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芬她看着小儿子,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又长又重的叹息,眼圈瞬间就红了,默默转身继续收拾,背影写满了无奈和担忧。
李守山靠在炕柜上,吧嗒吧嗒的旱烟抽得更凶了,辛辣的烟雾几乎把他整个人都笼罩住,眉头锁成了解不开的死疙瘩。
李长青心里跟明镜似的,大嫂这通火,表面是嫌分肉不公,实际是怕他翅膀硬了,以后这个家她说了不算,捞不着好处。
“这可能就是创业初期必须承受的苦楚吧”。
他暗自苦笑。
“目前内外压力同时袭来,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更快的站稳脚跟,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堵住所有人的嘴,包括大嫂的。这年头,是真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更别说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了。”
家里的低气压,并没有随着天亮而散去。
第二天一早,灰蒙蒙的天空又飘起了小雪,院子里死气沉沉的。
李建军那屋门紧闭,一点声响都没有,连往常清雪扫院子的动静都免了。
王桂芬在灶房熬苞米碴子粥,动作轻得不能再轻,生怕弄出点动静又点燃了那根炮仗捻子。
李长青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
昨天庆功宴散场时,孙卫东悄悄拉了他一下,说林晓梅好像有啥事想跟他说,联想到之前她送的那本《东北常见中草药图谱》,李长青心里有了点谱。
他三两口扒拉完碗里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对母亲说
“妈,我出去转转,透透气。”
王桂芬只当儿子是心里憋闷,连忙点头
“去吧去吧,雪天路滑,小心着点。”
李长青裹紧了那件的旧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新雪,没往赵大山家去,而是拐向了村东头那座由旧庙改造的知青点。
这地方比村里其他土坯房更显破败,墙皮剥落得厉害,窗户纸补了一层又一层,在寒风里呼扇着,仿佛快要喘不过气来似的。
他来到大家平常聚在一起的屋子前,刚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轻轻的、带着南方口音的读书声,是林晓梅在念英语课文,声音清脆却有点怯生生的。
李长青停下脚步,听了片刻,才抬手敲了敲门。
读书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孙卫东戴着那副厚厚的眼镜探出头来。见是李长青,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
“李同志?你怎么来了?快,快进来暖和暖和!”
屋里比外面强不了多少,一个小煤炉半死不活地燃着,勉强驱散一点寒意。
林晓梅正坐在炕沿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边角都磨毛了的旧书,看见李长青进来,她脸上刷的一红,像染了胭脂,有些慌乱地把书合上,下意识的藏到身后,这才站起身,轻声说
“李同志,你……你怎么来了?”
李长青笑了笑,搓着冻得发僵的手
“孙组长昨天说你有事找我?我正好有空,就过来看看。没打扰你们学习吧?”
他目光扫过屋里,炕桌上还摊着笔记本和钢笔,墨水瓶都快冻上了。
“没有没有!”
孙卫东连忙摆手,把屋里唯一一个树墩做的凳子搬给李长青
“我们也是瞎看,打发时间。晓梅,你不是有东西要给李同志吗?”
林晓梅闻言,脸上更红了些,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才从身后拿出那本厚书,又从一个洗得发白、印着模糊上海字样的旧帆布书包里,小心的取出两本用牛皮纸仔细包了书皮的书,双手捧着,递到李长青面前。
她的手指纤细,冻得有些发红,眼神里带着真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同志,听说你……你对山里的东西很上心,也爱琢磨。这是我下乡时带来的,还有一些家里刚寄来的。这本是《赤脚医生手册》,这本是《东北野生可食用植物图鉴》,还有这本《基础生物学》……可能,可能对你有点用。”
李长青接过那本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赤脚医生手册》,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了林晓梅冰凉的手指。
两人都像被烫到般迅速缩回手,林晓梅原本消下去的脸颊瞬间又飞起两抹红云,慌忙低下头。
李长青的心也漏跳了一拍,他摩挲着光滑的书皮,感觉那上面还残留着对方手心的温度。
“谢谢……这书,我一定好好保管。”
他看着书,心里顿时激动起来!《赤脚医生手册》!这可是七十年代的生存宝典啊!里面不光有土方子,还有系统的草药知识和急救方法!《植物图鉴》和《生物学》更是能把零散经验串联起来的理论基石!这礼物,比给他十块钱还让他激动!
他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书页已经泛黄,但保存得很完好,有些页面空白处还有林晓梅用娟秀钢笔字写下的笔记和疑问,墨迹深浅不一,可见是反复翻阅思考的痕迹。
李长青心想。“这姑娘,是个真心爱学习的人。”
“林知青,这……这太珍贵了!”
李长青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感激
“这些书,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真是雪中送炭啊!比我挖到棵老山参还高兴!”
他知道在这个知识被严重束缚的年代,尤其是在闭塞的山村,这些书籍代表着多么难得的知识火炬和向上的阶梯。
林晓梅见他眼睛发亮,是真心喜欢,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浅浅的、温柔的笑容,就像早春冰雪初融时探头的嫩芽
”你喜欢就好,我觉得你懂得很多实际的东西,要是再有系统的知识,肯定会更厉害。”
她顿了顿,微微低下头,声音更轻了些
“里面有些关于植物分类和药效原理的内容,我看得不是很明白……以后,以后你要是看懂了,能……能给我讲讲吗?”
难道她这是在委婉的表达希望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李长青心中大喜!
他自己正愁没合适的理由接触,这机会不就来了!
然而他表面装作郑重的点点头
“当然可以了!咱们这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不懂的地方,一起琢磨,说不定还能结合山叔的实践经验,碰出新火花呢!”
孙卫东也推了推眼镜,笑着附和
“对对对!李同志见识得广,跟我们这些光会死读书的不一样。咱们可以搞个学习小组,理论联系实际嘛!”
这一刻,知识像一座温暖的桥梁,连通了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年轻人。
屋外北风呼啸,屋内却因为共同的求知欲和对未来朦胧的憧憬,而显得格外温暖。
这些书将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他整合资源、强化知识碾压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悄然拉近与林晓梅之间的距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