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香港祭祖(下)

    闻老先生的二十周年祭,设在灵灰阁。

    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闻家的人就已经到了。

    闻善棠带着几个帮手,提前两小时抵达,开始布置祭坛。

    他们在闻老先生的灵位前摆上了长桌,铺上了雪白的桌布,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祭品一一陈列。

    八点整,宾客陆续到达。

    参加祭礼的除了闻家的直系亲属,还有当年跟随闻老先生一起从内地来到香港打拼的故旧,以及他们的后人。

    这些老人大多已经年过七旬,甚至八十有余。他们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每一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都写着执着与庄重。

    他们穿着深色中山装或西装,胸前别着白花。有几位老人甚至是坐着轮椅来的,由儿孙搀扶着,一路颠簸却也坚持要来。

    一位姓黄的老太太,眼睛已经有些浑浊,但她手中紧握的白菊花却被她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又一遍。

    她的孙女在旁边低声劝道:“奶奶,您要不先去旁边坐会儿?仪式还没开始。”

    “不用。”老太太摆摆手,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

    “当年要不是闻老板借钱给你爷爷开店,咱们家哪有今天?这份恩情,我得亲自来谢。”

    这些故旧与后辈,大约有三四十人。他们安静地站在灵堂外,或轻声叙旧,或默默伫立,脸上都带着对闻老先生的敬重和深切的怀念。

    灵堂内,祭品已经准备妥当。

    按照最隆重的规矩,祭品准备得格外丰盛。

    正中央摆放着三牲——金黄油亮的烤全猪、形态完整的全鸡和清蒸鲳鱼。那头烤乳猪是特意订制的,猪身上还用红色食用色素画着吉祥的图案。

    三牲两侧,是五碗精心烹制的饭菜: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寓意“发财好市”的发菜蚝豉、洁白的豆腐、蒜蓉蒸虾和一碗堆得冒尖的米饭。

    再往两边,是各色时令鲜果摆成的精致果盘,以及多种传统糕点。祭桌的最前方,三杯清茶和三杯黄酒并列,清香与酒香交织。

    祭桌下方,整齐地码放着成堆的金银纸钱,还有按照老宅样式扎的纸房子、新款的纸汽车和各式纸衣服。这是后辈们朴素的愿望,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舒适。

    闻老先生的遗像摆在最中央。黑白照片里,他穿着长褂,面带微笑,眼神睿智而温和,仿佛正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后世的一切。

    八点半,吉时已到,仪式正式开始。

    所有人按照辈分和亲疏关系,在灵堂内外站定。外来宾客则站在灵堂外围,保持着恭敬的距离。

    整个仪式由长子闻仲恺主持。他换上了一身深黑色的西装,胸前别着白花,脸色凝重。

    “时维公元一九八三年,岁次癸亥年,农历十一月廿五日,先父逝世二十周年之忌日。”

    闻仲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灵堂里回荡。

    “不孝男闻仲恺、闻少渊,女闻舒窈,率子孙、族人,谨以清酌时馐,致祭于先父灵前。”

    他点燃三炷细长的檀香,香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闻仲恺双手捧香,高举过头顶,深深一躬,然后缓缓将香插入香炉。

    “父亲大人,今日是您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的日子。”

    闻仲恺的声音开始轻微地颤抖,“二十年来,儿孙无日不思念您。今日设此祭礼,恭请父亲回来,享用子孙为您准备的祭品。”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稳定住情绪,继续说道:“这二十年来,家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儿向您一一禀告。”

    灵堂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所有人都低着头,认真聆听这份家书。

    “……小妹舒窈……这些年,她……她受了不少苦。但父亲,您在天有灵,一定保佑了她。”

    他的声音在这里顿住了,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闻舒窈,眼中满是欣慰和难以抑制的激动。

    “父亲,儿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小妹找回了她的儿子!您的外孙周译,他回家了!”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灵堂里响起一阵清晰可闻的轻微骚动。那些宾客们纷纷抬头,目光越过人群,齐齐投向站在后排的那个高大、沉静的年轻男人。

    “周译是个好孩子,他有出息,有担当。现在已经结婚,还生了一对龙凤胎,您也有了重外孙和重外孙女。”

    闻仲恺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难得的笑意,尽管眼眶早已湿润。

    “父亲,您在天之灵,就保佑我们一大家人都和和顺顺的吧……”

    他再也说不下去了,哽咽着用手背擦了擦眼泪,深深地朝灵位鞠了三个躬。

    接下来是祭酒献食的环节。

    闻仲恺端起第一杯黄酒,高举过头顶,然后缓缓将酒洒在灵位前的地上,酒香四溢。

    “一奠酒,敬父亲养育之恩!”

    “二奠酒,敬父亲教诲之恩!”

