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李哲的“评估”也进入了最后阶段。他似乎也嗅到了项目组即将取得更大成果的气息,加紧了施压。
他将一份名为《敦煌数字化项目中期评估及后续发展建议》的草案,摆在了姜窈和院领导的面前。
这份草案,表面上看数据详实,分析“客观”,但核心结论却极具倾向性:认为项目目前投入巨大,但直接经济回报不明,商业模式模糊,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他巧妙地引用了孙志远等人的担忧),建议总部“审慎考虑后续投入”,并“强烈建议”项目方向应立刻转向“易于变现”的领域,如大规模VR体验收费、与商业品牌合作进行IP授权、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将部分非核心洞窟的数字化浏览权“独家授权”给某个旅游平台!
这完全违背了姜窈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初心,是将文化遗产赤裸裸地商品化,是她绝对无法接受的。
“李经理,您的这些‘建议’,我无法同意。”姜窈直接表态,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的核心是保护和研究,商业化只能是衍生和辅助,绝不能本末倒置。您提出的这些方案,会对敦煌文化的严肃性和学术性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李哲似乎早有预料,不慌不忙地推了推眼镜:“姜组长,我理解您的理想主义。但总部需要看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如果无法在短期内证明其商业价值,我很难以积极的口吻向董事会汇报。届时,项目后续经费的审批,恐怕会非常困难。”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另外,我接到反映,项目组在设备使用和资料调用上,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情况。比如,未经充分报备和风险评估,就使用了某些高精度扫描设备;还有,调用了一些极其珍贵的、本应严格限制使用的历史档案和私人藏品(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姜窈桌上那本颜料谱系)。这些,我都会如实写入报告。”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姜窈不妥协,他不仅会卡住项目的脖子,还会从程序上找她的麻烦。
院长在一旁打着圆场,但也显得左右为难。他支持数字化,但也需要总部的经费,更不希望研究院内部因为此事产生更大的分裂。
会议不欢而散。
姜窈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可以攻克最复杂的技术难题,却难以应对这种来自体系和规则内部的、阴险而精准的打击。
面对李哲的最后通牒,姜窈没有坐以待毙。她深知,退缩和妥协换不来真正的尊重和发展空间。
她首先找到了院长,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长谈。她向院长详细阐述了项目取得的最新突破(展示了新的、具有“灵魂”的复原图),强调了其对于敦煌学研究、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的深远意义。同时,她也坦诚了目前面临的商业化压力,但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更具建设性的方案。
“院长,我们不必拒绝商业化,但我们需要主导商业化。”姜窈目光炯炯,“我们可以自己制定规则,开发高品位、强文化属性的数字文创产品,比如基于我们精准复原数据的数字藏品、与顶级品牌进行有限度的、符合敦煌文化调性的联名合作,甚至开发寓教于乐的文化体验课程。收入反哺于研究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被外部资本牵着鼻子走,贱卖我们的文化瑰宝。”
她展示了一份初步的商业计划书雏形,思路清晰,定位高端,既考虑了文化尊严,也兼顾了市场潜力。
院长被她说动了。他看到了技术突破带来的可能性,也认可姜窈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他作为研究院的掌舵人,也不希望看到敦煌的文化资源被粗暴开发。
“好!小姜,就按你的思路来!”院长最终拍了板,“总部那边,我去沟通。李经理那里,你不用有太大压力,一切有院里支持。”
得到了院长的强力支持,姜窈心中有了底。
接着,她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她主动邀请了李哲、孙志远副院长,以及研究院内几位有代表性的中青年专家,包括秦漠,召开了一个小型的“技术成果展示与未来发展研讨会”。
在会上,她没有纠缠于商业模式的争论,而是由周韵和马跃配合,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示了升级后的AI修复技术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们不仅展示了色彩还原的惊人效果,还演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虚拟修复预演、病害演变模拟、以及沉浸式VR洞窟体验(仅限于已完全数字化且不影响实体的洞窟)。
精湛的技术、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及对文物保护和研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就连孙志远,在看到AI如何模拟出不同防护方案下壁画病害的发展趋势时,也陷入了沉思,不再轻易发表反对意见。
秦漠则在会上,以壁画修复专家的身份,做了有力的发言。他客观地评价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强调了其在记录、分析、辅助决策和大众传播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明确表示:“科技与传统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翅膀。我们修复师负责‘精雕细琢’,数字技术负责‘宏观掌控’和‘永续传承’。我认为,姜组长带领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他的发言,分量极重,极大地扭转了会场的气氛。
李哲坐在下面,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商业诘难”在对方展示出的强大技术实力和院内逐渐形成的共识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他试图再次强调投入产出比,却被院长以“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是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的”为由挡了回去。
这场研讨会,成了姜窈一次漂亮的反击。她没有正面冲突,而是用无可辩驳的技术成果和逐渐凝聚的院内共识,巧妙地化解了李哲的攻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