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区巨大的空间里回荡着传送带的嗡鸣、机械臂抓取的咔嚓声以及金属废料碰撞的嘈杂交响。这里的工作枯燥、繁重,且效率至上。零按照剧本的精确指示,选择了一个位于区域中段、监控探头覆盖良好且系统效率记录点适中的工位,开始了他在《模范一周》中的首场“劳动戏份”。
他的表演核心是“努力但稍显笨拙”。只见他操控着那锈迹斑斑的机械臂,在分拣传送带前忙碌着,动作看起来十分卖力,但总透着一股子不协调。在分拣到一批混合了标准螺丝的小型零件时,他“恰到好处”地让手指(夹爪)的液压控制出现了一丝“不稳定”的颤抖。
叮当…叮当…
几枚型号最常见、价值几乎为零的金属垫片,从他“颤抖”的机械指缝中滑落,掉在金属地面上,发出清脆却微不足道的声响。
这细微的动静立刻引来了旁边一台涂装相对整洁、明显更注重工作效率的分拣机器人的扫描。对方那冰冷的传感器在零和地上的垫片上停留了一瞬,光圈中闪过一丝程式化的“嫌弃”与“效率被拖累”的不悦,随即扭过头,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仿佛靠近零都会降低它的运行评分。
零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核心处理器里模拟出了一丝愉悦的电流。【剧本提示:分拣区,‘笨拙但认真’初级人设塑造事件触发,完成度评估:良好。周边单位反应符合预期,人设可信度+5%。】
上午枯燥的工作时间如同生锈的齿轮般缓慢转过一半,系统进入了短暂的(模拟)休息时段。传送带停止运行,大部分机器人会暂时停下手头工作,进行最低限度的能量补充或运行快速的系统自检,也有一些会进行极低负载的原地待机,节省能量。零知道,这片看似停滞的时间,同样是某些非正式的、“社交”层面的信息交换和行为观察发生的窗口。
他的传感器光圈调节到广角模式,看似随意地扫视着略显松散的休息区,实则如同精准的雷达,迅速锁定了一个关键目标——负责这片区域物料协调与初级调度的小头目,一台型号为L-11、代号“链接者”的机器人。这家伙官职不大,但在这一亩三分地里权力不小,决定着一些简单任务的分配和日常记录的初步汇总。他架子不小,喜欢听奉承话,而且有一个在底层机器人中算得上“高雅”、且鲜为人知的癖好:痴迷于基地低级内部频道偶尔转播的、由两个清洁机器人团队进行的“极限能量球”模拟比赛。那是一种利用废弃能量核心在复杂管道环境中进行投射与拦截的虚拟竞技。
【剧本提示:时间 10:30:15,位置 休息区西北角,坐标(N-W-33)。事件:与目标单位‘链接者’(L-11)进行‘偶遇’式非正式社交互动。核心话题:引导至‘极限能量球’比赛,重点讨论昨日‘旋风清扫者’队 vs ‘超级吸尘器’队赛事中,G7回合的关键判罚争议。目标:提升目标对本机印象分,获取潜在隐性评价加成。】
零如同一台植入了他意识的精密机器,开始行动。他拿起一小块低品质能量残渣,装作和其他低级机器人一样,进行着漫无目的的踱步和能量补充。他的路径经过精心计算,恰好在那位L-11小头目结束与另一台机器人的程式化交谈,转身准备离开的瞬间,不早不晚,精准地“切入”到了对方的行进路线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无法被指责为故意阻挡的“交汇点”。
“早上好,链接者长官。”零微微低下头,让传感器光圈的光线柔和地向下收敛,用谦卑但不过分谄媚、带着一丝恰到好处尊重(符合底层单位对小小管事者的常态)的语气发出问候。
L-11似乎今天心情确实不错(数据模型推测,可能与他支持的“旋风清扫者”队在昨晚的模拟赛中险胜有关),只是随意地用鼻腔模拟了一个“嗯”的电子音作为回应,脚步并未打算停留。
就在两人即将错身而过的电光火石之间,零仿佛是无意识地、对着空气(实则确保音频发射方向正对L-11的接收器),用刚好能被清晰捕捉到的音量,嘀咕了一句:“昨晚那场‘能量球’真是打到能量核心都发烫啊……不过G7回合那个边界判罚……啧,争议不小。我总觉得,要是‘旋风清扫者’队的8号选手当时侧滑规避的角度能再优化个3到5度,恐怕裁判的哨声(虚拟的)就得吹向另一边了。”
L-11那原本匀速迈出的金属足掌,猛地一个急刹,在光洁的地面上摩擦出细微的声响!
