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谋发展

    时间过的很快,在卫山河的全速发展之下,到了十一月底。

    这一个月的时间,卫国军整体进程都非常的顺利。

    首先,在卫山河以‘精诚之至,以赴国难’为口号的招贤令下。

    过来投奔卫山河的人也不算很少,毕竟,卫山河现在在华夏的名头还是非常大的。

    在华夏,不管是什么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去为国家而奋斗终生。

    这些人里有教育界的,也有科研界的,有学生,有商人。

    当然了,也确实没那么多,统共就来了三五百号人。

    但是卫山河把这些人都给重视了起来,让他们在投入各自的领域。

    教育界的就搞教育,卫山河在自己掌控地盘内开设学校,还准备在奉天办一所大学。

    科研界就安排在各个工业区,现在华夏的科研,尤其是能过来找他的。

    基本上也都是和工业挂钩,研究点各式各样的机器。

    卫山河从里面挑选了一些懂军工的,全部充入了奉天兵工厂。

    并且在奉天兵工厂成立了一个研发部门,专门进行军械的研发。

    而学生嘛,二百多大学生,都是爱国青年。

    这些学生学什么的都有,卫山河索性开设一个奉天研究院,研究院直接放在了帅府。

    加上一些各个专业对口的老师,让他们结合目前卫国军的基础,在各自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搞农业的搞农业,搞水利的搞水利,机械和物理研究的也有,化学的也有一些。

    对于这些研究院,卫山河煞费苦心,因此,卫山河还把刘志明给派遣到了老美。

    算是让其出了趟差,当然了,刘志明去老美也不完全是为了研究院的事情。

    而且这个奉天研究院的发展,能培养学生,也能为后续开办的奉天大学进行输血。

    至于一些爱国商人,卫山河也给予了优待,允许他们和政府合作经营一些项目。

    这无形中又给华子韬身上加了重担,不过也幸好,华子韬最近发掘和培养的人也能用上了。

    和商人合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卫山河现在不缺钱,但是随着部队的发展还有后续的计划,卫山河会非常缺钱。

    而且,和商人合作,他拿大头,只要商人守规矩,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无非就是,以前辽地的那些富商,换成了被卫山河扶持起来的富商罢了。

    与此同时,卫山河也大力的开发扶持抚顺的煤炭和鞍山、本溪的钢铁。

    这三个地方是重中之重,工业要发展,根本离不开铁和煤。

    尤其本溪湖特产的钢能造枪管。

    被俘虏的鬼子这次卫山河学乖了,暂时没有杀。

    全部挖矿去了,一挖一麻袋那种。

    之前杀了大批的鬼子,导致他们后面挖战争工事都没苦力,让卫山河苦恼不已。

    再说军事方面。

    之前的那些团不算,仅仅是积极参与训练的新兵就达到了十万人。

    奉天、海城、锦州、铁岭这几个地方成天那叫一个枪炮声连绵不绝。

    弹药也得亏之前奉天兵工厂的库存够,再加上卫山河之后又大量制造,倒是富裕。

    当然,在原材料方面,卫山河也是各种想尽办法。

    其实奉天兵工厂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依赖进口的还是少数材料。

    比如制作炮管的特种钢,还有制造TNT的高纯度甲苯。

    当然,还有一些精密器械,这些卫山河也着手去进行改变了。

    都是卡脖子的东西,老卫不喜欢。

    这次刘志明去老美就是一个机会。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老美正是经济大萧条时期,会有不少的工业倒闭、破产。

    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失业,这个时候老美啥都有,各行各业都有死掉的企业。

    过去抄底一把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怎么送过来,我加钱。

    有些钱是不得不花的,这一点卫山河比谁都清楚。

    这个时候想要抠门,想要不让老美鬼子赚钱,不可能。

    形势比人强,该花的不能省,万一省下来让鬼子抢了咋办。

    (这里说的是运费哈)

    新兵征召完毕进入训练状态之后,卫山河再次选拔了一千人进入奉天军校。

    算是第一批的插班生吧,反正第一期学员才学习了一个多月。

    这些人进度快一点,跟的紧一点,也是个机会。

    跟不上的,那就继续第二期的学习,第二期还不能毕业的,就算了吧,别勉强。

    这些人后续也都会成为这些新兵的军官。

    奉天兵工厂的飞行员训练也依旧没有停下来,并且参与训练的飞行员也越来越多。

    现在仅仅是奉天机场参与飞行训练的预备役飞行员就多达五百人。

    这就是士兵的基数带来的改变。

    飞机的数量都不够,这些预备役飞行员们一个个穿着厚重的特制飞行服。

    就像考驾照的学生似的,等着上飞机亲自上手实操。

    这时候的双翼飞机还是开放式的座舱,飞到天上是真冷。

    但是这些飞行员也是真争气,一天吃的好,睡的好,也不让卫山河失望。

    训练非常的刻苦。

    王猛这个炮兵总教头也算是实至名归了,手底下浩浩荡荡的带了一大批人。

    当然,炮弹也不是不限量供应的了,这玩意儿消耗确实有点大,需要留下打鬼子。

    对于目前部队的进度,卫山河是非常满意的,一个月的时间能搞这么多人,非常可以。

    相较于数量已经达到卫山河心理预期的部队,上面说的那些基本上也都是在起步阶段。

    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不过这些东西急不得。

    要是一口能吃个胖子,华西不可能落后那么多年。

    而在卫山河部队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时候,鬼子那边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

    被卫山河废了两个师团打压下去的嚣张气焰,因为华夏关内的态度,彻底疯狂。

    通过海路和朝鲜,大批量的往东北运兵。

    就连鬼子国内也开始大批量的开始征召士兵,之前预备役的鬼子兵也全部充入了部队。

    基本上以极快的时间,重新补满了第2和第20师团的兵力。

    还把以前1到20师团中间差的13、17等4个师团迅速建立。

    那飞机每天都往奉天方向飞几圈,和地面的防空火力也经常爆发一些战斗。

    双方也是各有损失,但是都不大。

    对于这种状况,卫山河多少也有点头疼,他已经把所有的防空火力都布置上去了。

    60门75㎜的高射炮,还有七十多门20㎜的机关炮。

    奉天周围也布置了一些重机枪阵地,专门打飞机用。

    现在就希望,空军战斗力能够快速成型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从北大营反击开始不错,请把《抗战:从北大营反击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从北大营反击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