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无声的告别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

    上午还晴空万里,午后便闷雷滚动,乌云压境,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敲打着进修学校斑驳的窗棂,噼啪作响。

    教室里,伊万诺夫专家正在讲解最后一节关于“大型设备基础安装与调平”的课程。

    雨声扰得人心烦意乱,他的语速比平时更快,几乎是在赶着把最后几点关键要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

    突然,教室门被猛地推开,一名局里的工作人员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脸色苍白,手里捏着一份湿漉漉的电文纸,目光急切地搜寻着。

    “伊万诺夫同志!紧急通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穿透了雨声和讲课声。

    伊万诺夫的话音戛然而止。

    他看向门口,似乎早已预料到什么,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手中的粉笔“啪”地一声断成两截。

    他沉默地走下讲台,接过那张纸,目光快速扫过。

    湿漉漉的雨水在电文纸上,晕开了墨迹。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翻译艰难地点了点头。

    一瞬间,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只剩下窗外哗啦啦的雨声。

    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气氛弥漫开来,所有学员都隐约明白了什么。

    伊万诺夫深吸一口气,重新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困惑的脸,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沙哑而沉重。

    “同志们,课程…到此结束。很遗憾,我们必须立刻离开。祝你们,前程似锦。”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告别的话语。

    他说完,深深看了一眼台下的学员,尤其是赵四的方向,然后毅然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教室。

    翻译也低着头,沉默地跟了出去。在教室门口遇到另外两位专家匆匆会合。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被打破,学员们哗然。

    “怎么回事?”

    “这就走了?”

    “出什么事了?”

    李向阳猛地站起来,看向赵四:“赵四,这什么情况?!”

    赵四面色沉静,目光追随着伊万诺夫离去的背影,低声道:“命令来了。”

    雨越下越大。透过窗户,能看到办公楼前乱成一团。

    几辆吉普车溅着水花驶来。有人大声指挥着,专家们和工作人员冒雨匆匆忙忙地搬运着大小箱笼。

    更让人心惊的是办公楼侧面的空地上,几个专家的工作人员正七手八脚地将一大堆图纸、文件从楼里搬出来,试图在雨中点燃。

    雨水无情地浇淋着,纸张难以点燃,偶尔窜起一簇小火苗,很快又被雨水和匆忙踩踏的脚步弄灭。

    烟雾混着水汽,弥漫起一片狼藉和仓促的痕迹。

    “他们在烧东西!”张夏生指着窗外,失声道。

    学员们挤到窗边,震惊地看着这一幕。

    那些被雨水浸湿、被践踏的纸张,代表着曾经倾囊相授的知识与心血,此刻却以如此狼狈和决绝的方式被销毁。

    赵四的心也沉了下去。他知道这是命令,专家们无法抗拒。

    但那雨中仓促甚至敷衍的焚烧,那未能彻底燃尽的纸角,似乎又隐晦地传递着另一种无声的抵抗与不舍。

    混乱中,他看到伊万诺夫提着一个沉重的皮箱,冒雨快步走向一辆吉普车。

    赵四不再犹豫,猛地冲出了教室,甚至没拿伞,径直冲入雨幕,拦在了伊万诺夫面前。

    “伊万诺夫专家!”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他大声喊道。

    伊万诺夫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个他最欣赏的中国学生,雨水顺着他坚毅的脸庞滑落。

    他的眼神极其复杂,有无奈,有歉意,有遗憾,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

    “赵…”他张了张嘴,声音被雨声掩盖。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教导!”赵四大声说,语气真诚而急切,“保重!”

    伊万诺夫深深地看着他,重重地点了下头。

    他迅速左右看了看,趁周围无人注意,猛地将手中那个看起来装得满满当当的皮箱放在地上打开,不顾雨水的浸润,快速翻检着。

    箱子里确实大多是空的,或者只放了些无关紧要的杂物。他似乎在向赵四证明着什么,动作飞快。

    最后,他从箱子内侧一个不起眼的夹层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书籍。

    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壳,印着俄文标题《Теория 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точности》(机械精度理论),书脊磨损,边角微卷,显然被经常翻阅。

    书的重量远超寻常,伊万诺夫几乎是迅速而隐蔽地将其塞进赵四怀里,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的视线,压低了声音,用俄语急促地说道:“拿好!不要声张!未来…要靠你们自己了!”

    他的手掌用力按在书上,传递着最后的温度和嘱托,眼神灼灼,带着无限的期望与凝重。

    说完,他猛地合上空箱子,提起来,最后看了赵四一眼,转身大步走向吉普车,再也没有回头。

    赵四将那本厚实的、还带着专家体温和雨水的书紧紧抱在怀里,冰冷的封面贴着他的胸膛,却仿佛烫得惊人。

    他站在原地,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看着伊万诺夫上车,吉普车发动,溅起一片水花,驶入茫茫雨幕,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

    其他的车辆也陆续跟上,载着所有的苏联专家和他们的行李,以及那些未能彻底销毁、被带走的珍贵资料。

    雨还在下,冲洗着地上的狼藉,也试图冲洗掉这片土地上刚刚发生的、令人沉重的一幕。

    学员们慢慢围到赵四身边,看着他怀里那本厚厚的俄文书,沉默无声。

    李向阳张了张嘴,想问什么,最终只是拍了拍赵四湿透的肩膀。

    赵四低头,轻轻拂去封面上的水珠,翻开第一页。扉页上,是伊万诺夫的名字,以及密密麻麻的、用钢笔写就的俄文批注,字迹工整而清晰。

    这不是一本崭新的教科书,而是一位工程师毕生经验与思考的结晶。它的价值,远超想象。

    他紧紧抱着这本书,仿佛抱住了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和一段戛然而止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的时代。

    一个依靠外部援助的时代结束了,而一个真正考验自身力量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