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特殊年代的课堂

    “哥,路上慢点!”

    赵四推着自行车,回头冲妹妹和母亲点了点头:“知道了,在家听话。娘,我回学校了。”

    “哎,路上当心,食堂吃不饱就自己想法子买点垫补…”张氏追出来两步,不忘叮嘱。

    “放心吧娘。”赵四跨上自行车,脚下一蹬,车轮碾过清晨略显冷清的胡同路面,发出轻快的声响。

    他没直接往学校骑,而是绕了点路,再次经过了卢沟桥粮库那片区域。

    放慢车速,目光扫过那戒备森严的高墙和紧闭的大门,心中默念:“系统,签到。”

    “叮!在卢沟桥粮库区域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玉米面50斤】!【咸萝卜干5斤】!【现金2元】!”

    奖励普普通通,但积少成多,这些都是硬通货。意念一动,他加快车速,赶往学校。

    赶到进修学校教室时,大部分学员已经到了。

    李向阳看见他,招手让他坐到自己旁边的空位:“赵四,这边!刚还说你呢,踩点大师啊!”

    赵四笑了笑坐下,拿出笔记本和钢笔。

    前排的张夏生回头瞥了他一眼,没像往常那样立刻转回去,反而推了推眼镜,开口问:“赵明同志,前天伊万诺夫专家留下的那道关于大型箱体件焊接变形控制的问题,你有什么思路吗?”

    他的语气虽然还是有点硬邦邦,但少了之前的倨傲,多了几分谦虚。

    “有点初步想法。”赵四有点意外,但还是回答道。

    “我觉得除了常规的反变形法和刚性固定,或许可以尝试在焊缝冷却过程中,引入局部的温差拉伸辅助,用热胀冷缩的力来抵消部分收缩应力。不过具体的热源选择和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实验验证。”

    张夏生眼睛一亮,立刻追问:“温差拉伸?你用火焰加热还是…?”

    “高频感应加热可能更精准,但对设备有要求。如果条件有限,或许可以用特定形状的加热垫配合测温仪尝试…”赵四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两人正讨论着,教室门被推开,伊万诺夫专家和翻译走了进来。

    专家今天的神色似乎比往日更严肃些,少了些轻松的笑意。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寒暄几句,而是直接走到讲台前,翻开了教案。

    “同志们,今天我们讲解‘高精度导轨的刮研与测量’。”专家的语速比平时快了一些。

    “这部分内容实践性很强,理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手感和平直度的概念。大家要集中精神,因为…”

    翻译顿了一下,似乎在选择措辞,才接着说道:“…因为后续的实践机会可能不会像计划中那么充裕了。我们需要加快进度。”

    台下学员们面面相觑,有些敏感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李向阳碰了碰赵四的胳膊,压低声音:“啥意思?”

    赵四面色平静,低声道:“先听课。”

    伊万诺夫开始讲解导轨刮研的要点,演示如何用平板和着色剂来显点,如何根据点的分布来判断高低误差,以及下刀的力道和角度。

    他讲得依旧深入浅出,但明显能感觉到一种紧迫感,不再展开讲背后的原理延伸,而是聚焦于核心操作步骤和快速判断方法。

    到了提问环节,一个学员举手问了一个关于不同材质导轨热变形系数影响补偿的问题。

    以往伊万诺夫会很乐意深入探讨,但今天他只是简短地回答了结论:“按照手册提供的补偿系数表应用即可,更深层的材料学原理不在本次培训大纲内。”

    教室里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大家都感觉到了异常。

    这时,伊万诺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典型的龙门铣床横梁导轨示意图,提出了一个问题。

    “假设,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无法获得规定的高强度合金铸铁铸件,只能使用普通的HT250灰铸铁来制作这根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的横梁导轨基体。”

    “如何通过工艺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其长期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

    台下顿时一片寂静。这问题触及了当前许多厂矿面临的潜在困境。材料受限,如何做出合格的产品?

    几个学员尝试回答了加强筋设计、改善铸造工艺等,但都显得隔靴搔痒。

    伊万诺夫听着翻译,眉头微锁,显然不太满意。

    张夏生思索片刻,回答道:“或许可以从热处理入手,采用更长时间的时效处理甚至深冷处理,尽可能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

    专家点了点头:“思路正确,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周期太长,能耗也高,对于大规模生产并非最优解。”

    众人再次陷入沉思。

    赵四举起了手。

    “赵明同志,请讲。”伊万诺夫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伊万诺夫专家,”赵四站起身,语气沉稳,“我认为,在材料受限的前提下,或许可以换个思路。”

    “一方面,在结构设计上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模拟,优化筋板布局和壁厚,将应力更均匀地分散,避免局部过载导致蠕变加速。”

    他顿了顿,看到专家示意他继续,便接着说:“另一方面,在铸造工艺上,采用压力铸造或真空吸铸,提高铸件致密度。”

    “最关键的是,在机械加工完成后,或许可以尝试一种振动时效与热时效相结合的工艺。”

    “振动时效?”伊万诺夫眼睛微微睁大,“你具体指什么?”

    “利用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在工件内部产生微观塑性变形,从而更高效地消除残余应力。相比单纯热时效,它可以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处理时间,且能耗更低。”

    “虽然对振动设备和控制有要求,但国内一些研究所应该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并非完全不可企及。”赵四结合了系统图纸里的部分信息和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这个在当下略显超前的方案。

    教室里鸦雀无声。振动除应力?这对大多数学员来说是个新名词。

    伊万诺夫惊讶地看着赵四,随即脸上露出了极为赞赏的表情,甚至带着一丝惊喜:“非常好!赵明同志!你的知识面超出了我的预期!”

    “振动时效确实是很有潜力的方向,虽然目前应用还不广泛,但你说得对,它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明显!你能想到将这个方案与结构优化、铸造工艺改进结合,思路非常清晰且切合实际!”

    刘总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教室后排,此刻也忍不住赞叹道:“好小子!赵四!你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连振动时效都知道?还能结合实际想到这么多!”

    “这个综合方案,虽然具体参数需要大量实验验证,但方向完全可行!为我们解决这类卡脖子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学员们这才反应过来,顿时议论纷纷,看向赵四的目光充满了惊奇和佩服。

    李向阳用力拍了一下赵四的后背:“行啊!兄弟!你这玩意儿从哪学来的?”

    张夏生推了推眼镜,看向赵四的眼神彻底变了,带着浓浓的好奇和一丝敬佩。

    他诚恳地问道:“赵明同志,关于振动频率和激振器点位选择,你有什么参考资料或者思路吗?课后能详细聊聊吗?”

    “当然可以。”赵四点点头,“我也只是看过一些粗略的介绍,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伊万诺夫看着台下热烈讨论的场面,尤其是目光明亮的赵四,欣慰地点点头,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和复杂情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