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铁证如山

    暮色四合时,押送刘谦的马车驶离了河阳县地界。车轮碾过坑洼的官道,发出单调的吱呀声,车窗外的树影被夕阳拉得老长,像一只只伸出的鬼爪,随着马车的颠簸不住晃动。

    车厢内,刘谦被铁链锁在角落,低垂着头,散乱的头发遮住了大半张脸。周勇和赵五分坐两侧,手按刀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他。林越则坐在对面,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目光落在刘谦微微颤抖的脚踝上——那是恐惧的征兆,即便他方才在白云观表现得再疯狂,此刻也难掩内心的慌乱。

    “刘谦,”林越忽然开口,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白云观的陈观主,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杀他?”

    刘谦的肩膀几不可查地抖了一下,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头埋得更低了。

    “他收留了你,给你一个藏身之处,你却为了自保痛下杀手。”林越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力,“这种背恩负义的事都做得出来,你觉得李嵩会真的保你?”

    “你闭嘴!”刘谦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李大人答应过我的!只要我办成事,就提拔我做户部员外郎!他是吏部侍郎,一言九鼎,怎么会骗我?”

    “一言九鼎?”林越嗤笑一声,从怀中掏出那包从回春堂搜出的“钩吻草”残渣,放在车厢中央的小几上,“那他有没有告诉你,‘牵机散’的毒性霸道,服下后脏腑会在三个时辰内逐渐溃烂,死者面目会呈现何等痛苦之状?他有没有告诉你,张启明死后,他会立刻撇清关系,让你做替罪羊?”

    刘谦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不……不会的……李大人说过,张启明是暴病身亡,没人会查到我们头上……”

    “没人会查到?”林越拿起那包药渣,凑到他面前,“回春堂的掌柜已经指认,三个月前是你买走了所有钩吻草。赵六也招了,是你给的毒药,是你许的五十两银子。现在陈观主死在你手里,人证物证俱在,你觉得自己还能脱罪?”

    刘谦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双手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林越的话像一把把尖刀,精准地戳破了他最后的侥幸。

    马车驶进一处驿站歇脚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林越命周勇和赵五在外看守,自己则将刘谦带到驿站后院的柴房——这里偏僻安静,最适合审讯。

    柴房里堆着半垛干草,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牲畜的腥气。林越点燃一盏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刘谦的脸显得格外苍白。林越搬了块石头坐下,将油灯往他面前推了推,照亮他眼底的恐惧。

    “说吧,”林越开门见山,“李嵩是怎么指使你杀张启明的?把过程原原本本说出来,或许还能争取从轻发落。”

    刘谦缩了缩脖子,眼神躲闪:“我……我没什么好说的……人是我杀的,与李大人无关……”

    “无关?”林越挑眉,从怀中掏出那张户籍抄件,“你从郡城潜逃时,为何要带着李嵩亲笔批阅的户部卷宗?为何偏偏躲到与李嵩远房表亲有关的白云观?若真是无关,他为何要在你逃走后,立刻派人销毁你在吏部的任职记录?”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刘谦的心上。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布满灰尘的衣襟上。

    “你以为咬紧牙关就能保他?”林越的声音冷了几分,“你可知‘主谋’与‘从犯’的罪名天差地别?张启明是五品主事,命案牵连甚广,你若扛下所有罪责,便是斩立决,连家人都要受牵连。但你若供出李嵩,至少能算‘胁从’,依律可判流放,保住一条性命。”

    “流放?”刘谦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他不怕死,但他怕自己死了,远在乡下的妻儿会被官府追责,会被乡邻唾弃。

    林越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道:“李嵩是什么人?吏部侍郎,掌管官员任免,门生故吏遍布郡城。你一个小小的主事副手,在他眼里不过是枚棋子。有用时百般拉拢,没用时弃如敝履。你真以为他会为了一枚废棋,赌上自己的仕途?”

    刘谦的嘴唇翕动着,林越的话像毒蛇一样钻进他的心里。他想起案发后李嵩的态度——起初还派心腹送过两封信,让他“安心躲藏”,可自从刑捕司开始追查,便再无音讯。甚至他逃到白云观前,托人给李嵩送信求助,得到的回复只有“静待时机”四个字。

    “他不会管我的……”刘谦喃喃自语,眼神逐渐涣散,“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保我……”

    “现在明白,还不算太晚。”林越适时递过一碗水,“喝口水,好好想想。是要为一个弃你于不顾的人送命,还是供出实情,为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

    刘谦接过水碗,双手抖得厉害,大半碗水都洒在了衣襟上。他喝了两口,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说……我全说……”

    油灯的火苗跳了跳,映在刘谦扭曲的脸上。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这事……得从半年前说起。”

    “那时朝廷刚下了盐税改革的旨意,要严查各郡盐商偷税漏税的账目。张大人……张启明是出了名的死脑筋,非要按律法来,查到了几家与李大人关系密切的盐商头上,还说要上奏朝廷。”

    “李大人找他谈了三次,每次都不欢而散。最后一次在吏部衙门,两人吵得面红耳赤,李大人摔了杯子,说‘张启明不识抬举,迟早坏了大事’。”

