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来自冬1

    宁远二十四年冬,梅翎城。

    "听说了么?薛国公府那位小千金,生来不会哭笑,活脱脱是个玉雕的人儿。"

    "何止呢!几年前的一场寒热,直睡到今儿都没睁眼,汤药灌进去连个水花儿都不见。"

    城东的茶寮里,两个挑炭的脚夫跺着雪议论着。棚檐下冰棱子映着他们冻红的鼻尖,呵出的白气在寒风里打着旋儿。

    自打五年前那场蹊跷事,薛府二小姐便成了梅翎城最惹人议论的奇谭。

    又是新的一年,除夕的脚步正在慢慢逼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事,今年的梅翎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雪,直到今儿也没有要停的意思。

    城中上下是一片刺眼的白,只有零零散散的梅花落成了星星点点的红,空气中飘荡着缕缕清冷的幽香。

    此刻薛府深处,洗扫的仆人们比往日起的还要早些,急促的脚步声音此起彼伏,他们时不时搓搓手,跺跺脚,恨不得要将鼻子藏进衣袄里才好。

    岁禾捧着新折的腊梅穿过九曲回廊。红梅映着雪色,倒像是把血珠子撒在了素绢上。她轻手轻脚推开门,瞬间浓重的药气扑面而来,混着炭盆里沉水香的余韵,倒生出几分暖意。

    床幔轻掀,露出张欺霜赛雪的面庞。榻上少女双目紧闭,鸦羽似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青阴影,唇色淡得像是被雪水洇开的胭脂。岁禾见其嘴唇干涸,用银匙沾了蜜水润她唇角,触手的温热,证明她还活着。

    "姑娘你看,今年腊梅开得比往年都艳。"小丫头絮絮说着,泪珠子却断了线似的往锦衾上砸。

    外头忽传来急促脚步声,惊得她慌忙抹脸。

    前院此刻正热闹。朱漆大门外立着个鹤发老道,道袍上积雪足有三指厚,偏生眉间一点朱砂痣红得灼人。他抬眼看着"薛国公府"的金匾,枯枝般的手指在袖中掐算:"雪融梅绽,是时候醒来了。"上前叩门

    "哐当"一声,正房方向传来铜盆坠地的脆响。老管家颤巍巍的嗓门穿透三重月洞门:"快禀国公爷!门外来了道长!要找二小姐"

    薛兆正在书房临摹,狼毫尖一滴墨将落未落。听到通传,他腕骨微沉,那滴墨便晕开深潭。

    老道进门时带进一缕雪气,薛兆眼皮未抬,指了指桌上早已备好的茶水说"仙长远道而来,不妨先饮盏紫笋茶。”手中不停的摩挲着青瓷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他眉间川字。:"听闻道长要寻我家小女,所为何事?"

    那老道同样没去看薛兆,不急不慢端起茶盏放到笔尖嗅了嗅,轻轻嘬了一小口说道"来还五年前那场因果。"他面上带笑,握着茶盏的指节却泛了白。

    宁远六年冬。

    经常听说书先生说起,北境有一极寒之地悠城。那里的百姓个个都是吸着蛇蝎血啃着野兽骨长大的。王孙贵胄更是个个凶神恶煞,杀人就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萧宸登基刚满一年,朝纲不稳,时局动荡,内忧且外患。面对朝堂上五王的拉帮结派以及北境悠城的虎视眈眈,刚刚继位的萧帝不得不把刚满五岁的小儿子萧琰承送往悠城,作为他们的质子,以求宁远一时的安稳。

    薛兆作为此次护送四皇子萧琰承北上的将军,他最清楚不过此行的目的。

    通往北境驿道上的积雪没踝。十二辆玄铁马车在风雪中蜿蜒如黑龙,最中间那辆垂着明黄锦帘,里头偶尔传出稚童咳嗽声。

    薛兆握紧手里的缰绳,虎口旧伤崩裂渗血。身后是年仅五岁的四皇子,前头等着的是悠城可汗的狼牙弯刀。他想起临行前夜,夫人尹柔攥着他战甲红缨哭得肝肠寸断:"此去经年,怕是..."

    "将军!有埋伏!"

    亲卫的嘶吼划破雪幕。薛兆反手将四皇子塞进车底暗格,染血的长枪挑飞三支淬毒弩箭。

    腊月廿七,大雪接连下了几夜。压弯了玄清观后山的红梅。

    尹柔踱到梅树前折枝,忽然瞥见雪地里蜿蜒着暗红痕迹,她扶着腰肢倚在凉亭柱后,忽然觉得腹中胎儿轻轻踢了她一脚,自言自语的说道"这胎养得古怪。"这是头胎未曾有过的悸动。

    ”夫人,雪太大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一旁的侍女有些焦急的说着

    看着漫天的细碎的雪花“是啊,下雪了”尹柔抚着高耸的孕肚正要起身伸手去接腹中便坠下千钧重痛。

    “夫人当心!"侍女惊叫着扑到脚下。

    尹柔绣鞋踩在结冰的青砖上,整个人如折翼白鹤般坠落。

    血在素色襦裙上绽开,就像坠落在雪地上鲜艳的梅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愿,且听不错,请把《愿,且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愿,且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