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出了事,谁负责?”

    苏建国主任这轻飘飘的一问,让李家院子瞬间静得能听见落雪的声音。

    王有德擦汗的手僵在半空,赵大山的烟袋锅也停在了嘴边。

    李长青心里那根弦绷到了极致。

    他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诚恳

    “苏主任,这个责任我们确实担不起......”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

    “可咱们小河村的情况您也清楚。去年冬天冻死三头牲口,开春又闹饥荒,要不是公社拨了救济粮,早就饿死人了。而今年这雪下得邪乎,等到开春化冻的时候肯定晚了,当时地里的活起码得晚半个月。”

    王有德连忙接话,声音带着真实的焦虑

    “是啊苏主任,社员们现在一天两顿稀粥都难保证,娃娃们又饿得直哭。”

    李长青趁热打铁,目光坚定的说

    “所以我们才想着,趁现在雪还没完全封死山路,给集体找条活路出来啊。”

    他指着屋檐下挂着的干蘑菇和那块狍子肉

    “这些山货,品相好的我们都留着交供销社了。我们只挑些残次品充饥,剩下的肉......”

    他顿了顿说

    “按老辈人跑山的规矩,出力的能留三成辛苦肉。”

    我的乖乖,这可是一道送命题啊!李长青心里暗想,这要是回答不好,之前的努力全得打水漂了。

    苏建国的目光扫过那些山货,脸色稍缓

    “三成?倒是合老规矩。可你们往老林子里钻......"

    "苏主任放心!”

    赵大山突然开口,声音洪亮如钟

    “我赵大山在长白山跑了一辈子,哪道沟有狼群,哪片坡有黑瞎子,心里门清!每次进山都踩着我年轻时走过的猎道,绝不敢往深里闯。”

    他掏出烟袋锅,不紧不慢地点上,烟雾在寒冷的空气中缭绕

    “再说,现在公社不是提倡发展副业,增产增收吗?咱们这也算响应号召了吧?”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苏建国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既然老赵你把关,我就放心了。不过安全第一,千万别逞强。”

    他转身对王有德交代

    “老王啊,这事你得多上心。每次进山前要报备,回来要验收。既要调动社员积极性,更要确保安全。”

    “一定一定!”

    王有德连连保证。

    直到送走苏建国,众人才长舒一口气。

    王有德抹着汗用力拍李长青的肩膀

    ”长青啊!你小子可真行!刚才那番话,说得在理!“

    李长青谦虚的笑了笑

    “这不都是跟支书您学的嘛。”

    望着公社苏主任和王支书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的小路尽头,李长青长长舒了口气。这才发现后脊梁早已被冷汗浸透,寒风吹过,激起一阵凉意。

    “总算是有惊无险...”

    母亲王桂芬拍着胸口,声音还带着颤

    “哎呦喂,可算走了!刚才苏主任那眼神,跟探照灯似的,我这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父亲李守山拄着拐棍从屋里挪出来,眉头紧锁

    “长青,这事...真算过去了?不会秋后算账吧?”

    “爸,暂时过去了。”

    李长青搀住父亲胳膊

    “苏主任点了头,就是默许了咱们赶山小队,不过往后做事得更讲究章程,每次进出都得跟支书报备好才行。“

    赵大山磕了磕烟袋锅,声音沉稳

    “放心吧守山,苏主任是个明白人,咱们手续清楚,他挑不出理儿。”

    说着看向李长青,眼中带着赞许

    ”长青娃子今天应对得妥帖,有几分大将风度。“

    这时偏屋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大嫂刘彩凤探出半个身子,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

    “都...都走啦?没事了吧?”

    她身后,大哥李建军一脸局促,搓着手不敢看人。

    李长青将兄嫂的反应尽收眼底,平淡道

    “嗯,没事了。大哥大嫂回屋歇着吧。”

    刘彩凤讪讪地缩回头,关上了门。

    院子里重新安静下来,但分家后的隔阂感,如同院墙上凝结的冰霜,清晰可见。

    今天是小年,赵大山待了一会儿也回去了。

    往年这个时候,李家该是愁云惨淡,算计着那点粮食怎么熬过年关。

    但今年可就不同了,虽然经历了分家风波,赶山小队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

    王桂芬看着碗柜里那几瓶黄澄澄的獾子油,脸上露出踏实笑容

    “今儿过小年,得祭灶!晚上咱包饺子,用咱分的那份狍子肉做馅!”