    刘谦顿了顿,咽了口唾沫:“从那以后,李大人就常找我去他府上。起初只是问些户部的琐事,后来就开始旁敲侧击,问我跟张大人的关系如何,还说……还说若我能‘帮他一个忙’,日后定有我的好处。”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李大人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不敢不应。直到一个月前,他在书房里单独见我,说张启明挡了他的路,也挡了许多人的路,让我想办法‘解决’掉他。”

    说到“解决”二字时,刘谦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发颤:“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说杀人是掉脑袋的事,我不敢。李大人就拍着我的肩膀说,不用我亲自动手,只要买些毒药,找个机会让张启明服下,事后他会打点好一切,保证我安然无恙,还说要提拔我做员外郎。”

    “我……我一时糊涂,又贪念官职,就答应了。”刘谦的头垂得更低了,“他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去回春堂买‘牵机散’,还说那药无色无味,毒发时像急病,不容易被察觉。”

    “我找了很久,才搭上张府的厨子赵六。那家伙赌钱欠了一屁股债,我给了他五十两,他就答应帮忙。案发那天晚上,赵六在张大人的夜宵汤里下了药……我在府外等着,听到里面乱起来,才知道事成了。”

    “李大人得知消息后,赏了我二十两,让我先躲一阵子,说等风头过了就提拔我。可没过几天,刑捕司就查到了赵六头上,我怕被供出来,就偷偷跑了……”

    刘谦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瘫坐在干草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林越静静地听着,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刘谦的供词与之前的线索完全吻合,时间、地点、动机都清清楚楚,但还差最后一样东西——能直接证明李嵩主谋的铁证。

    “李嵩让你杀人,有没有留下什么凭证?”林越追问。

    刘谦抬起泪眼,茫然地摇了摇头:“他那么谨慎,怎么会留下凭证……”

    “再想想。”林越的目光锐利如刀,“他承诺提拔你,有没有写过什么字条?或者让你带过什么信物?”

    刘谦皱着眉,用力回想。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过了好一会儿,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伸手去摸自己的衣领,手指在里面摸索了片刻,掏出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小卷。

    “这个……这个算不算?”刘谦将纸卷递给林越,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越接过纸卷,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字迹遒劲有力,透着一股官威:“事成之后,委以重任。嵩字。”

    虽然只有九个字,却像一道惊雷,在柴房里炸响!

    林越的瞳孔骤然收缩,紧紧盯着那“嵩字”的落款。他在刑捕司查阅过李嵩的奏折抄本,这字迹与李嵩的亲笔签名分毫不差!

    “这是……”林越抬头看向刘谦。

    “这是他让我去买毒药那天,偷偷塞给我的。”刘谦哽咽着说,“他说让我拿着这个,日后好兑现承诺。我当时觉得这东西烫手,又舍不得扔,就缝在了衣领里……”

    林越捏着那张字条,指尖微微颤抖。有了这张亲笔字条,再加上刘谦的供词、赵六的证词、回春堂的交易记录,所有证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锁链,足以将李嵩牢牢锁死!

    “刘谦,”林越将字条小心翼翼地收好,眼神严肃地看着他,“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记录在案,成为呈堂证供。若有半句虚言,不仅救不了你自己,反而会罪加一等,明白吗?”

    刘谦连连点头,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又带着深深的悔恨:“我明白……我所说的句句属实,若有假话,甘受天打雷劈!”

    林越站起身,推开柴房门。夜风吹进来,带着山间的凉意,吹散了柴房里的霉味,也吹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周勇和赵五连忙迎上来:“林头儿,怎么样?”

    林越扬了扬手中的供词笔录和那张字条,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铁证如山。李嵩,跑不了了。”

    周勇和赵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他们跟着林越追查此案,受了不少质疑和压力,此刻终于有了结果,怎能不兴奋?

    “太好了!”赵五忍不住低呼一声,“这下看那李嵩还怎么嚣张!”

    “别声张。”林越压了压手,“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李嵩在郡城势力庞大,若消息走漏,恐怕会节外生枝。我们连夜赶路,天亮前必须抵达郡城,将证据交给王总捕头。”

    “是!”周勇和赵五齐声应道。

    重新上路时,马车的速度快了许多。刘谦蜷缩在角落,再没有了之前的疯狂和抗拒,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眼神空洞。他知道,自己这一供认,不仅将李嵩推入了深渊,也彻底断送了自己的仕途,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但不知为何,心中却反而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林越坐在对面,借着油灯的光,反复看着那张字条和供词。李嵩的字迹力透纸背,透着一股势在必得的野心,可这野心最终却成了葬送他自己的利刃。

    他想起张启明在卷宗里留下的批注,字字句句都透着对盐税改革的坚持,透着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这样一位清官,却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张大人,你可以安息了。”林越在心中默念。

    马车在夜色中疾驰,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仿佛变成了倒计时的钟摆。林越知道,当他们抵达郡城的那一刻,一场席卷整个云安郡官场的风暴,就将正式拉开序幕。

    而他,林越,将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郡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高大的城墙在晨光中巍峨耸立,城门下已经有了往来的行人。林越望着那座熟悉的城池,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李嵩,你的末日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高武捕途不错,请把《高武捕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高武捕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