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婚女嫁乃是人生大喜之一,萧家那边宾客如云热热闹闹地要连办两日酒席,罗家这边就十分清静了,一家人背井离乡,既无亲朋可请,短时间也无交好的近邻,连房子都是暂住大女婿赁来的小院。
太冷清了就容易多想,女儿即将出嫁的节骨眼,王秋月突然心疼起小女儿来,心疼女儿的好日子没有亲朋好友在侧增添喜气,担忧她跟丈夫儿子回扬州后,女儿在侯府受了委屈也没有父母可以投靠,姐姐姐夫过于年轻,很难豁出脸皮去与萧家人争辩。
这话她还不能跟小女儿说,免得吓到女儿,只能偷偷跟丈夫嘀咕,嘀咕得罗大元也心神不宁。
罗芙却是家里最难静下心来的那个,一边为明晚就要发生的洞房花烛紧张不安,一边为等她回门后就要离京返乡的爹娘不舍。
罗兰先劝焦躁的爹娘放宽心,少胡思乱想,再来东厢房的北屋安抚妹妹:“爹娘那里,没什么不舍的,只要明年你姐夫能留京做官,我立即去城郊镇上给家里盖房买地,接他们二老进京享福。洞房就更不用你操心了,自有妹夫教你。”
罗芙低着头,假装听不懂,红起来的脸颊却泄露了她其实早已开了窍。
长在村里的小姑娘,不需要特意去看些禁书,但凡听过一些妇人为了丈夫偷人而跑去女方家里破口大骂越骂越糙,多听几次就能猜到男女之间到底是怎么个“睡法”了,无非好奇那种事究竟有什么好处,值得一个男人宁可弃家于不顾。
耳听为虚,罗兰还是将当年母亲塞给她的小册子转塞给了妹妹,并嘱咐妹妹下午就看完,千万别等到晚上偷偷摸摸地看,不然今晚怕是再也睡不着了,坏了精神,明日怎么惊艳新郎官与萧府的一众女客?
当天夜里,罗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睡了多久,迷迷糊糊地就被母亲叫醒了,叫她快去收拾一下,萧家安排的喜娘已经来了,随时准备为她梳头打扮。
罗芙小声对母亲道:“姐姐当年出嫁清晨一早就得打扮好,是因为上午有咱们家的亲戚来看新娘子,一直热闹到午席结束姐夫接姐姐上花轿,今日咱们家里又没有外人,不如干脆让我多睡一会儿……”
王秋月笑着点女儿的额头:“是没有亲戚,可喜娘都来了,你真睡懒觉,回头喜娘传出去,你这个侯府三夫人还要不要面子了?”
罗芙叹着气去了净房。
喜娘知道新娘一家是扬州来的远客,可人家能攀上忠毅侯府这门贵亲就是本事,马上就要做人上人了,因此喜娘笑吟吟地专挑吉祥话说,把罗芙夸成了连京城这富贵地都少见的大美人,婚后一定会被夫君捧在手里,恩恩爱爱甜甜蜜蜜。
哪怕知道喜娘在故意哄人,罗芙还是听得心花怒放,这世上又有几个不爱听好话的?
王秋月、罗兰连同平安、双燕两个小丫鬟都守在旁边看喜娘的手艺。
扬州那边新娘子出嫁画的妆容很是淡雅,描眉涂唇再细细抹一层胭脂便够了,所以新娘子的美丑全看自身的底子。京城这边最初也是画淡妆,但近些年开始时兴往新娘子的额心贴花钿了,喜娘为罗芙准备的是八宝花形的花钿,朱红的颜色,与红润的唇一起衬出了新娘子的雪肤花貌。
镜子中的罗芙,额前的碎发都被喜娘往上梳拢了起来,新鲜的发髻与妆容,让罗芙都快要认不出自己。
等喜娘随着王秋月去中堂休息了,罗兰用指腹勾了一把妹妹未曾着妆的下巴,轻哼道:“瞧这细皮嫩肉的,真是便宜了我那妹夫。”
罗芙拉下姐姐的手,不许她胡说。
新郎去接亲与迎亲回宅都讲究吉时,随着日头渐渐升高,萧瑀率领的接亲队伍也要出发了。
接亲的仪仗好安排,除了新郎,最要紧的是四个傧郎。其实以萧荣侯爷的爵位,给小儿子凑齐傧郎并非难事,难就难在萧瑀年少时把他能接触的少年公子们都得罪光了,没人愿意与他结交,于是萧璘这个二哥义不容辞地用自己的人脉哄了四个未婚的好友来替三弟撑门面。
世子萧琥也想帮忙来着,但他的右腿还不能沾地,出不了门,怎么去哄外面的友人?
