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金山后巷
临桂金山,巷窄人稠;
“老祖宗” 者,梧州来游。
三十年挑箩穿巷,担家计:夫讲义、儿女书、公婆食;
点数核桃称冠二塘,打翻即报,分毫不差。
言核桃皆 “祖宗”,
解人偏好;积产两楼,拼尽半生。
怎料后巷起风波:菜农担菜求生,
举报因摊位;钢帽执法涌巷,
警棍溅血花。伍维护碗遭殴,父伤槐下;
黎芳抱子奔逃,蛋糕染泥;
吴姐藏板下,敢问 “红旗何在”?
幸有老祖宗吼震栏杆,止乱象;
鬓白风骨在 ——数得清核桃,算不透强权;
护得己体面,护不了民生。
判曰:一巷血光映槐叶,半世公道问青天;
莫让 “祖宗” 成绝响,再使民生暖人间。
没到过金山市场摆摊,你就不知道他们的称呼有多奇葩,叫老奶的人不一定是年长者,甚至不一定是女人,叫阿姨的人肯定不是女人,叫叔叔的也不一定是男人,此刻正站在金山市场二楼围栏边的“老祖宗”也不是年龄大了才被叫老祖宗。她本是一个挑着箩筐卖核桃的游走卖货的个体户,三十多年前,她挑一担竹箩筐从梧州走到了临桂,那时临桂还是叫二塘,全称是西路二塘。她的箩筐里挑着她丈夫的讲义,儿女的课本,还有不识五谷的公公婆婆,当然也有核桃。
她有一门绝活,一箩筐核桃打翻,骨碌碌滚得满地都是,她眼睛能跟着核桃转,没等最后一颗停下就报数:“五百二十八颗!”有人蹲在地上数,数到最后果然不差一颗。
有人来挑核桃时,她的口音最是耐听:梧州话的软调裹着临桂话的憨劲。遇着爱挑大核桃的,她就捏起颗拳头大的,用指甲轻轻刮壳:“个大的好,富贵,肉能撑满嘴,是核桃的祖宗哟!” 碰到偏爱小核桃的,她又掰开颗小巧的,核桃仁像裹着层琥珀:“个小的更好,金贵,皮薄不费牙,也是核桃的祖宗!” 要是有人拿不定主意,她就把两种核桃都往人手里塞:“不大不小的正好,珍贵,煮粥炖肉都香,还是核桃的祖宗!”“老祖宗” 的名号,就这么从二塘传到了临桂。其实她不老,鬓角才沾了点白,笑起来时眼角的纹里都带着劲儿,在金山市场里摆摊的小伙子、壮汉,见了她都得客客气气递根烟。
当二塘消失在人们嘴里的时候,她已经在临桂挑出了两栋楼,其中一栋就在金山市场二楼上的楼中楼。
今天午饭做早了一些,别人还洗米的时候她已经端着空碗在楼上看风景了。说是看风景。其实家里人都知道她喜欢看的是在金山市场路边摆摊的人,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候,看到熟人趣事她会开环大笑,看到不熟悉的人的囧事她也会指点一番。
这个金山市场后巷,是两边门面包围一堵墙,两棵不长叶子的老槐树撑满空间,一个不到三米的地方时出口,也是进口。大早就有许多挑着竹篮子的附近菜农,挑着自己种的白菜、辣椒、韭菜、葱蒜来卖,价钱不到市场里的一半,他们不去市场里竞争摊位,一个是几千块钱太贵,一个是整天摆摊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他们挑担子游走的卖,卖完了就把筐子放在熟悉的门面门口,用蛇皮袋盖着回去地里劳作,腾出空来摘菜就来卖一会儿,没空就到第二天再来,算是先占位置了,所以,多半到了这个点他们的箩筐,撮箕都是盖着的,当然在金山市场有摊位的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那些个体户说影响到了他们的权益,更甚的说是影响他们的权利。
“你们把菜卖那么贵怎么不说是影响临桂居民的利益呢?”但这个声音很小.....
“好壮观!” 老祖宗端着瓷碗,指节因为常年握核桃有些变形,却把碗端得稳稳的。她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盯着那不到三米宽的口子,戴黑色钢帽的人影顺着亮光涌过来,起初是三股黑流,像三条贴地爬的蛇,没等看清怎么分的,竟又叠成六股,接着挨挨挤挤并成九股,队伍齐整得像她当年数过的核桃。“九个一排!” 她手指下意识地敲着围栏,“笃笃” 声混着缝纫机声,眼睛一眨不眨地数:“一排、两排…… 十三排!” 数到第十三排时,她突然笑出声:“哦豁,117 个核桃!哈哈哈,不是核桃,是活人哟!”
