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后方,日野大佐观察着前方的战斗。
尽管村子里突然冲出二十个拿着冲锋枪的守军,但是这应该是对方最精锐的部队了,甚至都有可能是高级军官的警卫队。
“呵,连警卫队都派出来了,看来支那人已经穷途末路,连最后的底牌都打出来了。”日野大佐嘴角扬起。
话音刚落,又一队手持冲锋枪的士兵从村口冲出。
联队参谋忍不住嗤笑:“这些支那军官真是可笑,死到临头才舍得把警卫都派上战场。”
“很符合支那人的行事风格,他们的高级军官向来贪生怕死。”日野大佐轻蔑地摇头。
话音刚落,村子里再次冲出一队拿着大刀的士兵,嗷嗷叫着跳进战壕。
日夜大佐语气疑惑:“这些兵是从哪冒出来的?”
联队参谋不太确定:“可能是……之前在外游击的部队回来了?”
片刻后,又是一队拿着大刀的队员嗷嗷叫着跳进战壕。
没过多久,又一队拿着大刀的士兵从那个本该弹尽粮绝的村子里冲出来。他们挥舞着大刀,像下饺子一样跳进战壕,喊杀声震天响。
“看来是我看花眼了,支那人怎么可能越打越多?”日野大佐说完这句话,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
他放下望远镜,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可能是自己一直盯着战场看,出现幻觉了。
可参谋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他清楚地看到,守军人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原本两百多人的防线,此刻已经膨胀到四百多人。而且这些新加入的士兵个个身手不凡,一个能打两三个黄军士兵。
战场上的日军开始节节败退。
这些刚从本土调来夏国战场的士兵们满脸惊恐,没人告诉过他们,夏国军人的白刃战竟如此凶残!那些闪着寒光的大刀每次挥舞,都伴随着凄厉的惨叫。
短短的时间,他们已经伤亡两百多人,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
这些刚从本土来到夏国沪市的战士满头大汗,谁能想到夏国军人竟然这么擅长白刃战?
“大佐阁下,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联队参谋声音有些发抖。
日野再次举起望远镜时,手已经开始颤抖。只见四百多名守军正像砍瓜切菜般屠杀着他的部队。短短二十分钟,部队已经伤亡接近半数。
不是,没人跟他说过夏国军人擅长白刃战啊?
他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撤退!立即撤退!”日野大佐急声下令。
日军士兵分出一部分敢死队垫后,其余士兵利索的朝着后方撤退。
将鬼子的敢死队全部砍死后,赵大栓命令士兵们纷纷将鬼子身上的装备扒拉下来,并打扫战场。
林晏将鬼子的装备全部兑换成资源点,又兑换了100把李·恩菲尔德步枪,给新生产出来的10队大刀队装备上。
【资源点数:1325】
刚才的白刃战杀了大量的鬼子,新生产了10个大刀班。
他将其中3个大刀班分出来给自己当警卫排,随后将3个冲锋枪班和7个大刀班划为2营一连。
作为警卫排,自然装备要是最好的。
他生产了30把冲锋枪给警卫排装上,又消耗3点资源生产了三十顶英军钢盔,这样他们既有李·恩菲尔德步枪打远,也有冲锋枪能巷战,还能挥舞大刀进行白刃战,看起来就是装备齐全的精锐。
多亏了鬼子的慷慨,让他的队伍再次扩大了一些。
“团长!旅部急电。”通讯兵从旁边跑了过来。
“旅长。”
“林团长,你部如今战况如何?是否需要我派一部去支援你们?”魏云的声音响起。
“旅长,鬼子已经被我们打退了。”林晏回道。
“嗯?打退了?”魏云愣了一下,林晏不过区区三四百人,能够打退一个步兵联队?
“好,干得漂亮!”对于优秀的战士,魏云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旅长,需不需要我带人支援罗店?”
魏云思索片刻,有些想让林晏带队去支援其他战场,但是又担心鬼子再次来袭,到时候万一村子失守,那不就是得不偿失?
林晏眼见魏云沉默了一阵,明白了对方的顾虑:“旅长,放心吧,村子的防守没有任何问题,我就派一小队人马。”
“行,那你派人立刻支援66团团部小石桥。”
“是!”
林晏将村子的防守工作交给赵大栓和王发共同指挥,随后带着警卫排前往小石桥。
他准备让警卫排多参加几次战斗,多积攒一些作战经验。
小石桥距离林晏部大概七八公里。
林晏用资源建造了装甲车营,随后生产了一辆布伦机枪运载车。
【布伦机枪运载车】:车身前装备一挺维克斯机枪,多功能小型履带式装甲车(320)
英军装甲车营里不仅能够生产各种坦克装甲车,还能生产各种榴弹炮,反坦克炮等。
维克斯机枪是马克沁机枪的英国改良型,总体来说和二四式重机枪差距不大,也是二战期间英军主要使用的一种重机枪。
还剩四百多资源,林晏毫不客气生产了四把布伦轻机枪,警卫班每个班一把,剩下一把安装在这辆布伦机枪运载车上。
布伦机枪运载车的装甲厚度在5至10毫米之间,车身可以提供基本的防护,能够抵御步枪子弹和轻机枪射击,就连日军在两百米外射来的九二式重机枪子弹也难以击穿。
布伦装甲车可改装性很强,可以安装反坦克步枪或者PIAT反坦克发射器,还能加装无线电台充当指挥车,还能拖拽火炮运输弹药,还能安装小型防空机枪,甚至还能安装6磅反坦克炮攻击敌人坦克。
最关键的是装甲车类一旦生产出来,就不需要为油耗所担心,别问,问就是系统黑科技。
这辆装甲车可以容纳四名乘员。
一名驾驶员,一名射手负责操作安装在车身前的维克斯机枪,另一名士兵坐在后排使用布伦轻机枪,最后一个位置留给了林晏。
“出发!”
林晏右手一挥,率领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向小石桥方向前进。
夜风拂过他的面庞,远处炮火的闪光不时照亮天际,爆炸声此起彼伏。
遥想华北战场的时候,他还是个手下只有几十号人,连辆吉普车都要向别人借的团长。
如今虽然装备依然简陋,但至少手下有了四百多名弟兄,出行也能坐上这种小型履带装甲车了。
四十分钟后,林晏看到了远处正在激烈交火的双方。
大约八百米外,大批日军正在猛攻第66团的防线。借着炮火的光亮,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轻重机枪喷吐的火舌,迫击炮弹不断在守军阵地周围炸开。
“准备战斗!”
“攻击!”
林晏扶正钢盔,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命令。装甲车上的维克斯机枪率先开火,子弹划破夜空,直扑日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