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安平就醒了。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隔壁贾家传来棒梗的咳嗽声。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用凉水擦了把脸。
出门时,正好遇见傻柱拎着饭盒去食堂。两人打了个照面,傻柱冷哼一声,把头扭到一边。安平也不在意,径直往厂里走。
轧钢厂的大门已经排起了长队。工人们挨个出示工作证,卫兵检查得很仔细。安平掏出那个崭新的红本子,心里踏实了几分。
”哟,安医生来得挺早啊。”
安平回头,看见王钳工笑呵呵地走过来。他今天气色不错,看来儿子铁蛋的手是好利索了。
”王师傅早。”安平点点头。
”昨儿个在医务室还适应不?”王钳工凑近些,压低声音,”何建国没为难你吧?”
”何医生?”安平想起昨天那个眼神不善的中年医生,”还没说上话。”
”那你可得小心点。”王钳工左右看看,”那人心眼小,最见不得别人比他强。听说你是陈局长安排进来的,他心里肯定不痛快。”
安平若有所思。看来这医务室的人际关系,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到了医务室,丁秋楠已经在里面了。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外面套着白大褂,正在整理病历。看见安平进来,她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丁医生早。”安平主动问好。
”早。”丁秋楠应了一声,继续手里的工作。
安平也不多话,拿起抹布开始擦桌子。他干活仔细,连桌角的缝隙都不放过。丁秋楠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
八点刚过,赵主任慢悠悠地来了。他手里拿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茶。
”都来了啊。”赵主任在办公桌后坐下,”小安,今天你跟着丁医生熟悉流程。”
正说着,门帘一掀,何建国走了进来。他四十多岁年纪,个子不高,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见安平,他眉头一皱:”这就是新来的学徒?”
”何医生早。”安平主动打招呼。
何建国上下打量他几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医务室不是托儿所,来了就得干活。别以为有靠山就能偷懒。”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连赵主任都皱了皱眉:”老何,少说两句。”
丁秋楠抬起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安平面色不变:”何医生放心,我会认真工作的。”
何建国又哼了一声,转身进了里间。
一上午,安平都在帮丁秋楠打下手。来看病的多是些小毛病,感冒发烧,腰酸背痛。丁秋楠看病很仔细,每个病人都要问清楚症状,检查得很全面。
安平在一旁默默观察,发现丁秋楠虽然性子冷,但对病人很有耐心。有个老工人耳朵背,她就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直到对方听明白为止。
”下一位。”丁秋楠叫号。
进来的是个年轻女工,脸色苍白,捂着肚子直冒冷汗。
”丁医生,我肚子疼...”女工有气无力地说。
丁秋楠让她躺到检查床上,轻轻按压她的腹部:”这里疼吗?”
”疼...特别疼...”
安平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女工的症状。突然,他注意到女工的右手一直按着右下腹,这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丁医生,”安平轻声提醒,”可能是阑尾炎。”
丁秋楠愣了一下,重新检查女工的右下腹。这一次,她按压的力度稍重,女工立刻痛呼出声。
”反跳痛明显。”丁秋楠脸色凝重起来,”快,送医院!”
几个护士赶紧过来帮忙,把女工扶上担架。丁秋楠快速写了转诊单,交代护士立即送往职工医院。
忙乱过后,丁秋楠擦了擦额头的汗,看向安平:”你怎么看出来的?”
安平说:”她一直按着右下腹,走路时身子微微右倾,这都是阑尾炎的典型表现。”
丁秋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安平,观察力确实敏锐。
中午吃饭的时候,安平去了食堂。轧钢厂的食堂很大,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他排队打饭时,又遇见了几个院里的熟人。
秦淮茹也在排队,看见安平,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来:”安平,在医务室还适应吗?”
”还行。”安平淡淡地说。
”那个...”秦淮茹欲言又止,”棒梗的脚有时候还会疼,你能不能...”