“那么多人涌进来不把人踩死才怪。” 她的笑还没散,楼下就炸了锅,“哗啦啦” 的巨响里,竹箩筐撞在墙上裂了口,篾条 “啪” 地断成两截;盖筐子的蛇皮袋还没扬起就不见;旧泡沫箱 “嘭” 地炸开,里面的生菜叶混着汁液溅到墙根,大皮鞋 “咔” 地踩上去,绿汁顺着鞋缝往地上流。
抱着孩子的黎芳正蹲在地上捡萝卜,听到响声刚想直腰,就被一股力气推得趔趄,她赶紧把孩子护在怀里,膝盖蹭在水泥地上,连滚带爬地进了吴姐的裁缝店。她放在店门口的筐子翻了,萝卜滚得满地都是,豆角、蘑菇瞬间没了踪影,放在筐子上的蛋糕滚了出去......
吴姐听见动静,手里的针线 “嗖” 地掉在地上。她一把捞起黎芳,接过孩子,另一只手攥着黎芳的胳膊,蹲下身拖着她往裁衣板底下钻。黎芳的膝盖蹭破了皮,渗出血珠,她顾不上疼,听着外面的响动,身子止不住地抖。吴姐用围裙盖住她们,手还在轻轻拍孩子的背:“不怕不怕,……”
伍维刚从卫生间出来,手还没来得及在围裙上擦干 指缝里还沾着皂角的滑腻,就撞见有人正搬他堆在布匹旁的塑料篮。纸盒箱子已经被掀翻,里面的线轴滚得满地都是,下一秒,他猛地抬头:一只印着 “鲜鸡蛋” 的泡沫箱正从一个钢帽手里传到另一个手里,箱底还滴着蛋液,在水泥地上拖出黏糊糊的黄痕。
“那是我家的饭碗!” 他喉咙发紧,声音劈得像被扯断的线。伸手去抢时,泡沫箱已经递到了三米外,几个穿警服的人正好堵在他身前。深蓝色的警服崭新得能看出熨烫的折痕,POLICE 的钢帽檐压得低,挡住了脸,只露出紧抿的嘴角。伍维想往外冲,却被胳膊肘抵着胸口,后背还贴着另一个人的警盾,冷硬的塑料壳硌得他生疼,鼻息间全是消毒水混着汗味的怪味。
“我都放屋里了!你们讲不讲道理!” 他拼命往上跳,脚尖踮得发麻,可视线全被黑压压的人头挡住。能看见的只有前排人的衣领,汗渍洇出深色的圈,还有钢帽上反光的警徽,晃得他眼睛发花。刚落下脚,又被人群往前推了半米,后背撞在吴姐裁衣店的门框上,“咚” 的一声,震得他肺里发闷。
“妈的!不讲武德!七个围一个,还里外十八层,不打死也得挤死!”站在老祖宗身旁的光头哥,指节攥着二楼木栏杆,胳膊上的青筋像蚯蚓似的爆起来。唾沫星子随着每一声怒吼喷出去,顺着栏杆缝往下滴,落在巷子里的泥土上。他整张脸涨得像刚从滚水里捞出来的猪肝,另一只手抖着指向楼下,那些戴着钢帽的人,帽檐下的阴影压得很低,他声音里裹着粗气,气音像被砂纸磨过的风箱:“看看!这叫执法?这叫他妈的围猎!”
老祖宗没接话,只狠狠剜了他一眼。眼白里爬满红血丝,那眼神又冷又利,像冰锥子扎得光头哥悻悻闭了嘴。她手里的青花瓷碗早被攥得发烫,碗里剩下的半口粥凉透了,碗沿的青花棱子硌得掌心发疼,一道红印子深深陷在肉里。前一秒她还支着身子,目光死死勾着巷子里伍维的身影,他穿着件洗得白T恤,在人群里还能看见半个脑顶;下一秒,一道黑影突然从斜里挥出,是根裹着黑胶皮的警棍,带着破风的 “呼” 声,“嘭” 地砸在伍维头顶上。
那一下重得能听见布料闷响,伍维像被抽了筋的木偶,猛地往下塌,踉跄着扑在屋檐下,背靠着墙壁瘫软下去,他手撑着地,咬着牙爬起来,胳膊抖得撑不住身子,却还是往人群里钻,像要划开一片巨树组成的林子,肩膀撞在别人的警盾上,又被弹回来,踉跄着往巷口的出口挪。
他身旁的警服们想往后退半步,可身后的人还在往前涌,脚步声 “咚咚” 地踩在菜农散落的白菜叶上菜汁流了一地,汁水混着泥点又溅在裤腿上。有人扯着嗓子喊,声音劈得像破锣:“按市场办举报的来!别让他跑了!”百来号人挤在不到二百平米的后巷里,肩贴肩、背靠背,连转身都得侧着腰。警盾碰着警盾,发出 “咔啦咔啦” 的碰撞声,有的边缘蹭得人胳膊生疼,有的撞得彼此往前趔趄。谁也退不出去,像被塞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盒子,只有伍维那道摇晃的身影,还在人群里挣扎着往前挪。
