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徒劳?

    日子如秦淮河水般平稳流淌,白未晞的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若非去清凉寺听僧人讲经,便是应周薇之邀,前往汝南郡公府的兰蕙斋旁听闺阁课程。她不断吸收着佛理、经史、雅艺,却似乎只进不出,将一切化为内在冰冷的储藏。

    文先生将白未晞在琴棋书画上表现出的惊人复制力与诡异缺失看在眼里,心中那份探究与隐约的不安与日俱增。她执教多年,深信“艺”之根本在于“情”,在于心性的涵养。白未晞的状况,在她看来,如同拥有一座宝库的钥匙,却找不到宝库的大门。

    这日琴课,文先生并未急着让众人抚琴,而是将她们引至庭院。夏日明朗,微风拂过新绿的芭蕉,带来泥土和花草的清新气息。几只雀鸟在枝头啁啾跳跃。

    文先生让众人闭目静听。 “薇小姐,你听这鸟鸣,可能辨出它们是在呼朋引伴,还是惊慌预警?”文先生轻声问。 周薇仔细听了听,犹豫道:“似乎……叫得挺欢快,应是前者吧?” “蕙小姐,你触摸这片新叶,”文先生又引周蕙的手触向一枚嫩绿的芭蕉叶,“感受这叶脉的生机,这触手的微凉与润泽,可能联想到初生的喜悦,或是时光流转的细微痕迹?” 周蕙细细体会,微微颔首,似有所感。

    接着,文先生转向一直静立旁听的白未晞,目光温和却带着深意:“白姑娘,你亦听听这风声、鸟声,触摸这枝叶。琴音之妙,不在指法精准,而在于心有所感,寄情于弦。喜怒哀乐,忧思惊恐,皆是音律的源头。”

    她试图引导白未晞去连接那些最基本的情感体验:“譬如,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春日花开时,心头那一点微澜?或是某个夜深人静之时,仰望星空的渺茫之感?又或是,曾经有过……想要守护某人某物的心情?”

    文先生的语气轻柔,循循善诱,试图叩击那扇紧闭的心门。周薇和周蕙也屏息望着白未晞,期待她能有所回应。

    白未晞依言听了风声鸟鸣,也伸手触摸了芭蕉叶。她的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完成指令。然后,她抬起空寂的眼眸,看向文先生,平静地回答道:“我可以看到,触碰到,也会一直记得,但没有波动。”

    她顿了顿,对于文先生后面那些关于情感的问题,她偏着头,似乎很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守护……这个词的含义,我理解。”她想到了青溪村,想到了月娘,嘴角也不由微弯,但很快便有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不再多言。

    周薇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未晞姐姐的话听起来好生奇怪,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文先生怔住了,看着白未晞那纯粹陈述事实的眼神,一股凉意悄然从心底升起。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少女缺失的是一些基本的情感内核,她好像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喜怒哀乐。

    这认知让文先生一时无言。她开始怀疑,自己试图教会这少女理解琴律之情,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她沉默片刻,终是轻轻叹了口气,将目光从白未晞身上移开,转向其他人,缓声道:“罢了,今日风物正好,我们且回斋中,试试以琵琶应和此景。”

    “琵琶!”周薇眼睛一亮,拉着白未晞的衣角说道,“我大姐姐琵琶弹的特别好!她弹的时候不只是手指在动,是整个神魂都融进了曲子里。能让听的人跟着欢喜,跟着忧愁,一曲终了,半天都回不过神来呢。”

    周薇说着,眼中充满了对姐姐的崇拜和向往,她转头看向白未晞,带着浓浓的羡慕道,“未晞姐姐,你说,要练多久,才能像大姐姐那样,弹出能让别人掉眼泪的曲子呀?”

    “你找一个爱哭的来听就会快很多。”白未晞郑重回答。

    周薇一听,眼睛都睁圆了。“咳咳!”文先生没忍住咳嗽了一下,周蕙和周姝则是直接掩面低笑……

    一行人回去时,丫鬟们已备好了琵琶。琵琶不同于古琴的清越内敛,其音色更为清脆明亮,表现力也更为丰富直接,尤其擅长描绘场景、渲染气氛。

    接下来的日子,文先生调整了教授白未晞的方式。她不再强求情感的领悟,而是更侧重于引导她如何用乐器去“描绘”和“摹拟”她所能观察到的世间万物的各种“状态”和“过程”。这似乎成了白未晞与乐器之间唯一可能建立的连接方式。

    而白未晞,也安然地接受着这种学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长夜寄不错,请把《长夜寄》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长夜寄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