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香与龙鳞

    上学了,进入校园的孩子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说话做事也都变得更加讲究,玩的东西自然也更加高级。比如,相互之间比赛跳高、跳远、摔跤、踢足球,尤其是打乒乓球,因为中国人爱好打乒乓球仿佛是天意,天下无敌,民间普及率很高。乒乓爱好者在学校和家属大院都可以有用武之地,学校操场和家属院中有现成的水泥乒乓球台,在台子中间码上一排砖头当作球网,只需两只球拍和一只乒乓球即可开战。

    郭晓光是班级里的乒乓球冠军。他的父亲不仅经常给他和三个姐姐讲故事,还教他打乒乓球,大家都羡慕他有那么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好爸爸。

    亚龙不太擅长运动,经常作为运动场上的看客,看晓光与人对阵。同学们一个个被淘汰,晓光即便是挥汗如雨,也还是雄赳赳地迎接不断的挑战。一次,市里体育运动学校来校里挑选运动特长生,教练选中了晓光,让他回家告诉父母。晓光的父母对他说,训练很辛苦,很消耗体力,需要花钱补充营养,家中养了四个孩子,没有钱再去为他补充营养,别去体校了。后来,听说体校会给学生发放营养补助,还可以贴补家里一些,后悔没有让晓光去体校,那样,还有可能拿个全国冠军甚至世界冠军呢。

    运动场上不如意,亚龙仍然对学校充满了幻想,这里也许可以为他的找寻提供其它一些有用的线索,像老师、同学、课本与各种新鲜的事物。最后,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书本上。

    书曾给了亚龙活下来的希望,那条从古老字典中飞出的团龙唤醒了他对未知的好奇。曾无数遍翻看那本厚厚的字典,发黄的纸页间藏着那么多令人惊奇的形象。不仅有神采飞扬的团龙、展翅高飞的凤凰,还有九条尾巴的狐狸、生着翅膀的狗、长着人头的老虎、长着鸟头的巨龟、带翅膀的无头肥猪、三条腿的大鸟、九只脑袋的鸟、长着马腿的大汉,还有在故宫和颐和园里看到过的麒麟,等等。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本质都并非易事。希望成为一条龙,或者假设现在已经是一条龙,或者在未来某个时候变成一条龙,那么,其他人是不是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神怪?那些在暗无天日的地道里一起探寻的伙伴们,每人可能都对应着一种神怪,或者直接就对应着各自的属相。除去他们各自的属相之外,还有那么多神怪呢。那些形象才是他们本来的模样,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觉察,他们还没有变成那些纯粹的模样。同时,亚龙认为还没有充分了解每种神怪的习性与癖好,对小伙伴们的认识也还不够,不能将他们与相对应的神怪一一匹配在一起。看来,完成人与神怪的之间的匹配是一件颇费工夫的事情。

    无论如何,对龙的偏好使亚龙痴迷于找寻真龙,他可以不惜代价,想要成为一条真龙,能够上天入地,能够钻云潜水呼风唤雨。既然在书中认识了神龙,便对书充满了最淳朴的敬畏。书中的知识令人向往,书能带给人力量,书具有无穷魅力。

    他想,要变成龙,可以从收集龙鳞开始,因为鳞片是龙的象征。这可以作为一条能够实现愿望的线索,当收集的鳞片足够多并能覆盖全身,他的神力将足够强大,就可以变成真龙了。每当亚龙获得一次显著的收获,都觉得身上仿佛增加了一张鳞片,身上增添了一份力量。

    书这张鳞片裹挟着他度过“认清自己之难”。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将永远迷失在茫茫宇宙之中。“书之鳞片”带来知识、智慧、力量和意志,透射出深邃的蓝色。书之鳞片是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应该将它贴在胸口。

    亚龙最初接触的小学老师是一位上了岁数的慈祥老奶奶,她按部就班地引导与照顾刚入学的小孩子们,使他们很快融入全新的学习环境。

    亚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课本上。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亚龙对伟大领袖充满无上敬意,这种敬意似乎与生俱来。刚出生时,所有房间就都已经挂着大幅领袖画像,摆放着主席雕像;大白搪瓷缸子上印着红色画像;人人胸前都挂着光辉闪耀的领袖像章;孩子们在讲述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之前总会脱口而出向伟大领袖保证这样一句话,以示郑重。几年后,当广播中传出领袖逝世的噩耗,亚龙和伙伴们都觉得中国的天塌下来了,如同世界末日降临。

