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崇祯有令

    三千亿,即三千万万。

    曹化淳喃喃重复着这个无法想象的数字,整个人都僵住了。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在册人口尚且不足万万。

    三千亿?

    这……

    这怕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有百姓相加,也未必能有此数吧?

    莫说是曹化淳不知该如何接话,便是端坐的崇祯本人,在道出这个数字时,心中亦感压力。

    好在目标虽然宏大,希望却并非渺茫。

    地球人口承载极限,后世有说一百亿的,也有说两百亿的——

    皆是基于未有仙法降临、凡俗技术的前提。

    而今,朱幽涧携仙道传承而来,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仙法玄妙,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人口膨胀的两大核心难题:

    “温饱。”

    “疾病。”

    且不说能催生五谷、点石成金的神通法门,单是【农道】之中一些粗浅的应用——

    譬如【聚灵催生】、【沃土甘霖】等小术,一旦推广开来,粮食亩产达到万斤、乃至十万斤级别,并非痴人说梦。

    而【医道】之能,更是远超凡间药石。

    “断肢”再生王承恩身上已得验证,至于祛病延年、起死回生之术,待道法精深、资源足够时,也必将实现。

    鼠疫、疟疾等瘟疫也好,癌症、麻风等恶疾也罢。

    往昔夺走无数性命、令世人胆寒的疾病,在真正的仙家手段面前,都将如冰雪遇阳,迎刃而解。

    那么,实现人口剧烈增长的最大障碍,究竟在何处?

    “土地。”

    “生存空间。”

    吃得可以凭空造就,病痛可以法术祛除,但千亿百姓,他们需要居住的屋舍,需要活动的场所,需要维系一个文明运转的庞大基础空间。

    地球陆地看似广袤,实则适合凡人繁衍生息的区域,对“三千亿”而言仍然捉襟见肘。

    ——当然,这并非要求大明在同一时刻,拥有规模如此庞大的人口。

    而是指在通往天道诞生的漫长时间中,累计诞生的总人口数量。

    自崇祯三年起,只要有总计千亿人曾生活于此界,诞生超百万修士,【天意】的积累便算达标。

    此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

    “灵气环境。”

    所谓“天生灵窍者”,本质是胎儿在母体孕育过程中,受到天地间游离灵气长期、缓慢的“浸泡”,极小概率下激活了某种先天脉络。

    即便是在绝灵之地,也存在极其稀薄、难以感知的灵气。

    故能维持约十万分之一的灵窍诞生概率。

    未来,随着崇祯不断推行各种举措,提升此界灵气整体浓度——

    无论是布设聚灵大阵,还是广种灵植引导灵脉复苏,亦或修士自身修炼产生的灵气反馈,都会逐步改善这片天地。

    届时,先天灵窍者的诞生概率,必然会随之提升。

    从十万分之一,逐步提高到六万分之一、四万分之一,甚至……

    万分之一!

    再不济,妖修也是修。

    凑个几十万妖怪出来,也能极大调低人口膨胀的目标。

    崇祯的灵识飞速计算。

    最乐观的估计,所需总人口基数,可从令人绝望的三千亿,大幅削减至六百亿以内!

    六百亿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但相较于三千亿,已经相当可行。

    “发动全球人族,终有一日必能实现。”

    朱幽涧单指轻点眉心,表明此番思考还未结束——

    ‘即便目标削减,生存空间仍是横亘在前的巨大难关。’

    前世修真界,人口问题根本不算问题。

    金丹修士能于虚空之中开辟“洞天”,内里自成一方小世界,面积或可达千万、万万平方公里,足以容纳数亿生灵。

    故在修真文明体系中,凡人数量是以“万亿”为单位计算的,甚至多到根本无法精确统计具体数目。

    他们如同修真文明的土壤,源源不断地为上层提供新鲜的血液和各类基础资源。

    考虑到,此方世界的地理格局大致固定,肥沃的平原、宜居的河谷就那么多。

    “对此界开发,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人族宜居地带……”

    念及于此,崇祯忽然动了。

    他反手一挥,将桌案上喝剩的半壶凉茶扫落。

    茶壶并未坠地碎裂,而是悬浮于空中。

    壶嘴倾斜,内里残余的茶水汩汩流出,如拥有生命般在空气中迅速延展铺陈,勾勒出蜿蜒的线条与深浅不一的色块。

    山川轮廓、大洋彼岸,依稀可辨。

    不过眨眼功夫,一幅由清澈茶水构成的、微微荡漾的“天下舆图”,悬浮在了暖阁半空。

    曹化淳何曾见过?

    他双目圆睁,嘴巴微张,想问什么又不敢出声打搅,只能呆呆看着这副水光潋滟的地图。

    崇祯踱步至地图前,视线扫过七大洲。

    “东亚、南亚、非洲、南北美洲、澳陆、欧罗巴……”

    崇祯摇头。

    不够。

    这点地方远远不够。

    片刻之后。

    带着执掌乾坤的决断,崇祯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方,一片代表酷寒与荒芜的、巨大的亚洲北部区域——

    “西伯利亚。”

    他凝视着这片在茶水地图上,仿佛仍能透出寒意的广阔土地。

    既是轻声自语,又像是在对唯一的听众曹化淳,揭示关于未来的奇迹:

    “解冻此地。”

    令被冰川切割的深邃峡谷,蓄起浩瀚湖泊;

    令被白雪覆盖的巍峨山峦,露出无尽矿脉。

    令永冻的坚冰化为奔流的江河,令沉寂的苔原苏醒为无垠的沃野。

    令温和的季风取代亘古循环的寒流,令短暂的夏季延长为适宜耕作的时令——

    “便可新拓一处,足以容纳百亿子民的生存之基。”

    良久沉吟。

    水图微微荡漾,映照崇祯深邃的眼眸。

    他轻拂袖袍。

    万里江山、沃土蓝图瞬间溃散,化作细碎水珠簌簌而落。

    暖阁寂静,月华依旧。

    崇祯的目光从空处移开,落于躬身在侧、连大气都不敢喘的曹化淳身上,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

    “曹化淳,你来的很好。”

    曹化淳不知陛下此言是何深意,只能小心翼翼地抬起头。

    崇祯微笑道:

    “你方才所问,让朕得以将诸多纷杂念头,细细梳理了一遍。不错。”

    原来是为这个!

    曹化淳心头一松,忙将身子躬得更低:

    “奴婢愚钝,只是心中好奇,胡言乱语罢了!能对陛下稍有裨益,是奴婢天大的福分!”

    崇祯微微颔首。

    就在曹化淳以为陛下将要让他退下之时,却见崇祯抬起右手,指尖亮起一点灵光。

    他并未在纸上书写,而是凌空虚划,在曹化淳下意识伸出的手背上,留下数个由光痕构成的姓名。

    “传朕口谕:兹定于除夕吉时,文华殿行内阁议事。”

    崇祯平静道:

    “此乃煌煌典制之终章,亦为肇启仙朝之始。诸臣工务须凛遵,不得有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