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纸人监控

    曹化淳离开后。

    温体仁原地静立片刻,才转身回到书房。

    周延儒与高起潜如受惊的兔子,瑟缩在两侧的阴影里,盯住进来的温体仁。

    “走了吗?”

    温体仁却没有立刻回答。

    他反手合上门,沉重地坐下,先在火盆上烤了烤手,才缓缓开口:

    “陛下……知道了。”

    周延儒追问:

    “知道?知道什么?”

    温体仁视线移向虚处,说出的话却带着令人心悸的肯定:

    “陛下知道你在这里。周大人。”

    “……”

    周延儒张大嘴,眼睛瞪得滚圆,需要时间消化这个信息。

    温体仁去拿桌上茶壶,手却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壶嘴与杯沿碰撞,他索性放弃,任由手垂下,继续用竭力维持的平静语调说:

    “曹化淳来传陛下口谕,命我除夕日至文华殿,参与内阁议事。”

    “同时,他让我转告周大人——你亦需到场。”

    “我……我……”

    周延儒踉跄倒退了两步,脊背重重撞在书架上。

    无需多问。

    既然曹化淳能准确地将口谕带到温府,并指明他在此。

    陛下定也知情。

    一旁的高起潜更是心惊肉跳。

    “那我呢?曹化淳可有提到咱家?”

    温体仁摇了摇头:

    “并未提及。”

    高起潜刚升起一丝侥幸,温体仁接下来的话却将他打入冰窟:

    “只是高公公,最好也别抱什么幻想。”

    高起潜脸色“唰”白。

    是啊,陛下连周延儒秘密到访温府都能知晓,怎会不知自己私自出宫,与外臣密会呢?

    可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依靠锦衣卫?

    还是东厂的探子?

    不应该啊!

    自己在东厂和锦衣卫都安插了眼线。

    若真有大规模盯梢,他高起潜不可能毫无察觉!

    难道……

    一个更可怕的念头钻入高起潜的脑海,让他浑身汗毛倒竖:

    “难道陛下的仙法,连我等一举一动,都能直接洞察?”

    “哐当!”

    周延儒本就靠在书架上。

    听了此话,腿一软,又带落了几本书籍。

    “那些话本、演义里不都这么写吗?”

    高起潜越想越怕:

    “道行高深的仙长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陛下掐指一算,便算到你我在何处……”

    “说不定……连咱家刚刚在议论些什么,陛下都算到了!”

    高起潜越说越语无伦次:

    “对,对!咱家记得有个叫吴承恩的,写了部《西游记》……孙猴子、菩萨佛祖,不都是如此?对,对,就像那样!”

    眼看高起潜吓得魂不附体,温体仁强压下胸腔里同样剧烈的心跳,一掌拍在身旁茶几。

    “够了!”

    一声低喝,总算暂时镇住了濒临崩溃的二人。

    “我们……倒也不必如此惊慌失措。”

    温体仁缓缓走到周延儒和高起潜面前,目光灼灼:

    “陛下知我等在此密会,如同他一早便知我们并非清廉忠臣。但他至今没有降罪。”

    周延儒混乱的思绪稍稍一滞,下意识反问:

    “这说明什么?”

    温体仁压低声音,一字一句道:

    “说明陛下,他根本不在乎。”

    “不在乎所谓的忠奸之辨,不在乎臣子是否结党,甚至可能不在乎我们私下里这些蝇营狗苟!”

    周延儒和高起潜怔住了。

    一个不在乎臣子忠奸的皇帝?

    这个结论,比陛下全知全能,让他们同样不知所措。

    高起潜率先回过神来,脸上惊惧稍缓:

    “所以,这又回到了咱家来找二位商议的根本——咱们这位陛下,他的圣心里……究竟装着什么?”

    崇祯究竟在乎什么?

    周延儒扶着书架站直身体,下意识地摸了摸头上的帽子,分析道:

    “内阁议事,按制仅有四位阁臣参与。陛下却特意下旨,命你我二人同往,是否说明陛下虽知我等行径,仍有重用之意?”

    “重用倒未必。”

    温体仁轻轻摇头,语气审慎:

    “只怕……尚未触及圣心底线。”

    他目光从二人脸上掠过,语气沉静:

    “总之,事已至此,多思无益。”

    “除夕之日,你我且从容入直,行所当行。”

    “圣意究竟如何,到时自见分晓。”

    三人勉强达成了脆弱的共识。

    绝不会想到——

    在这温暖如春的书房,在仅仅数尺之隔的黑暗中,几双无声的“耳朵”,已将他们的每一句话尽数收录。

    地板下方,藏有一条两三寸见方、蜿蜒曲折的微型地道。

    几只手掌大小的纸人,安静地立在地道中。

    它们没有五官,身躯扁平,一面听取上方传来的声波,一面以砂砾为刻刀将声纹记录在体表。

    待记录告一段落,这些纸人迈动纤细的纸腿,朝固定方向无声前行。

    地道四通八达,如蛛网般连接城内许多重要的府邸与场所。

    故它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在一个岔路口,它们与另一队从不同方向来的小纸人迎面相遇。

    双方都没有灵智,只是遵循着预设的指令前行。

    狭路相逢,便都僵持在了路口,一动不动,好像两队沉默的士兵,都在等对方先行。

    若无施术者本人干预,它们大概率在此僵持到灵力消散。

    就在这时,后面队伍中,一个看起来似乎格外“活泼”的小纸人,从缝隙中挤到前排。

    它甚至还模仿人类的模样,趾高气扬地抬了抬纸片手臂,像是在招呼后面的跟上。

    就在它即将大摇大摆通过路口时,前方的黑暗中,忽然亮起两点幽绿的光芒——

    哦,原来是一只出来觅食的老鼠,好奇打量着这些会动的小东西。

    小纸人没有嘴巴,做出一个夸张的后仰姿势,纸片手臂乱舞,仿佛在无声地尖叫,随即慌不择路地向后逃去。

    而它身后的那些纸人却毫无惧色,也没有任何情感波动。

    它们只是忠实地执行遇到“干扰”的指令:

    一拥而上,如洪灾般将那老鼠包裹缠绕。

    片刻不到,老鼠便被杀死。

    至于那个逃跑的“胆小鬼”,则扶着地道土壁,还没来及做出松口气似的动作,就发现自己的小脑袋上,不慎被凸起石块划出一道豁口。

    小纸人伤心之下,动作也变得慢吞吞的,垂头丧气地走到了队伍末尾。

    不知过了多久,这队纸人抵达目的地。

    它们顶开活动的地砖,一个接一个地爬出,终于回到了它们出生时的摇篮——

    永寿宫暖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