“瞧瞧,若非你二哥会做人,你连支体面的迎亲队伍都凑不齐,所以你得记住这次教训,以后管好自己的嘴。”
平时往来之家的公子们是指望不上了,萧荣就盼着老三当官后能跟同僚们和睦相处,不求打成一片,至少别把同僚们都给得罪了。
萧瑀很想告诉父亲,就算二哥不帮忙,他也能从嵩山书院请来四位探讨过学问的君子之交,不过家里为他的婚事费心费力操持许久,大喜的日子,萧瑀愿意让一回父亲。
“去吧,若罗松出武题拦你,你别逞强,让傧郎们上。”
萧荣越唠叨越心酸,老大老二娶媳妇时他只管喝酒就行,哪操过这么多的心,最可恨的是老三还一副根本不领情的模样。
萧瑀微微抿唇。
儿子心情不虞,萧荣反倒舒坦起来。他泥腿子出身,四处偷师学了些杂门武艺,都不是正经路数,因此跟着皇上混了个侯爷爵位后,萧荣便精心挑选了一位武师傅,让他先教老大老二,再教后来出生的老三。
老大、老二是武官苗子,多苦多累都能坚持,偏老三娇气,日头晒了嫌热,风吹了嫌冷,他想用棍棒强迫老三坚持下去,媳妇心疼地直掉眼泪,倔不过媳妇,萧荣只好把老三送去国子监走科举的路子。
后来,六七岁的老三因为直言快语挨了几个同窗的打,气愤之下竟主动要求练武了,但老三只学拳脚功夫,刀枪棍棒一概不碰,最多再修个国子监教的箭法。如此挑三拣四,定比不上从小专练武艺的罗松。
拜别父母宾客,萧瑀骑上系了一朵红绸大花的坐骑出发了。
百姓们被吹吹打打的喜乐吸引而来,全都夸赞新郎官的好相貌,好奇地跟仪仗里的帮工打听新郎出自何家。得知是先后与杨相、定国公结亲的忠毅侯府,立即又探听起女方的家世来。
帮工们不肯多说,继续摇头晃脑地吹吹打打。
萧家住在洛城的东北一带,裴行书的宅子赁在城内西南,一走就是十几里地。
清静小半日的罗家终于等来了迎亲队伍,谁也没想故意刁难新郎官。罗大元瘸了腿有心无力,罗松仰慕姐夫、准妹婿这样的读书人,岂敢放肆,只有裴行书这个大姐夫拦在门前连出三道文题,萧瑀轻松应对,这便进了门。
罗家请了几个厨子摆上好酒好菜招待新郎官、傧郎与仪仗众人,大多数席面都摆在院子里,罗芙坐在东厢房的北屋,能听到的全是外人的喧哗。
席后稍作休息,时辰一到,喜娘替新娘子蒙好盖头,扶着新娘子去了中堂。
由喜娘引着,一对儿新人并肩跪在了罗大元夫妻面前。
罗大元嫁大女儿的时候还算年轻,好面子没有哭,如今他老了几岁,眼泪就不值钱地往下掉:“芙儿她姐姐出嫁时好歹离我们近,我们很放心,芙儿这一嫁就离了扬州一千多里,你是读书人,可不能欺负她,你要记住,这婚事是你们父子俩跑去扬州求来的,不是我们高攀的你!”
他这么一说,王秋月、罗兰都跟着哽咽起来,盖头底下罗芙的眼泪也一串串地往外冒。
萧瑀朝二老叩首:“岳父岳母放心,萧瑀负谁也绝不会负了结发之妻。”
罗大元擦着眼睛点点头,王秋月再嘱咐女儿一些照顾夫君孝敬公婆和睦妯娌的话,喜娘算着时辰,提醒新郎新娘该出门了。
罗松上前,稳稳背起妹妹,故意用萧瑀能听见的声音道:“妹妹不怕,遇到事了写信告诉哥哥,哥哥快马进京为你撑腰。”
罗芙努力稳着头上的凤冠,却管不了发酸的眼睛。
坐进花轿,附近的喧嚣似乎又与她无关了,罗芙平缓了一会儿心情,等迎亲队伍走远了些,罗芙才取下盖头,拿起提前放在轿中的小铜镜、胭脂、手帕与一小瓷瓶清水,先打湿手帕擦干脸上的泪痕,再重新抹匀胭脂。
轿子一晃一晃的,她动作十分小心,打扮完毕,罗芙朝镜中的自己笑笑,腰杆也挺得更直了。
.
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后,花轿停在侯府门外,正是黄昏吉时。
罗芙专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看旁边闪现而过的一片片绸缎衣摆,直到随着萧瑀跨进侯府第二进院的中堂。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从此便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这边的礼结束了,一对儿新人移步去了位于侯府西路的慎思堂,也就是新郎官三公子萧瑀的居所。
因为罗芙蒙着盖头,所以她既不知道自己即将入住的院子名什么,也没瞧见那崭新的匾额,更无从辨认上面铁画银钩的“慎思堂”三个大字乃是侯爷萧荣腆着脸去左相杨盛那里磨破嘴皮、说干吐沫才求来的好字。
新娘子不知,前来新房观礼的女客们基本都听说过这匾的由来,打量新娘子身形的眼神免不得带了一丝同情——天底下的读书人何其多,唯独罗姑娘撞上了最难缠的这个。
听说是扬州来的,江南一带自古多美人,新娘子又如何?
