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润物细声

    孙镇长家抓药的下人离去后,院落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药已开出,但结果如何,尚需时间验证。这份等待,对于孙家是焦灼,对于陈实,则是一次对自身判断的检验,更是观察与学习的间隙。

    王执事并未多言,只是示意刘济民老先生一同坐下,品着主家奉上的粗茶,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气息悠长,是在运转玄功。陈实知道,这是师父在借机调息,也是为他坐镇。

    陈实没有浪费这段时间。他借着请教的名义,与刘济民老先生细细交谈起来。他不再局限于孙镇长孙子的病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金堆镇常见的地方病、时令病,以及本地药材的产出与使用习惯。刘老先生见这位年轻的“陈先生”态度谦和,求知若渴,并非恃才傲物之辈,心中好感大增,也乐得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娓娓道来。

    从刘老先生的描述中,陈实了解到金堆镇因靠近山区,湿气较重,夏秋之交多发疟痢(疟疾、痢疾),冬季则多风寒湿痹。镇上最大的药铺“济世堂”背后东家亦是本地乡绅,与孙镇长关系匪浅。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被他一一记在心中,如同拼图,逐渐勾勒出金堆镇医药领域的潜在规则与人情网络。

    约莫一个时辰后,内室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接着是丫鬟略带惊喜的低呼:“小少爷醒了!要水喝!”

    孙镇长霍然起身,脸上瞬间被狂喜与紧张充斥,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内室。刘济民也立刻跟上,脸上满是期盼与求证的神色。

    王执事这才缓缓睁开眼,对陈实微微颔首。两人也随后步入内室。

    只见床榻上的孩童已然睁开了眼睛,虽然眼神依旧有些迷茫虚弱,高热带来的潮红也未完全褪去,但那种死气沉沉的昏睡状态已然打破。他小口地喝着丫鬟喂的温水,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吞咽声。

    “热……好像退了些……”孙镇长小心翼翼地用手背探了探孙儿的额头,声音带着颤抖的喜悦。

    刘济民上前仔细诊脉,片刻后,脸上露出由衷的叹服之色:“妙!王仙长此方果然妙极!脉象虽仍细数,但那滞涩之感已去大半,浮越之象亦有所收敛!痰热得化,风阳渐熄,神魄归位……此子,已无大碍矣!后续只需清淡饮食,按时服药,精心调养便可!”

    此言一出,孙镇长最后的担忧彻底放下,他转身对着王执事和陈实,竟是拜了下去:“仙长与先生活命之恩,孙家没齿难忘!日后但有所需,金堆镇孙家,必倾力以报!”

    王执事坦然受了他一礼,淡然道:“医者本分,镇长不必如此。孩子既已无事,贫道与劣徒还需准备明日的义诊。”

    “是是是!仙长与先生劳顿,请先好生歇息!义诊一应事务,守业定会安排妥当,绝不敢劳烦仙长费心!”孙镇长连忙应承,态度比之前更为恭敬,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

    人前显圣,于无声处听惊雷。 陈实并未多言,只是谦逊地站在王执事身后,但他知道,经此一事,他在金堆镇的地位已然不同。这并非他刻意追求,而是实力与时机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孙家的感恩,刘济民的敬佩,都将转化为他在此地行事的便利与潜在的助力。

    回到安排的厢房,陈实并未立刻休息。日间救治产妇、婴孩的精神损耗,以及方才诊断时的全神贯注,让他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疲惫,但丹田之内,那缕因服用培元丹而变得更具生机的内息,却似乎更加活泼。

    他盘膝坐于榻上,没有立刻开始传统的打坐行功。而是回想起自己关于“被动修炼”的设想。“将主动的引导,转化为身体本能般的常态……”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他知道这绝非易事。这要求他对自身内息的掌控达到“念动即至,意散即稳”的入微境界,更要求内息本身具备足够的“灵性”或“惯性”。

    他决定从最简单的“呼吸”入手。

    《全真大道歌》的筑基呼吸法,他早已烂熟于胸。此刻,他不再刻意去“引导”气息按照特定路线运行,而是将全部心神沉浸在“呼吸”这个动作本身。

    吸气,细、长、缓,意念随着气息自然下沉,仿佛能直贯丹田。

    住息,短暂停留,心神空明,不执着于守住某处,只是纯粹地“感知”身体内部的气息流转。

    呼气,徐徐而出,意念仿佛随着气息弥散至四肢百骸,不带丝毫强迫。

    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不再追求“气感”的强弱,而是专注于呼吸与身体、与意念的协调统一。他尝试在呼吸间,将那种“观照”内息的状态,如同给身体设定一个“背景程序”,让它在不干扰正常活动的情况下,持续维持极低强度的运转。

    起初,效果甚微。心神极易被杂念带偏,或者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主动引导的老路。稍一分神,那“背景程序”便中断了。

    但他极有耐心。如同当初在白石村编织那个歪歪扭扭的芦苇垫,失败了,便重头再来。

    夜深人静,窗外唯有虫鸣。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心神因极度专注而进入一种恍惚杳冥的状态时,一种奇异的感觉出现了。

    他的呼吸依旧平稳悠长,但他的意念仿佛分成了两层。一层依旧清晰地主宰着身体,感知着外界;而另一层,却如同潜入水底的暗流,在不为表层意识所主导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维系着丹田内息随着呼吸节奏,进行着极其微末、却绵绵不绝的舒张与收缩。那种内息的流动,不再是被他“驱策”,更像是身体自发进行的“吐纳”。

    成了!

    陈实心中刚泛起一丝涟漪,那玄妙的状态瞬间如同受惊的鱼儿,倏然消失,内息重新恢复了沉寂,需要主动意念才能引动。

    他缓缓睁开眼,眼中没有失望,只有明亮的精光。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他真切地触摸到了那个门槛!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人造金手指,绝非一蹴而就。 这需要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尝试,需要将这种状态从“偶然触发”变为“有意可控”,再最终化为“无意常态”。这是一个水磨工夫,是对心性与控制力的极致锤炼。

    但至少,他已经找到了方向,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感觉精神上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他知道,从今夜起,他的武道修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为艰难的阶段。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超越时代的思维与持之以恒的实践。

    窗外,月华如水,悄然洒入房中,映照着他沉静而坚定的面容。金堆镇的夜,似乎也因为这不为人知的突破,而显得格外深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华山再临不错,请把《华山再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华山再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