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徒儿,今晚就吃这个?”
王铁柱不敢置信的指指面前的粥和咸菜问。
叶箐芸给儿子绊好粥,塞给他自己吃,顺手拉开逗小弟的傅敏,一个眼神就老实了。
又帮双胞胎一人盛一碗红薯块多的粥,才抽空朝师父点点头。
王铁柱不死心,“肉呢?酒呢?”
他又不瞎,她这家虽小,但里面布置的东西都是全新的,还是刚从城里来的,再穷也比村里人好。
叶箐芸表示,地主家也没余钱了。
她拿出来一百块相当于重新装修一个家,现在手里只剩十八块,还要过到夏收,不省点,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就要掏家底了。
王铁柱气得咬腮帮:扣扣搜搜!
叶箐芸回瞪:你爱吃不吃。
王铁柱瞠目结舌:简直倒反天罡!
叶箐芸耸肩:师父,时代变了。
王铁柱此刻才发现,他自以为最听话的乖乖徒弟变了。
她不单纯了,她不好骗了!
但......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没得吃和有得吃之间,王铁柱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嘿嘿,你别说,这红薯粥拌咸菜可比干啃野菜团香多了。
叶箐芸视线扫过对面乖乖喝粥的老汉,嘴角微弯。
看到师父还是这样识时务,她就放心了。
不过这红薯粥配咸菜,偶尔吃一两顿还行,天天这么吃,叶箐芸自己都受不了。
一大碗粥下肚,干了一天活急需得到能量补充的叶箐芸感觉自己好像没吃一样。
身体里有股馋劲,就想吃肉,大块大块香喷喷的五花肉。
反观四个孩子,本身在城里也是半个月才吃一顿肉,跟着她到乡下后,几乎每天都有点荤腥尝尝,居然比没下乡前看起来更圆润了。
王铁柱舔着筷子尖,也就六分饱吧。
意犹未尽的师徒俩暗中对视一眼,随后将目光默契投向七岭村四周那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大山。
......
天已黑透了。
生产队队员们终于完成一天的劳动,回家生火做饭。
沿山而建的木屋里亮起一盏盏昏黄的灯,像是星光散布在天幕之中,带着一种不真实的魔幻色彩。
而此时,早已经吃过晚饭的叶箐芸母子五个,已经进入睡眠模式。
三个女孩平躺在唯一的一张木床上,叶箐芸半靠在床头,脚边是睡在地铺上的小儿子。
她手里打着蒲扇,轻声说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在这个特殊年代,孩子们听的学的全是红的,这种奇幻故事根本没听过。
一开始听,姐弟四人就兴奋得不得了。
所以没多久,精力就被消耗殆尽,身体渐渐软和下来,进入梦乡。
叶箐芸觉得下乡还是有好处的。
环境相对宽松,才能把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作讲给小孩们听。
要不然,她只能跟他们讲自己与妖兽战斗二三事了。
屋后竹林里传来夜莺啼鸣。
叶箐芸打扇的动作一停。
她低头看了看四个睡得香甜的孩子,熄灭煤油灯,穿上先前到供销社新买的胶底解放鞋,提上从屋后杂物里翻到的一只腰挎竹篓,关上屋门,来到门前空地上。
一道黑影从斜侧里钻出,朝她招招手。
意思是,跟上。
“不是进山吗?怎么进村了?”
叶箐芸跟在师父身后,越看这方向越不对劲,疑惑问。
王铁柱比了个嘘声的手势,示意她注意点,避开人。
今天一队收工晚,队上的人这会儿才刚吃完晚饭,虽然路上没什么人走动,但各家门前都有人影在晃动。
师徒俩要干的事情放在这会儿属于不能见光那类。
自然不能让人看见。
叶箐芸心中费解,她家独一栋住在南侧半山腰上,直接就能进山,根本用不着从队上穿过。
要不然她也不会早早哄睡孩子这个“热闹点”出门。
王铁柱回了她一个别多问,只管跟上的手势。
叶箐芸深呼一口气,压住掉头就走的念头,师徒俩鬼鬼祟祟来到一栋吊脚楼前。
王铁柱示意叶箐芸躲在楼下柴堆旁,自己熟练蹿到鸡窝旁的楼梯前,很有规律的敲了三下木门。
不多会儿,木门吱呀一声轻轻打开,有光从楼梯处泄出,一个窈窕影子弯弯曲曲洒在一层层的木梯上。
女人急嗔的声音响起。
“老不死的,不是跟你说我儿子回来了,这几天别来我家吗?你不要命啦,叫阿大见到你,不怕他打死你啊......”
女人话音未落,叶箐芸就听见啵唧一声。
“阿美,把你儿子的手电筒借我用一晚,回头请你吃肉。”
女人嗤了一声,明显不信王铁柱这穷光蛋能给她拿肉来。
不过还是二话没说,偷跑回去拿来手电筒。
门重新关上,楼梯上没有了光亮,女人的影子也消失了。
叶箐芸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从柴垛旁探出头。
王铁柱把手电筒往她脖子上一套,得意笑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晚上出门,没有手电筒可不行。”
偏这七岭村大队穷得叮当响,只有寡妇刘阿美当邮递员的儿子有一把手电筒。
幸好,阿美跟他要好。
“回头记得给你师娘留点好东西。”
王铁柱拍着徒弟的肩膀特意叮嘱。
师娘?
叶箐芸嘴角微抽,这是她第几个师娘来着?
算了,记不清了。
看着停在路边,并不打算继续跟随自己进山的老头,再次确认:
“您真不跟我一起去?”
王铁柱:“地方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
他指指自己这把老骨头,“再说了,要是你师父我能自己去,我还至于混成这副模样?”
叶箐芸确实忘了,现在的她们都不再是修仙者。
眼前这个邋遢瘦弱老汉,摔一跤就可以立马请全村吃席。
“行吧,那你帮我盯着点。”叶箐芸不放心的嘱咐道。
王铁柱拍胸脯保证,他就在山口这守着,一有风吹草动,立马给她发信号。
叶箐芸往家的方向看了一眼,转身打开手电筒迈进大山,沿溪岸逆行。
两山之间常有溪涧,七岭村这个地方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山多且险。
溪涧两侧都是差不多七十度斜角的崖壁。
崖壁常年被溪水浸透,十分湿滑。
王铁柱说的那条溪涧,是七岭村几条支流中最大的一条。
听说前几年有人想摘崖上的草药,结果从崖壁滚到溪涧积成的冷潭中淹死了。
后来队上的人就再也不让人靠近这些险峻溪涧。
也因此,这条最险的溪涧得了个“鬼溪”的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