好奇着等待着,终于,背对众人的萧瑀顺利挑起了盖头,等萧瑀移开脚步,新娘子的真面容便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刚才还有些轻声笑语的新房忽地静了下来,静得罗芙微微抬起眼帘,扫视半圈,对上老少女客们惊讶诧异的神色,罗芙维持着恰到好处的羞意重新低眸,端淑娴静,并无任何宾客暗暗揣测的乡野之气。
萧瑀是最先见到新娘子今日的妆容的,女客们心潮涌动时他已泰然自若,按照喜娘的话坐到新娘子一侧,饮过合卺酒再结发。
窗外天色已暗,礼毕后,萧瑀便去正院待客了。
他要一桌一桌地去敬酒,长随青川高兴又忐忑地托着一壶酒与酒碗跟在自家公子身边。
萧荣陪着左相杨盛、定国公李恭等贵客坐主桌,看着从容不迫朝这边走来的儿子,余光再瞥眼正襟危坐的杨盛,初冬时节,萧荣却全身都在冒汗。
李恭笑眯眯的,摸着胡子夸道:“两年不见,元直这气度越发俊逸脱俗了,当得起杨相那句仙风道骨。”
杨盛:“……”
他这么夸萧瑀时萧瑀才十三,哪料到这小子不光直言抨击同辈们,连他这个长辈兼丞相也敢骂?
“国公与左相谬赞,萧瑀万不敢当。”
萧瑀自谦道,再朝一桌子重臣拱手行礼:“多谢诸位于百忙之中抽身来喝晚辈的喜酒,萧瑀不胜感激,仅以此酒答谢诸位。”
倒满一碗酒后,萧瑀双手敬向众人。
杨盛抬手示意李恭等人先别喝,似笑非笑地对萧瑀道:“你跟同辈们可以这么喝,敬我们几个老骨头,得一人一碗才显心诚。”
老臣们肯定要给杨盛面子,纷纷放下酒碗,好整以暇地看戏。
萧瑀不假思索道:“喜宴应酬乃是礼数,只是晚辈量浅,每桌饮尽一碗已是勉强,左相所求,恕晚辈不能从命。”
杨盛:“……”
萧荣噌地站了起来,替儿子赔笑道:“老三酒量确实差,这样,就让他喝一碗,他欠下的我替他补上。”
看完戏心满意足的李恭带头同意了。
等萧瑀喝完一碗,立即被萧荣满脸嫌弃地撵去隔壁桌。
伸着脖子张望这边的年轻人们见萧瑀连左相的面子都不给,便也没有自取其辱地去强灌萧瑀,如此,萧瑀敬完所有的宾客后,回到座位挑拣着他人筷子没碰过的菜简单填饱肚子,便告罪离开了。
.
十月十二,夜空明月近圆,为新郎照亮了通往新房的石板路。
慎思堂是座三进院,一进院供主人待客,二进院才是主人休息、读书之处,三进还有一排后罩房。
萧瑀先在一进院的东耳房沐浴,换了一套内宅穿的大红礼服才去了中院。
罗芙已经知道他回来了,紧张地在东次间走来走去,等守在堂屋门前的丫鬟朝萧瑀行礼了,她才硬着头皮挑开帘子。新娘子往外走,新郎正往里面跨,两人随着动静同时看向对方,再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罗芙还记得他的“神女”之说,眼瞅着马上就要成为他的枕边人,脸颊、耳朵都着起火来,本能地侧过身子半对着新郎,既不靠近,也没有躲去里面。
她这一侧,水波般柔滑细腻的绸缎嫁衣便勾勒出了里面起伏的体线,孤男寡女又是洞房花烛,饶是饱读诗书自诩正直守礼的萧瑀也紧了紧喉咙,到底才二十二岁,还是个不曾沾染女色的愣头青。
平安见了,带着侯府安排的四个丫鬟快步退出堂屋,还体贴地从外面带上了门。
轻轻的“吱嘎”一声,惊得罗芙的心跳更快了,见萧瑀站在那一动不动只管看着她,白日里清俊文雅的书生此时竟显得那么结实挺拔,罗芙就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被人送到他嘴边的羊崽,除了被吃再也没有别的出路。
哪有不怕被吃的羊崽呢,罗芙一扭头一挑帘,整个人就消失在了萧瑀眼前。
萧瑀下意识地往前走,也要挑帘时,他才回过神来,察觉了自己的失礼之处——才只真正说过一句话的小姑娘,他不能急,会吓到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