    每个学期发放新课本的那一天,都是亚龙期盼已久的盛大节日。亚龙都迫不及待地逐页翻看,再反复来回翻看,希望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故事。让人还有些印象的内容是,雷锋故事,革命先烈的事迹,还有一篇列宁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叶公好龙》:叶公非常喜欢龙,家里家外的用品和摆放的东西上都画着或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听闻此事,甚是感动,前来探望叶公。叶公见到真龙,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命。所以,叶公并非喜欢真龙,而是喜欢似龙非龙的什么东西。

    亚龙惊得瞠目结舌。这个故事出现在书中,分明是编书的人在向亚龙提问,问他是否也属于叶公口是心非的那号人。而编书的人又是受何人指使来向亚龙宣战的呢?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欢龙,或者是否会被真龙吓到,亚龙自己也无法确定。从在窗前的那一晚开始,他确实开始着迷于龙,沉浸在寻找真龙的无限热忱里。在头脑中无数次与龙热烈相拥,相互交融。如果那还不算,那么,正在寻找的就是更加真切的龙,希望真龙出现,带来无穷力量。所以,如果真龙出现,自己必定会伸出双臂与之深情“拥抱”。

    这里使用了“拥抱”一词,实属比喻,这里更加强调的是对真龙的确无所畏惧,但原本并没有表达热爱的意思,尽管亚龙对真龙应该或必然和肯定是热爱的。“拥抱”这个名词兼动词在多年后不仅在口头上被人们普遍使用,在日常行动上也被频繁实践。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是个冷僻得几乎无法听到见到的怪词儿,更遑论被广大群众亲身实践。

    亚龙的记忆库中没有“拥抱”这个名词或动词,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爱”的代名词。那时的爱必须是同志的爱,无产阶级的爱;爱是对斗私批修的对象和对阶级敌人的恨的反面表达;爱超越了亲属和朋友关系,是对紧密同志关系的真诚表达。

    “爱”和“拥抱”无法使用,亚龙觉得可以使用“喜欢”这个词来描述他对龙的感觉。

    毫无疑问,亚龙好龙是真的喜欢龙,因为真龙使他获得了新生。

    亚龙仍然痴迷于对每学期新课本的期盼,希望它们带来新鲜有趣的知识。于是,新书的墨香印在了记忆里,每次捧起像活动着筋骨的嘎巴嘎巴响的新书,都勾起他对小学时渴望新知的美好回忆。

    对书的痴迷当然也离不开小人书,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的各色故事同样吸引着亚龙。离家一站地的双井路口东北角坐落着一家新华书店,那是早年间亚龙向往的神圣之地——多年后那里盖起了高楼大厦,乐成中心B座底层的一家北美风格咖啡店坐落在书店原来的位置。那时书店虽然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类图书填满了书店四壁的书架。当然,很多书籍,尤其是小人书都被放在玻璃柜里展示,如果想要稍微了解一下感兴趣的小人书,需要请售货员拿出来,简单翻看,那种新鲜的墨香使人如痴如醉。亚龙满意的图书要画风精细,主人公形象优美帅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最好能有一些有关龙的线索。

    亚龙曾经在书店碰到同班同学念念和苗红。念念说:“亚龙,你爱看书,我们家有很多小人书,我们可以交换着看。”亚龙将念念的提议当作是她看出了自己没钱买书而表达的同情,尤其是看到两个女孩子手拉手站在面前那样盯着他,让人感觉挺不自在,于是不近人情地简单回答:“不用了”,连一句谢谢也没有。

    亚龙记得,攒下的所有零花钱都花在了小人书上,除此之外,从没有买过糖果或玩具。《东郭先生》《三打白骨精》《李自成》《草船借箭》《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等,家里的小人书都被翻烂了。

    从课本上学到的字,已经使他能够结合图画与文字更好地欣赏小人书,也渴望能够从更多的图书中找寻希望得到的东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龙LOONG不错,请把《龙LOONG》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龙LOONG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