    李守山也点头附和

    “是该好好过个年了,长青,去地窖拿棵白菜。”

    “哎!”

    李长青应声,正要转身,院门外传来个油滑的声音

    “长青兄弟!在家不?”

    只见一个裹着旧棉帽、缩着脖子的中年男人溜达进来,正是村里闲汉周老五,周扒皮的远房堂弟。

    “周五哥?”

    李长青心下警惕,周老五平日游手好闲,此时上门准没好事。

    周老五眼睛滴溜溜乱转,最后落在李长青身上,嘿嘿一笑

    “听说兄弟前阵子跑山发了笔小财?厉害啊!这不过年了嘛,手头紧,想跟你商量点事儿...”

    说着搓了搓手指。

    李长青心里冷笑,面上不动声色

    “周五哥说笑了,就是跟着山叔混口饭吃,挣的辛苦钱都贴补家用了。”

    周老五碰了个软钉子,脸色不太好看,又东拉西扯几句,见李长青不接茬,只好悻悻走了。

    王桂芬忧心忡忡地走过来

    “长青,这周老五可是个滚刀肉,怕是周扒皮让他来探风的。”

    “妈,没事儿。”

    李长青安慰道

    “咱们手续清楚,不怕他折腾。越是这时候,越不能露怯。”

    这个小插曲倒是让李长青意识到周围环境的复杂。

    他帮母亲和面剁馅时,心里盘算着

    “年前这几天,必须把该走的人情走稳了,尤其是獾子油要赶紧分给小队成员,这是早就说好的。”

    饺子包到一半,李长青对母亲说

    “妈,我先把獾子油给山叔他们送去。天冷,油凝得快,正好分装。”

    “快去吧,这是应该的!”

    王桂芬连忙找出五个洗干净的玻璃瓶

    “按说好的,五个人平分,每瓶大概二两多。你山叔那份要不多装点?”

    “不用妈,说好平分就严格平分。”

    李长青认真道

    “有时候信任比多一口油重要。”

    他特意将自己那份倒出一些,单独装了个小瓶。

    先来到赵大山家。

    老猎户正在硝制獾子皮,见李长青来了露出笑容

    “长青来啦?”

    “叔,这是分您的油。”李长青递过瓶子

    “天冷了记着抹手上。”

    赵大山接过瓶子,眼中欣慰

    “好孩子,办事真讲究。”

    从赵大山家出来,李长青又去了王铁柱家和男知青宿舍。

    王铁柱激动得直搓手

    “谢谢长青哥!这油老金贵了!”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郑重接过

    “太感谢了!这在我们南方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最后来到女知青宿舍。

    林晓梅正在门口扫雪,见李长青来了,脸颊微红

    “李同志?”

    李长青走上前,注意到她手指冻得通红,连忙说

    “这油你平时抹在手上,能防冻疮,效果很好的。”

    他取出那个小瓶

    “这瓶是我那份里多出来的,你拿着吧,你们南方人更怕冻。”

    林晓梅怔了怔,耳根微微发红

    “这...这怎么好意思...”

    “拿着吧。”

    李长青微笑,“对了,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我看了不少,里面治冻疮的方子正好用的是獾子油,你可以试试。”

    林晓梅眼睛一亮

    “你已经看到哪里啦?我正看到草药篇,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李长青说,“比如书上说活血化瘀,咱们这的冻疮就是气血不通,用温性的獾子油正合适。”

    “原来是这样...”

    林晓梅若有所思

    “难怪书上说要用温性药材,李同志,你懂的可真多。”

    “都是书上看的,再结合实际自己琢磨的。”

    李长青笑着说

    "比如咱们上次采的刺五加,书上说补气,山叔说泡酒祛湿,其实是一个道理。”

    两人站在雪地里聊了会儿医术药理,林晓梅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些。

    直到屋里传来其他女知青的呼唤,她才不好意思的告辞。

    返回家中时天色已晚。

    饺子刚刚下锅,蒸汽翻腾中,母亲轻声说

    “你哥他们...还是没过来。”

    李长青沉默点头。

    分家后的第一个小年,终究没能团圆。

    但当他看着碗里实实在在的肉馅饺子,想起林晓梅认真讨论医术时发亮的眼睛,心中感叹。

    “这个年关,物资固然重要,然而人心莫测,变幻无常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不错,请把《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