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龙虎山三清殿前,人头攒动,气氛肃杀。
正道各派的代表,应约齐聚于此:
三一门新任门主,带着门中数位长老,面沉如水,眼中是化不开的仇恨;
普陀三寺、茅山上清、吕陆王高四家;
蜀中唐门、西南火德、清河苗寨;
鄂北武当、豫南少林、鲁东蓬莱、赣西神霄;
乃至于一些平日里极少在异人界走动的隐世门派,如辽东伍柳派、浙地诸葛家、灵隐寺、琼地金丹派,都各自派出了门中的高手前来。
他们要亲眼见证,这场搅动了整个江湖风雨的血仇,将如何了断。
龙虎山演武场上,各派年轻子弟齐聚,人声鼎沸,炁息纵横。
火德宗的赵铁山与丰平正在人群中与人寒暄,目光扫视间,忽然同时一定。
只见天师府弟子队列中,静立着一位身着普通制式道袍的少年。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却带着几分未褪的青涩,眼眸清澈。
乍一看竟似刚上山不久的道童,唯有周身那股沉静似水、圆融无瑕的气度,与周遭喧闹格格不入,令人过目难忘——
正是多年前曾到访过火德宗、并指点过他们功法关窍的张云渊。
“是云渊道长!”
赵铁山面露惊喜,用力拍了拍丰平,“走,去打个招呼!”
两人挤出人群,快步上前,赵铁山朗声笑道:
“云渊道长!别来无恙!没想到能在这儿遇见你!”
张云渊转过身,见到二人,唇角微扬,执了一道平辈礼:
“赵兄弟,丰兄,久违了。”
丰平也笑着拱手:“当年承蒙道长出言点拨,我师兄弟二人受益良多!一直想再寻机会与道长论道切磋,今日总算有缘再见!”
赵铁山更是热情,压低声音道:
“是啊!说来也巧,我们前几日还听门中长辈提起一桩奇闻呢!”
他凑近些,带着几分分享秘闻的兴奋,“说道是龙虎山的老天师,原本早已不再收徒,却在十多年前破例收了一位关门弟子!
据说那位小师叔天赋异禀,修为深不可测,年纪轻轻就已不亚于大师兄张之维,甚至…甚至被内定为下一代的天师继承人呢!”
丰平在一旁点头附和:
“对对,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简直神乎其神!
云渊道长,你就在天师府中,可曾见过这位神秘的小师叔?可知传言是真是假?”
张云渊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失笑摇头:
“江湖传言,多有夸大失实之处。二位听听便好,不必当真。”
他语气平淡,并未多言,显然对此类传闻不甚在意。
几人正说话间,一名身着天师府高阶弟子服、神色肃穆、修为明显已达一流之境的青年快步走来。
他约莫三十岁年纪,气度沉稳,步履间自有章法。
赵铁山与丰平认得这服色,知是天师府内门精英,皆收敛笑意,正欲执礼。
却见那青年弟子径直走到张云渊面前,竟毫不犹豫地躬身俯首,执了一个极其恭敬的弟子礼,声音清晰而郑重:
“小师叔,师爷吩咐,各派掌门已至,法会即将开始,请您一会移步真武殿前首座观礼。”
张云渊神色未变,只微微颔首:“知道了,我即刻便去。乾鹤,你去师父那里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没有。”
那弟子闻言再度行礼,垂首恭敬应道:“是,弟子遵命。”
随即快步退下,自始至终姿态谦卑,目不斜视。
然而,这短短一句“小师叔”,却如一道九天玄雷,轰然劈入赵铁山与丰平的识海!
两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嘴巴半张,瞳孔骤缩,浑身炁息都险些紊乱!
那弟子看年岁、修为、气度,在天师府内地位显然极高,竟对看似年轻的张云渊行此大礼,口称……师叔?!
不等他们从这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人群忽然起了一阵骚动,许多人的目光都敬畏地投向一个方向。
只见一个丰神俊朗、气息渊渟岳峙的青年道士,在一众天师府弟子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他所过之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就连一些小门派的掌门,都主动向他点头示意。
“是张之维!天师府年轻一辈第一人!”
