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的血腥气尚未在肺叶中完全散去,东征的铁流已挟着胜利之威,滚滚向东,直指陈炯明叛军盘踞的最后巢穴——潮汕地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下旬,岭南的天气渐趋闷热,连日行军,教导一团官兵的军装被汗水反复浸透,结出白霜,紧紧贴在皮肤上,摩擦着棉湖战役中新增的、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疲惫刻在每个人的脸上,但眼神中更多的是一种被连续胜利和巨大牺牲淬炼出的、近乎麻木的坚毅。
谢文渊走在二连的行军队列中,左肩旧伤在闷热和负重下隐隐作痛,但他步伐依旧沉稳。棉湖一役,二连再次承受了不小的伤亡,那些补充进来、他甚至还来不及完全记住名字的新兵,又一次用生命填补了连队的缺额。他怀中那本薄薄的、被血渍和汗水浸得字迹模糊的花名册,上面划掉的符号越来越多,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潮汕平原,水网密布,城镇林立。叛军残部在此化整为零,或据守城镇,或利用复杂地形进行游击袭扰,战斗呈现出与惠州、棉湖攻坚截然不同的形态。教导一团的任务不再是单一的攻城拔寨,而是清剿、追击、巩固,战斗更加频繁、琐碎,也更具不确定性。
河婆(今揭西)是通往潮汕腹地的重要据点。一股叛军依托镇内密集的民居和纵横的街巷,构筑了街垒,企图负隅顽抗。战斗在镇外打响,很快便蔓延至镇内,演变成了逐屋逐巷的残酷争夺。
谢文渊的二连负责清剿镇东一片祠堂与民居混杂的区域。这里的巷道狭窄曲折,视线受阻,敌人隐藏在屋顶、窗后、墙角,冷枪不时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射来,令人防不胜防。
“注意墙角!火力侦察!” 谢文渊靠在一堵断墙后,厉声下令。他不敢贸然让部队成建制冲锋,那无异于送死。
一个班尝试沿着一条窄巷推进,刚进去不久,就遭到了来自两侧屋顶和前方街垒的交叉火力袭击,瞬间倒下两人,余下的被迫退回。
“妈的!这帮地老鼠!” 一个排长气得一拳捶在墙上。
谢文渊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前方的地形。强攻代价太大,必须想办法破除敌人的地利。他注意到那片区域的房屋多是木质结构,且较为老旧。
“去找找看,有没有火油,或者引火之物!” 他对手下的士兵吩咐道,同时命令机枪手,“封锁那几个主要的屋顶和窗口,压制敌人,别让他们露头!”
很快,士兵们找来了一些煤油和破布。谢文渊挑选了几名身手敏捷的老兵,组成突击组。
“听着,不硬冲。”他指着地图上几条隐蔽的侧巷,“你们几个,从这边绕过去,用火攻!目标是那个最大的祠堂,那里敌人最多!点火后立刻撤退,吸引敌人救火或者暴露位置!主力从正面压上!”
“是!” 突击组领命而去。
谢文渊则指挥主力,利用残垣断壁逐步推进,与敌人进行精准的对射,死死咬住正面的敌人,不让他们有机会分身。
不久,镇东区域冒起了几股浓烟,紧接着火光窜起,尤其是那座祠堂,火势蔓延极快。果然,隐藏在各处的敌人出现了骚动,有人试图救火,有人从隐蔽点跑出,暴露了位置。
“打!” 谢文渊看准时机,一声令下!
教导团的火力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射向那些暴露的敌人。同时,正面部队发起了迅猛的短促突击,用手榴弹开路,冲入街巷,与陷入混乱的敌军展开近战。
战斗在烟火与呐喊声中激烈进行。谢文渊亲自带领一个排,沿着一条刚被肃清的巷道向前突击。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与一股试图突围的敌军撞个正着!
刺刀见红!狭路相逢!怒吼声、金属碰撞声、惨叫声瞬间响成一片。谢文渊驳壳枪子弹打光,顺手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与一名凶悍的敌兵绞杀在一起。那敌兵力气极大,一刀震得谢文渊虎口发麻,旧伤处传来撕裂般的疼痛。他踉跄后退,敌兵狞笑着挺刀直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猛地冲过来一个身影,正是那个在棉湖战役中活下来的老兵孙福顺!他用自己的身体狠狠撞开了那名敌兵!
“噗嗤!” 敌兵的刺刀偏离了方向,却深深扎入了孙福顺的腹部!
“福顺!!!” 谢文渊目眦欲裂,怒吼着上前,一刺刀结果了那名敌兵。
他抱住缓缓倒下的孙福顺,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手臂。孙福顺脸色惨白,嘴唇翕动着,想说什么,却只有血沫涌出。
“医护兵!医护兵!” 谢文渊嘶声力竭地大喊,紧紧按住孙福顺不断涌血的伤口。
孙福顺艰难地摇了摇头,眼神涣散,最终头一歪,在谢文渊怀中停止了呼吸。这个从淡水就跟着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老兵,也倒在了胜利的前夜。
谢文渊轻轻放下孙福顺的遗体,拾起那支染血的步枪,站起身。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中燃烧着冰冷彻骨的火焰。他不再喊叫,只是沉默地、机械地、如同杀戮机器般,带着士兵们继续清剿残敌,直到整个区域再也听不到一声抵抗的枪响。
河婆被攻克。潮汕的大门,被革命军用智慧与鲜血,再次强行撬开。
战斗间隙,谢文渊独自坐在一处断壁下,看着卫生队将孙福顺和其他阵亡士兵的遗体抬走。他掏出那本花名册,在“孙福顺”的名字后面,颤抖着,画上了一个新的、沉重的符号。然后,他又摸出王栓柱那半块银元,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金属几乎要嵌入皮肉。
东征以来,牺牲的名单越来越长。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熟悉面孔的消失。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但他不能倒下,连队需要他,那些活着的士兵,那些信任地望着他的眼神,需要他带着他们继续走下去。
他抬起头,望向潮汕平原更深处的方向。那里,还有更多的城镇,更多的战斗。他知道,这场席卷一切的革命洪流,不会因个人的悲伤而停歇。他,谢文渊,作为这洪流中的一滴水,一颗沙砾,只能被裹挟着,继续向前,用手中已然饮血无数的锋镝,去劈开前路上所有的阻碍,直到……那看不清的终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