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过是笨鸟先飞!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以及那人离去时带起的一丝晨间寒气。

    秦望走到顾铭的书桌前,目光落在桌角那叠抄满了《大禹谟》的纸张上。

    字迹依旧是那般飘逸灵动,只是比起昨夜,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厚重。

    一夜未眠,竟抄了这么多。

    秦望的指尖轻轻划过纸面,仿佛能感受到昨夜那人笔尖的温度与执着。

    “蠢材……”

    他再次低声呢喃,只是这一次,语气里却听不出半分鄙夷。

    ……

    致知小筑内,晨读声此起彼伏,却大多有气无力。

    王皓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趴在桌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长生兄,你……你背下了?”

    他声音嘶哑,眼中满是血丝。

    李修坐在他身旁,虽未言语,但那苍白的面色也说明一切。

    顾铭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神却清亮。

    “勉强记住了。”

    他没有多说。

    昨夜,他用最原始的办法,将《大禹谟》全文抄写了不下二十遍。

    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刻进了骨子里。

    天赋不如人,便用汗水来填。

    “勉强?”

    王皓哀嚎一声,将头埋进臂弯里,彻底放弃了挣扎。

    “我看了半宿,连第一段都还磕磕巴巴……”

    正哀叹间,夫子魏清远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他依旧是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容清癯,目光如电。

    他一踏入课堂,原本嘈杂的致知小筑鸦雀无声。

    魏清远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将他们脸上的疲态与慌乱尽收眼底。

    他没有多言,只是将手中的书卷往讲台上一放,发出一声轻响。

    “今日考校《大禹谟》。”

    他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由左至右,逐一开始。无法通篇背诵者,自行去院中石阶处,抄书十遍。”

    话音刚落,堂下的气氛,瞬间凝固,不少学子都如丧考妣。

    第一个被点到的学子,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面色惨白。

    “曰……曰若稽古……稽古大禹……”

    他“日”了半天,后面的字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急得满头大汗。

    “坐下!”

    魏清远冷喝一声,不带丝毫情面。

    “下一个!”

    第二个,第三个……

    接连五六人,竟无一人能将第一句完整背出。

    魏清远的面色越来越沉,整个致知小筑内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皓和李修更是将头埋得低低的,恨不得在桌上挖个洞钻进去。

    “王皓!”

    魏清远的声音响起。

    王皓一个激灵,如同被点了死穴,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夫……夫子……”

    他支吾了半天,也只道出三段,最终颓然地垂下头。

    “学生……学生愚钝,未能背下。”

    魏清远冷哼一声,目光中满是失望。

    “朽木不可雕也!下一个,李修!”

    李修的状况比王皓好上不少,可在文中部分,还是没接下去。

    魏清远的脸色,已然阴沉如水。

    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顾铭身上。

    “顾铭。”

    顾铭站起身,对着夫子恭敬地行了一礼。

    他神色平静,不见丝毫紧张。

    在满堂的寂静与注视下,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平稳。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仿佛清泉流过山石,在沉闷的课堂上格外悦耳。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惊愕地看着他。

    顾铭却恍若未觉,继续不疾不徐地背诵着。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没有丝毫的卡顿,没有半点的迟疑。

    那些佶屈聱牙的古奥文字,从他口中流出,竟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他仿佛不是在背诵,而是在讲述一个源自远古的庄严故事。

    王皓和李修早已惊得目瞪口呆,张着嘴,忘了合上。

    他们看着那个身形挺拔的同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这就是他口中的“勉强记住”?

    魏清远抚着长髯的手微微一顿,锐利的眼眸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讶。

    第一天之后,他便查阅了顾铭的资料。

    安河县的童生案首,入学考教时,书道极佳却功底薄弱,才破天荒分到了丙班。

    可如今,对方不仅能直接跟上他的教学进度,这篇连乙班学子都需费些功夫才能背下的《大禹谟》,他竟能背得如此流畅,分毫不差!

    待顾铭将最后一句的“允执厥中”背完,堂内依旧一片死寂。

    他再次躬身行礼,示意已完。

    魏清远沉默了片刻,目光始终在顾铭身上停留。

    “甚好。”

    “天资有高下,勤勉无不同。勤能补拙,此言不虚。”

    他看着顾铭,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

    “望你戒骄戒躁,继续保持。”

    顾铭深深一揖。“学生谨记夫子教诲。”

    魏清远赞赏地点点头,随即又恢复了那副严厉的神情,继续考校后面的学生。

    只是那声音里,似乎少了几分先前的火气。

    最终,一堂考校下来,丙班三十余名学子,能通篇背诵无误者,算上顾铭,仅仅三人。

    “今日考校,结果在此。”

    魏清远的声音在堂上回响。

    “尔等可知,何为勤?何为惰?”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在顾铭身上定格一瞬。

    “若总以根基薄弱为由,自甘堕落,那便永远只是丙班!”

    “下学!”

    说罢,他拿起书卷,拂袖而去,留下满堂羞愧不已的学子。

    直到夫子的身影彻底消失,王皓才猛地扑了过来,一把抓住顾铭的胳膊。

    “长生兄!你……你简直不是人!”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不知是羡慕还是震撼。

    “你昨夜不会是一宿没睡吧?”

    顾铭被他晃得有些无奈,只能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是笨鸟先飞罢了。”

    “这若是笨鸟,那我等岂不是连蛋都算不上?”

    王皓一脸夸张地哀叹,却引得周围几人善意地笑了起来。

    李修也走了过来,对着顾铭郑重地拱了拱手。

    “长生兄之毅力,元明佩服。”

    他性子沉静,此刻说出的话,却是发自肺腑。

    然而前一刻还为顾铭感到高兴的王皓,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

    他想起夫子那不容置疑的命令,哀嚎一声,声音凄厉。

    “十遍!《大禹谟》全文,要抄整整十遍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不错,请把《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