周围的议论声,清晰地传入了赵铁山和丰平的耳中,让他们心头狂震。
而接下来的一幕,则让他们彻底魂飞天外。
张之维竟径直走到了张云渊的面前,十分自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云渊,快开始了,师父让我来叫你。”
他的语气亲昵而熟稔,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师兄在叮嘱自己的师弟。
赵铁山和丰平的思维,彻底停转了。
公认的龙虎山第一天才张之维……不仅管云渊道长叫“云渊”,还说是“师父”让他来叫的?
能被张之维称作师父的,除了当今异人界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老天师张静清,还能有谁?!
一个尊贵到让他们头皮发麻的身份,清晰地浮现在他们眼前——
这位当初指点他们的“云渊道长”,竟就是老天师的关门弟子,张之维的师弟,龙虎山地位尊崇的“小师叔”!
“咕咚。”赵铁山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只觉得两腿发软。
丰平的嘴巴也张成了“O”型,半天合不拢。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
人群的另一角,一位身着武当道袍,气质沉静如山的青年——周圣,目光也同样落在了张云渊的身上。
他的震惊,丝毫不比赵铁山二人少,但源头却截然不同。
他骇然地发现,距离当年武当金顶那场月下论道,已过去十数年光阴,自己也已年近不惑,人到中年了。
可眼前这位张云渊,其容貌、身形、乃至眼中那份澄澈通透的神采,竟与当年别无二致!
岁月仿佛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种超越常理的“不变”,绝非寻常驻颜术所能解释。
周圣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当年论道时张云渊那些直指本源的言论,此刻仿佛都有了惊人的印证。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场中的气氛,陡然凝固。
作为全场焦点的无根生,正独自一人,站在大殿中央,平静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那或憎恶、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无根生!”
三一门新门主排众而出,他死死地盯着无根生,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嘶哑。
“我师父,究竟是怎么死的!”
“说!”
“给他一个交代!”
各大门派的掌门、长老,也纷纷厉声喝问。
声浪如潮,质问如山。
无根生环视众人,看着那一双双被仇恨与偏见所蒙蔽的眼睛,心中,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能说出真相吗?
不能。
他不能告诉这些人,左若童并非死于他杀,而是死于自己毕生追求的“道”。
他不能说,三一门引以为傲的“逆生三重”,其最终的“羽化登仙”,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一旦这个残酷的真相被公之于众,三一门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名门大派,其信仰的基石将瞬间崩塌。
门中所有弟子,都会像左若童一样,道心破碎,沦为行尸走肉。
而左若童本人,也将从一个受人敬仰的一代宗师,变成一个欺师灭祖、贻误后辈的千古罪人。
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沉重到,即便是洒脱不羁如无根生,也无法承受。
面对各派的逼问,无根生选择了一力承担。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所有人。
“左门主之死,确实与我有关。”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一句话,便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至于具体的细节,他闭口不言,任凭众人如何喝问,都再不多说一个字。
最终,在龙虎山和正道各派的共同见证下,他与三一门的新门主陆过,约法三章。
第一,三一门所有的仇恨,只针对他无根生一人,不得再牵连全性其他门人。
第二,从今日起,他将接受三一门无穷无尽的追杀,不死不休。
第三,全性众人,亦不得因此事,再向三一门及任何正道门派寻仇。
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异人界的血腥风暴,就此被无根生以一人之力,强行压下。
这个结果,三一门虽不甘,却也只能接受。
陆瑾站在人群之后,看着那个平静地接受了所有罪名与仇恨的背影,他那双赤红的眼睛里,仇恨的火焰并未因此消解分毫。
反而,因为这种“无法彻底复仇”的憋屈与无力,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更加偏执、更加疯狂的心魔种子。
而另一边。
一直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的张怀义,看着那个以一己之力,平息了一场滔天浩劫的无根生,他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被天下人唾弃的“魔头”,似乎……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身上,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一个念头,悄然在张怀义的心中,生根发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