    “三奠酒,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

    三杯酒洒下,在地面上汇聚成一小滩深色的液体。

    随后,闻仲恺将每一样祭品都象征性地献上,口中念念有词,邀请父亲享用。

    最庄重的环节到了——子孙按照辈分依次上香,行跪拜礼。

    首先是三位子女。闻仲恺、闻少渊、闻舒窈三人并排跪在蒲团上,每人手捧三炷香,一起向父亲的灵位磕头。

    “父亲在上,不孝儿女给您磕头了。” 三人齐声说道,然后额头重重地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咚”三声响。

    闻舒窈的眼泪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一滴滴砸在地板上。

    她想起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想起他温暖的大手,想起他严厉却慈爱的目光。

    二十年了,她还是那么想念他。

    三人起身,将香插入香炉,退到一旁。

    “孙辈上香。”司仪高声唱道。

    闻清商、周译、林知微三人走到前面。他们每人手捧三炷香,并排跪在蒲团上。

    在跪下的那一刻,周译能清晰地感觉到落在他身上的那些目光。那些目光里有好奇、有打量,也有释然和欣慰。

    三人起身,将香插入香炉,然后退回原位。

    闻舒窈站在后面,当她看着儿子高大的背影跪在自己父亲的灵牌前,磕那三个响头时,她紧绷着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眼泪如决堤般涌出,她用手死死捂住嘴,不让自己发出哭泣声,但肩膀却在剧烈颤抖。

    闻少渊立刻注意到了,他伸出手臂轻轻扶住她的胳膊,在她耳边小声说:“小妹,别难过。爸看到了,他会高兴的。”

    闻舒窈拼命摇头,她不是难过,她是……百感交集。

    她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父亲去世的时候。

    那时候的闻家,糟糕透了。

    大嫂刚刚因病去世不到半年,大哥闻仲恺悲痛欲绝,整个人都垮了。

    二哥闻少渊事业刚起步,在香港和纽约之间来回奔波,疲惫不堪。

    而她自己,精神恍惚,如同行尸走肉。

    父亲就是在那种情况下病倒的。

    医生说是突发心梗,但闻舒窈知道,父亲是心累了。

    他看着子女们一个个遭遇不幸,自己却无能为力,那种痛苦比任何身体上的病痛都要折磨人。

    父亲临终前,握着她的手,然后他看看闻仲恺,又看看闻少渊,眼中满是牵挂和遗憾。

    他想说什么,但已经说不出来了。最后,他的手无力地垂下,永远闭上了眼睛。

    闻舒窈永远记得那一刻。父亲的眼睛没有完全闭上,似乎还有太多放不下的事,太多未了的心愿。

    她想,那个时候的父亲该是多么遗憾啊。

    大儿子痛失爱妻,二儿子孤身一人,小女儿失去了孩子。家族事业虽有成,但人丁不旺,后继乏人。

    她哭得全身发抖,闻少渊紧紧扶着她。闻仲恺也转过身,眼眶通红地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心疼。

    仪式继续进行。

    接下来是焚烧纸扎的环节。闻善棠带着几个年轻人,把那些纸钱、纸房子、纸汽车等物品,搬到灵堂外的焚烧炉旁。

    “烧给大哥用的,都是最好的。”闻善棠一边整理一边说,“这房子是按照老宅的样式做的,希望大哥在那边也能住得舒服。”

    打火机点燃了纸钱,火苗迅速蔓延开来。

    那些精美的纸制品在熊熊火焰中扭曲、卷曲,最后化作灰烬,随着热浪升腾到空中。

    所有人肃立在焚烧炉旁,默默看着那些火焰。橘红色的光芒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按照传统,闻仲恺亲自挑选了几张金纸和银纸,小心翼翼地压在香炉底部,留给先人备用。

    最后一个环节,是撒酒。

    闻仲恺端起一杯清酒,走到焚烧炉旁。他高举酒杯,然后将杯中剩余的酒水洒在焚烧处周围,洒成一个完整的圆圈。

    “一洒东方,愿父亲紫气东来。”

    他转了一个方向,继续洒酒:“二洒南方,愿父亲鸿运当头。”

    再转:“三洒西方,愿父亲西方极乐。”

    最后:“四洒北方,愿父亲福泽绵长。”

    酒水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将焚烧炉围在中央。这意味着功德圆满,也意味着这二十年的守孝期,在今天正式结束了。

    “礼成。”司仪高声唱道。

    所有人一起向灵位深深鞠躬。

    仪式结束,那些老宾客们没有立刻离开。他们一个个走到灵位前,献上自己准备的白菊花。

    “闻老板,我来看您了。这么多年,我没忘记您的恩情。”

    “闻先生,您放心,我们都过得很好,后辈们也都很有出息。”

    “老哥啊,我也快要去陪你了。到时候咱们在那边再喝一杯。”

    周译站在人群后面,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未见过这位外公,但通过今天的仪式,通过大舅的祭文,通过母亲的眼泪,通过这些老人的话语,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个重情重义的商人,一个牵挂儿女的父亲,一个受人尊敬的长者。

    窗外,香港的晨光终于穿透了薄雾,给整个灵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晕。

    远处,维多利亚港的汽笛声悠扬地响起,那是新的一天开始的信号。

    生命在延续,家族在传承。而那些逝去的人,也从未真正离开,他们永远活在后人的记忆和敬重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不错,请把《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