
朝会,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开始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整个上午,都风平浪静。
兵部尚书启奏,汇报了一下长安城防的修筑进度。
户部尚书哭穷,说国库已经快要见底了,连给御林军发饷银都困难。
吏部尚书则汇报了一下强制征兵的进展,说城中百姓虽然怨声载道,但迫于元帅的威严,倒也没人敢公然反抗。
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木子白站在那里,听得昏昏欲睡。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改革方案,就等着找个机会扔出去,炸翻全场。
可这帮人,东拉西扯,就是不往正题上说。
他心里也纳闷。
系统提示的“巨幅度影响国运之事”,到底是什么?
总不能就是这些家长里短吧?
……
天幕之外,三个时空的帝王将相,也看得哈欠连天。
“这……这就完了?”
贞观殿内,李世民一脸的索然无味。
在点完那个“愿”字之后,他还以为今天能看到什么“皇帝血溅朝堂”的大场面呢,结果就这?
“陛下,稍安勿躁。”房玄龄劝道,“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更加可怕。”
话音刚落。
天幕中的宣政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一个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慌。
“启禀陛下!信……信王、宁王、庆王三位王爷,带……带着护卫,闯……闯进宫了!”
什么?!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炸了锅。
信王、宁王、庆王,这三位,可都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
当初朱温掌权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吓得跟孙子似的,躲在自己的封地里,屁都不敢放一个。
现在朱温死了,他们倒是跑回来了。
而且还是带着护卫,硬闯皇宫!
这是要干什么?
逼宫吗?
龙椅之上,叶卫青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通过原主的记忆,他知道,这几个便宜皇叔,是什么货色。
无非就是看长安局势已定,想回来分一杯羹,捞点油水,顺便再倚老卖老,给自己这个侄儿皇帝,添添堵。
要是放在平时,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捏着鼻子认了。
可现在,国难当头,他们还敢这么搞?
简直是找死!
然而,不等他发作。
殿外,三个身穿锦绣王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已经在一群甲胄鲜亮的护卫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信王,看都未看龙椅上的叶卫青一眼,直接走到了大殿中央,扯着嗓子喊道:
“陛下!臣等听闻京中有变,奸臣当道,特率兵前来,勤王锄奸!”
他这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可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却一直在朝臣中打量,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不知,哪位是新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木子于啊?”
“让本王瞧瞧,是何等的三头六臂,竟敢强行对世家贵族征兵,动我大唐的根基!”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看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年轻元帅。
而木子白,此刻却笑了。
他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
原来,系统所说的“大事件”,在这里等着呢!
动宗室?
这可是刨李唐皇族的根啊!
这下,我看你这个皇帝,还怎么保我!
只要我今天,把这几个王爷给得罪死了,逼得他们造反。
到时候,为了平息宗室的怒火,你这个皇帝,除了杀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不仅能离结算更进一步,还能顺便清理掉一批皇族蛀虫,大幅度提升国运。
这买卖,简直完美!
想到此,木子白再无半分犹豫。
他缓缓地,从文官班列中,走了出来。
在满朝文武惊愕的注视下,在三位王爷戏谑的目光中,在龙椅之上叶卫青那复杂的眼神里。
他走到了大殿中央,对着那三位不可一世的王爷,微微一笑。
随即,他吐出了那句,足以让整个朝堂,都为之颤抖的经典台词。
“陛下,微臣昨日夙夜忧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