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两封信

    在一间独立办公室里,山姆介绍了吕牧之作为股东可以享受的特权。

    “吕,罗先生说了,您的国家正在打仗,您作为他的股东,罗先生感激您的支持,您如果需要使用青霉素的话,可以以正常的价格获取青霉素,不过这是限量的,需要依据战场的伤员情况来提供。”

    “限量?怎么限量?”

    “您是知道的,物以稀为贵,这种特效消炎药一经问世,价格绝对是水涨船高,数量不能太泛滥,只能由极少数人掌控,否则就炒不上价了,当然,您作为股东,也能从中大量获利。”

    “获利?我的国家正在战争状态,我的士兵都在等着用药,我怎么忍心限量使用,从中获利?”

    “这...倒是难办了...”山姆有些为难。

    吕牧之想了想,说道:“我要求每月向我提供一万支青霉素药剂,另外太平洋制药公司每月向我足额供应磺胺消炎药,用来弥补药品缺口,药钱就从我的分红里面扣除。”

    “一万枝?那绝对不可能,磺胺药我可以保证足额供应,但是青霉素每月一万枝还是多了些,普通伤员使用磺胺消炎足矣,这是为了保证青霉素的稀缺性,也是为了太平洋制药的股东们好。

    相信我,吕,磺胺药和青霉素互相配合使用足矣。”

    吕牧之退了一步:“我理解各位股东想要大赚一笔的想法,那我也只能后退一步,

    第一,保证磺胺药的足额供应,供应链由我岳父祝家的负责,

    第二,青霉素药剂的数量,每月供应不少于八千支,你放心,除了用于青年军使用,绝对不会随意以低价流入市场。”

    “七千只吧...”

    “八千只!”

    “七千五百支把,不能再多了!”

    “那好吧。”吕牧之最终接受了七千五百支这个数量。

    山姆想了想,说道:“吕,说实话,罗先生不愿意看见倭国的势力蔓延,但又不能直接出手干涉,若是你们能给倭寇迎头痛击的话,我想这每月七千五百支的特效消炎药的数量,凭借您保证用于反侵略战争的担保,还是可以尽量满足的。”

    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宿,吕牧之最后提供了一个重要消息,可以想办法与汉斯国的爱英嘶坦接触,自己当年去汉斯国的时候拜访过他,归国后也偶尔与他书信交流。

    不过吕牧之与他交流有些吃力,爱英嘶坦认为吕牧之某些物理上的想法很大胆,但是基本功却很差劲,提到汉斯国可能存在的核计划,爱英嘶坦先生觉得吕牧之作为一个将军,竟然知道这种事情,对此十分震惊。

    “山姆,听我的,我有一封信给爱英嘶坦先生,我们算笔友,你们再去找一个叫做奥奔海墨的米国物理学家,我在米国炒股的时候见过这个年轻人,我想他们两个一起聊天的话也许会有大收获,相信我,你们最后会有大收获的。”

    山姆睁着大眼睛,半信半疑地把信件收到了口袋里。

    当天夜里,令人惊喜的变化出现了:那名原本腹腔中弹、持续高烧的营长,体温开始明显下降,脉搏也变得平稳有力了许多。

    很明显,这是退烧了。

    其他受伤较轻的伤员,身上的炎症也好多了。

    看得汉斯国的医生啧啧称奇,没想到还有比磺胺更有效的消炎药。

    直到第二天清晨,那位营长竟然恢复了清醒,虽然还很虚弱,但高烧已经完全退了,炎症也大幅好转。

    院长看着护理记录,忍不住啧啧称奇:“奇迹!简直是奇迹!这效果比磺胺快了太多,也强了太多!这位兄弟的命,算是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山姆则带着与吕牧之的约定,又连忙返回了回国的旅途。

    见山姆离开了,威廉上前问道:“吕,这特效消炎药竟然这么好用,价格也不便宜吧?”

    吕牧之摇了摇手上的药品,笑道:“一瓶药的价格,将来将远超黄金数倍。”

    “将来?”威廉不解地问道。

    “你也看到了他的作用,我毫不避讳地告诉你,目前只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目前该企业正在囤积这种特效消炎药,至于目的,就是在将来投入市场,炒高价格,大赚一笔。”

    吕牧之凑近威廉,“我知道你的国家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不久的将来,你们会迫切地需要这种特效消炎药的。”

    威廉苦笑着摇摇头:“这大概不是我这个级别能知道的,您就别在我身上下功夫了。”

    吕牧之掏出一封信,说道:“我可以保证,日后一吨该药品的价格,将价值数亿美元,倒不是因为生产工艺限制,而是因为垄断,把书信带给古德将军,我这里有便宜的渠道,我要求的条件就在书信里,对了,带两只特效消炎药回去试用吧,算是我给古德将军的礼物。”

    威廉半信半疑地收起信件,也准备回国传信去了。

    给威廉的那封信,吕牧之详细描绘了汉斯领土扩张的未来蓝图,以及背后需要的代价,其中采购吕牧之平价的特效消炎药作为战略储备,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而吕牧之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些坦克和飞机罢了。

    吕牧之送出去两封信,又想起了自己在西南的兵工厂。

    目前军工厂在轻武器方面可以自给自足,尤其是子弹方面,五万人的规模军队敞开打没问题,毕竟少帅的那一批生产设备和工人,还在自己的厂里运转着呢。

    火炮方面,75口径以下的山炮、步兵炮,以及战防炮都能自己生产了,口径再大一些的火炮则需要进口。

    战车可以生产38T坦克,及其一系列改装型号。

    飞机则是特供给校长填线用的米国霍克三生产线,辅助进口战机展开作战,后续的目标是兼容引入米国更高级的战斗机。

    想到这,吕牧之想起了自己在西南的那个家,打开翻盖怀表,里面有一张小全家福,自己的儿子今年都六岁了呀!(有儿子很合理吧,该叫什么名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不错,请把《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