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会引路的萤火虫与槐花灯

    第三十四章会引路的萤火虫与槐花灯

    立秋那天,梧桐巷要办“槐花灯会”,街坊们早早就开始扎灯笼——李婶用槐花布做灯面,王大爷在灯架上刻铜鸟,二胖则捡来槐树枝当灯柄,说“这样灯笼会带着花香飞”。

    张奶奶也想扎个灯笼,却不知该画些什么。阿梨找出明远先生的素描本,翻到画萤火虫的那页:“就画这个吧,爷爷说‘高雄的夏夜有萤火虫,像撒了把星星,等你来看’。”

    张奶奶握着画笔,手却抖得厉害,总也画不好萤火虫的翅膀。阿梨把铅笔递过去,根须顺着笔杆爬到纸上,竟自动勾勒出萤火虫的轮廓,翅膀上还沾着细小的槐花瓣,像撒了把碎光。

    “真像活的。”张奶奶看着纸上的萤火虫,突然想起明远信里的话,“他说萤火虫能引路,只要跟着最亮的那只,就能找到心里的人。”

    灯会那天,巷口挂满了槐花灯,暖黄的光透过布面,把整条巷照得像条发光的河。张奶奶扎的萤火虫灯挂在老槐树上,灯一亮,布面上的萤火虫竟像是活了过来,翅膀在光里轻轻颤动,引得真的萤火虫都围着灯笼飞,像在跟灯里的影子打招呼。

    “太神了!”二胖举着灯笼追萤火虫,“张奶奶的灯能招虫子!”

    张奶奶笑着摇头,指尖刚碰到灯笼,就觉得一股暖意顺着灯架传过来,像握着明远先生的手。她抬头望向夜空,突然看见一只萤火虫飞得格外高,尾部的光比别的亮许多,正往钟楼的方向飞。

    “它在引路呢。”张奶奶拎起灯笼跟上,阿梨和街坊们也好奇地跟着。萤火虫飞得不快,总在前方不远处等着,像怕他们跟不上。到了钟楼底下,萤火虫突然往钟楼上飞,停在铜鸟指针的翅膀上,尾部的光把“西”字照得清清楚楚。

    “明远说过,萤火虫停在铜鸟上,就代表‘我在这儿’。”张奶奶望着钟楼上的光点,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兴奋,“他在等咱呢。”

    王大爷搬来梯子,阿梨爬上去看,铜鸟翅膀上果然停着那只萤火虫,旁边还放着个小小的纸包,里面是些萤火虫的幼虫,装在槐花壳里,像藏着颗颗明珠。纸包上写着行小字:“高雄的萤火虫,跟着船票来了,让它们替我陪你看灯会。”

    “是明远爷爷的字!”阿梨把纸包递下来,张奶奶摸着槐花壳,突然想起明远孙子说的,“爷爷临终前抓了罐萤火虫,说‘让它们跟着船票走,别让阿月在夜里迷路’。”

    这时,所有的槐花灯突然同时亮了起来,灯里的萤火虫影子与真的萤火虫融在一起,绕着钟楼飞成个圈,圈里竟浮现出明远先生的轮廓,正对着张奶奶笑,手里举着盏槐花灯,灯面画着两只交握的手。

    “他来了。”张奶奶举起自己的萤火虫灯,与空中的灯影轻轻碰了碰,“你看,咱的灯会多热闹,比高雄的萤火虫还亮。”

    空中的轮廓似乎点了点头,慢慢消散在光晕里,只留下那只萤火虫,依旧停在铜鸟翅膀上,像个不肯走的念想。

    灯会散时,街坊们把萤火虫幼虫放进槐花灯里,挂在各家的门口。夜里,阿梨看见整条梧桐巷的灯笼都在发光,萤火虫的光透过布面,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条由星星铺成的路。

    张奶奶坐在槐树下,望着灯笼的光,手里捧着那只装幼虫的槐花壳,轻声说:“明远,你看,萤火虫真的引路了,把你从高雄带到了我身边。”

    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光里的萤火虫影子也跟着动,像在应“嗯”。阿梨摸着口袋里的铅笔,根须缠着片萤火虫翅膀形状的槐花瓣,在夜色里闪着微光——她知道,这不是玄幻,是两个老人的念想太执着,连萤火虫都愿意帮忙,把隔了山海的牵挂,变成夜里的灯,照亮每一段等待的路。

    往后的每个夏夜,梧桐巷的槐花灯都会亮起,萤火虫绕着灯笼飞,像在守护一个跨越时空的约定。有人说,那是明远先生回来了,提着灯在巷里走,想看看张奶奶过得好不好;也有人说,是张奶奶的念想化作了光,把明远先生的影子从时光里拉了出来,让他们能在灯影里,再续一段未完的黄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铅笔根须的悄悄话不错,请把《铅笔根须的悄悄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铅笔根须的悄悄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