”医务室有规定,看病要按流程来。”安平打断她,”让棒梗按时来复查就行。”
秦淮茹脸色不太好看,但也没再说什么。
打完饭,安平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食堂的饭菜很简单,白菜炖粉条,两个窝头。他刚吃几口,对面就坐下一个人。
”安医生,这儿没人吧?”
安平抬头,是王钳工。他端着饭盒,笑呵呵地坐下。
”王师傅。”安平点点头。
”听说上午你看出个阑尾炎?”王钳工压低声音,”现在车间里都传开了,说医务室新来了个小神医。”
安平皱眉:”传得这么快?”
”那可不。”王钳工往嘴里扒拉口饭,”咱们厂就这样,有点什么事转眼全厂都知道。”
正说着,何建国端着饭盒从旁边走过。看见安平,他脚步顿了顿,眼神阴郁。
”看见没?”王钳工使了个眼色,”何大夫这下更不高兴了。”
安平没说话,继续吃饭。他本来也没指望所有人都喜欢他。
下午的病人更多了。有个老工人咳嗽得厉害,丁秋楠给他开了止咳药,但效果不明显。
安平在一旁观察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老师傅,您这咳嗽是不是晚上特别严重?躺下就咳得更厉害?”
老工人连连点头:”对对对,小医生你说得真准!”
”可能是心源性咳嗽。”安平对丁秋楠说,”建议做个心电图检查。”
丁秋楠沉思片刻,对老工人说:”您先去医院做个检查,把结果带回来给我看。”
老工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丁秋楠看向安平,眼神复杂:”你懂得很多。”
”在乡下见过类似的病例。”安平说。
这时,何建国从里间走出来,冷冷地说,”一个学徒工,不要随便下诊断。出了事谁负责?”
安平平静地回答:”我只是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建议?”何建国冷笑,”你一个学徒,有什么资格建议?”
丁秋楠忍不住开口:”何医生,安平的建议是对的。”
何建国脸色更难看了:”丁医生,你才工作几年?就这么相信一个刚来的学徒?”
眼看两人要起争执,赵主任赶紧打圆场:”都少说两句,来病人了。”
进来的是个年轻工人,手上缠着纱布,说是昨天在车间划伤了。
丁秋楠给他换药时,发现伤口有些红肿:”好像感染了。”
何建国走过来看了一眼:”用点消炎药就行了。”
安平仔细观察伤口,突然说:”伤口里有异物。”
何建国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昨天才缝合的,怎么可能有异物?”
”伤口边缘发黑,渗出液颜色不对。”安平坚持道,”最好拆开检查一下。”
年轻工人一听急了:”何医生,要不还是检查一下吧?”
何建国脸色铁青,但还是让护士拆开了纱布。这一拆,所有人都愣住了——伤口深处果然有一小块铁屑,已经引起感染了。
”这...”何建国一时语塞。
丁秋楠立刻给病人清创,重新上药包扎。整个过程,何建国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下班前,赵主任把安平叫到一边:”小安啊,你今天表现不错。不过...”
他欲言又止。
”主任您说。”
”何医生在医务室工作很多年了,”赵主任斟酌着用词,”你刚来,有些事...要多注意。”
安平明白他的意思:”我知道了,主任。”
走出医务室安平深吸一口气,感觉这一天过得比想象中充实。
”安平。”
他回头,看见丁秋楠推着自行车走过来。
”丁医生。”
丁秋楠犹豫了一下,说:”你今天...表现很好。”
”谢谢。”
”不过,”她顿了顿,”何医生那边,你还是要小心。他在厂里认识很多人。”
安平点点头:”我明白。”
丁秋楠看着他,突然问:”你昨天说的那个安神的方子...”
安平笑了:”我明天写给您。”
丁秋楠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谢谢。”
看着她骑车远去的背影,安平心里清楚,这医务室的斗争才刚刚开始。何建国今天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他安平从来就不是怕事的人。
回到四合院,天已经黑了。院里静悄悄的,只有易中海家还亮着灯。安平推门进屋,点亮煤油灯,开始整理今天的工作笔记。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安平,睡了吗?”
是后院老太太的声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