“喔!打死了!出血了!” 二楼上的人群炸开了锅,有人往后缩了缩,有人往前涌,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胳臂戴劣质的警徽的手在人群里抢夺群众的手机,屏幕的光在脸上闪。老祖宗赶紧用袖口擦了擦眼,眯着眼往下看,只见一群钢帽先往西边挪,又被人群挤到东边,忽然在进口处第一棵老槐树下散开:伍维躺在地上,双腿蜷着,一只鞋卡在警盾底下,鞋尖被踩得变了形,另一只挂在槐树枝上,鞋带晃悠悠的。
还没等她喘口气,第二棵槐树下又传来 “扑通” 一声。伍宝刚 —— 伍维的父亲,那个刚从“行业山”下卖菜回来的老人,那个还没来得及吃早餐的老人倒在血泊里,手里攥着的塑料袋破了,里面的馒头滚出来,沾了头上流出的血,软塌塌地贴在地上。
“爸!伍维!” 黎芳的哭喊像被狂风撕烂的粗布,刚撞在裁衣店木门上就碎成碴,人已经跌撞着冲了出去,鬓角碎发黏在苍白的脸颊;蓝布褂子下摆被导航的烂竹筐勾得皱成一团,散乱的头发随着踉跄的步子甩动,每一下都带着慌。
她往前扑了两步,还没够到第二棵老槐树,“嘭” 的一声闷响骤然炸开。四脚板凳带着锐响擦过她耳侧,凳面 “咚” 地磕在树干上,又弹飞出去,落在地上时发出脆生生的裂响:四条凳腿先分了家,木屑溅到她裤脚;凳面则滚到树脚下,裂成两道歪歪扭扭的缝,正压在泥地里的蛋糕上。奶黄色的油陷浸在黑褐色的泥里,混着碎土发乌,只有蛋糕盒上系着的红绳子孤零零的没断,被风卷着打了个轻飘飘的旋,一头勾住不远处歪倒的扫帚,那扫帚早没了柄,扫把头的竹枝散得七零八落,沾着混了泥土的菜汁,红绳挂在上面,像截烧红的线,刺得人眼疼。
就在这时,卖姜老头的二胡声慢悠悠飘过来,穿过金山市场的门面,裹着姜辣的冲劲与葱味的闷,还有远处摊点飘来的米粉香。调子颤巍巍的,像琴弦上沾了沙:“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哎…… 扎呀扎起来……”
词儿被拉得发涩,绕到黎芳耳边时,她正好盯着那截挂在扫帚上的红绳,喉咙突然发紧,女儿今天满周岁啊。
“太过分了!给我住手!” 老祖宗的吼声突然炸响,声音嘶哑却带着劲,震得二楼栏杆嗡嗡响。她往前探着身子,鬓角的白发竖了起来,手里的瓷碗 “哐当” 撞在栏杆上,没碎,却把里面残留的粥粒震了出来。这一吼,两棵老槐树下的动静突然停了 —— 钢帽们的动作顿住,人群的喧哗也低了下去,只有风卷着槐树叶,“沙沙” 地落在血泊里。
空气像浸了寒霜的棉絮,死死堵在后巷的每个角落,只有吴姐粗重的呼吸声,混着怀里孩子憋得发紧的小胸脯起伏,连灰尘落地都显得格外清晰。突然,“哇 ——” 一声啼哭炸开,像把冻住的寂静硬生生撕了道口子,是吴姐怀里的娃。小脸涨得像烧透的炭,额角沁着一层细汗,两只肉乎乎的小手攥着吴姐的衣领,憋了许久的哭声,此刻终于像断了线的银铃,一串接一串砸在狭窄的空间里。
吴姐仍缩在裁衣板底下,单薄的蓝布衫抵着墙,那墙冷得像块冰,寒气顺着后背往骨头缝里钻。膝盖早软得打颤,若不是靠着墙撑着,怕是早瘫在地上。她抱着孩子的手抖得厉害,连带着怀里的小身子都跟着颤,孩子每一声哭都像细针,扎进她心里还不算,又顺着血管往四肢百骸窜,疼得她眼眶发紧,却不敢掉泪。
她慢慢抬起头,透过的细缝往外望,光里飘着密密麻麻的灰尘,那是被无数双脚踩起来的,脚步声杂乱得像野蜂过境,“咚咚” 地敲在地上,又顺着板缝钻进来,撞在她的耳膜上。视线里只有一片晃动的裤脚,像密不透风的森林,压得人喘不过气。
她张了张嘴,声音干得发哑,却带着股压不住的茫然与疼:“临桂,你…… 你还是红旗下的中国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