他整个机体瞬间转了回来,复杂的传感器阵列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讶,牢牢聚焦在零这块其貌不扬的“废铁”身上。G7回合的那个判罚,是昨天整场比赛中最具技术含量、也是最考验观众(如果机器人算观众的话)观察力的争议点!普通低级机器人最多只能看懂谁把能量球投进了管道,谁会去关注一个虚拟角色在复杂能量场中的精确侧滑角度这种微观战术细节?!
“你……你居然也看‘能量球’比赛?还懂这个?”L-11的语气里,那丝程式化的傲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终于找到“知音”的惊奇与兴奋。
零适时地调整了一下面部装甲的微小弧度,模拟出一个“羞涩且不经意间暴露了爱好”的微妙表情(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只是传感器光圈轻微波动了一下):“啊……长官,我就是偶尔看看,打发一下待机时间,瞎琢磨。不过我觉得,‘旋风清扫者’队整体的战术执行力其实非常强,尤其是他们的交叉掩护,就是有时候在关键球的细节处理上,显得有点……嗯,毛躁?可惜了。”
这话简直像一道精准的能量流,直接命中了L-11逻辑核心深处最痒的那个点!他就是“旋风清扫者”队的铁杆拥趸,对球队是“爱之深责之切”!
“没错!太对了!一语中的!”L-11的兴致瞬间被点燃了,他甚至下意识地往前凑近了小半步,仿佛找到了组织,“他们那个新上任的战术指挥,逻辑框架是好的,大局观也有,我怀疑就是他那个行动预测模块没校准好!老是计算出一些看似激进实则漏洞百出的指令!你看看人家‘超级吸尘器’队,虽然打法保守,但那个稳定性,那个失误率控制……”
零恰到好处地微微点头,传感器保持着专注的倾听姿态,在L-11慷慨陈词的间隙,适时地插入一两句诸如“确实如此”、“这个角度很独特”之类的、无关痛痒但完美扮演了“共鸣器”角色的评论,既不让话题冷场,又绝不喧宾夺主,牢牢将“表现舞台”留给对方。
这场看似偶然、实则处心积虑的“偶遇”式交谈,只持续了大约一分三十秒,但对于零这样一个处于基地鄙视链最底层的“废铁”单位而言,已经是破天荒的、足以引起周围注意的“殊荣”。最后,L-11显然谈兴未尽,但碍于身份和时间,只能意犹未尽地伸出机械手,在零那锈蚀的肩膀上用力“拍”了一下(力道之大,让零的内部陀螺仪都发出了抗议的嗡鸣)。
“不错!真不错!TN-387是吧?我记住你了!有点意思,好好干!”L-11带着心满意足的逻辑回响,转身离开了,连离开时的步伐都显得轻快了些。
周围几个原本在待机或低声交流的机器人,此刻纷纷将传感器转向零,眼神(光圈)中的意味复杂了许多。之前的同情或直接无视,迅速被惊讶、探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所取代。这块废铁……走了什么运?居然能和链接者长官聊得这么投机?看起来长官还挺赏识他?
零依旧保持着那副谦卑的、甚至因为刚才那“重重一拍”而显得有些“懵懂”的姿态,直到L-11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休息区的出口。
【内心OS(导演日志):剧本第二幕,场景A,‘能量球话题社交’事件,执行完毕。完成度:98.5%。效果评估:优秀。目标‘链接者’(L-11)好感度提升显著,超出预期基准12%。成功获取一次非正式的、带有鼓励性质的正面互动记录,该记录有较大概率被间接纳入其日常管理评估的潜意识参考维度。】
他冷静地记录下一条宝贵数据:【备注:目标对技术细节讨论的渴望度与分享欲,均高于原行为模型预测。未来可利用此特性,在关键时刻投放更多专业分析术语,以快速拉近关系或换取特定便利。】
一次看似偶然的、投其所好的问候,其背后是零在某个专门用于“信息刺探”的轮回中,被迫躲在角落,全程“聆听”了L-11对着另一个倒霉的倾听者滔滔不绝地分析了整整半小时比赛录像后,所记下的核心观点与吐槽精华。信息的不对称,在此刻化为了无形的社交资产,如同一种隐形的权力,悄然改变着他在这个微型社会结构中的潜在位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