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契约碎片

    云台峰顶的血腥气尚未完全被山风吹散,幸存的玉泉院道士们在玄诚道长的指挥下,默默收敛同门遗体,清理着战场的痕迹。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悲戚与凝重。逆天盟的突袭和那骇人的血祭仪式,如同噩梦般萦绕在心头。

    清漪与李玄微则站在那座沉寂的石台前,目光聚焦于那枚嵌入符文节点的暗金色碎片。

    清漪伸出素白的手指,并未直接触碰,而是隔空细细感应。她的指尖有微弱的白光流转,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描着碎片的每一丝能量波动。

    “果然……”她收回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并非任何已知的法器材料,其本质更接近……‘规则’的具象化。它内部蕴含的,是一段极其古老、甚至可能早于‘天律’订立之前的‘契约’之力碎片。其核心意志,是‘守护平衡’与‘禁止逾越’。”

    她看向李玄微,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逆天盟的血祭仪式,是以极端污秽和强制性的力量,试图强行撬动‘天幕’,这本身就是在破坏天地间某种更深层次的平衡。而这枚碎片,感应到了这种‘逾越’行为,自发地进行了干预和‘纠正’。”

    李玄微恍然,难怪这碎片能与《西游后录》产生共鸣。那卷残书记载的,正是仙神为了维护更大的、关乎文明成长的“平衡”与“契约”(天律),而选择主动退隐。两者的内核,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那它……会不会与‘天律’本身有关?”李玄微猜测道,“或许是订立‘天律’时,所使用的某种‘契约凭证’的碎片?”

    “不无可能。”清漪沉吟道,“甚至可能更为古老。天地运行的规则,并非一蹴而就。在‘天律’之前,或许存在着更根本的、维系洪荒宇宙的‘原始契约’。这枚碎片,或许就是其残骸。”

    她小心翼翼地用一方特制的玉盒,将那枚碎片连同其嵌入的一小块石台符文一起取下,封印起来。“此物关系重大,需带回藏书阁,请竹翁和诸位长老共同参详。”

    接着,她的目光转向石台中央那截金箍棒残片,以及旁边的紫金红葫芦、芭蕉扇碎片和紧箍咒玉简。这些西游遗器虽然光芒黯淡,但本身材质非凡,依旧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底蕴。

    “这些遗器,留在华山恐再生事端。”清漪对走过来的玄诚道长说道,“逆天盟觊觎已久,此次失败,难保不会卷土重来。道长,我欲将这些遗器带回守卷人之处封印,不知意下如何?”

    玄诚道长经历此劫,早已看清其中利害,连忙道:“清漪道友所言极是!此等神物,非凡俗所能守护,留在华山确是祸非福。能由守卷人一脉保管,是天下之幸,贫道绝无异议。”

    清漪点头,同样取出几个特制的封印容器,小心翼翼地将几件遗器分别收起。那金箍棒残片在落入玉盒前,似乎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仿佛有一丝不甘的战意被强行压下。

    处理完这些,玄诚道长邀请清漪和李玄微前往玉泉院稍作休整。两人也确实需要一处安静的地方,梳理此行所得,并决定下一步行动。

    玉泉院坐落于华山北峰山腰,规模不大,但清幽古朴。院中有一眼古泉,水质清冽,据说颇有灵性。回到院中,遣退旁人,玄诚道长亲自奉上清茶,脸上忧色未褪。

    “清漪道友,李居士,今日之恩,玉泉院上下没齿难忘。只是……那逆天盟此番退去,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厉无咎此人,贫道早年亦有耳闻,本是茅山俊杰,只因遭逢大变,道心扭曲,方才堕入魔道,其执念之深,修为之强,实在令人心悸。他今日功败垂成,下次卷土重来,恐怕……”

    清漪放下茶盏,平静道:“道长不必过于忧心。经此一役,逆天盟在华山的力量受损不轻,短期内应无力再组织如此规模的行动。而且,他们真正的目标,并非华山一地道统,而是撕裂‘天幕’。华山,只是他们选中的一处‘节点’而已。”

    “节点?”李玄微捕捉到这个关键词。

    “嗯。”清漪解释道,“根据守卷人的记载,天地之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节点’,或为地脉交汇之处,或为古仙遗迹,或为曾经沟通天地的通道残留。这些‘节点’相对于其他地方,‘天幕’可能会薄弱一些,或者更容易与某些特定存在(如沉睡的仙神、强大的遗器)产生共鸣。逆天盟寻找这些节点,就是为了以点破面。”

    “如此说来,类似华山这样的节点,世间还有多处?”李玄微心中凛然。

    “必然如此。”清漪肯定道,“他们的足迹,绝不会仅限于华山。”

    玄诚道长叹道:“唉,多事之秋啊。如今天下纷乱,妖魔渐起,再加上这逆天盟兴风作浪,真是……不知这苍生何辜,要受此磨难。”他话语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百姓的怜悯。

    李玄微闻言,心中亦是沉重。他想起流落民间时见过的种种惨状,易子而食,十室九空……若逆天盟真的成功撕裂天幕,引动未知灾劫,这人间,又会变成何等模样?若他们失败,这“天幕”依旧,神明不显,凡人又该如何在这越来越险恶的世道中自处?

    父亲的追寻,守卷人的守护,逆天盟的疯狂,黑袍判的警示……这一切,都指向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仙神隐退的真相,以及人族未来的出路。

    就在这时,李玄微感到怀中那卷《西游后录》再次传来一丝微弱的温热。他心有所感,将其取出,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纸页。经历了华山这一系列事件,再回看这卷残书,上面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拥有了更重的分量。

    “非神弃人,实人当自立……”

    “彼岸在己心,非在西天……”

    他低声念诵着其中的句子,眼神逐渐变得坚定。逃避或抱怨都无济于事,唯有沿着父亲和守卷人开拓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探寻那最终的答案,才有可能为这乱世,找到一线曙光。

    “清漪姑娘,”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返回终南山,还是继续追寻逆天盟和‘生死簿残页’的线索?”

    清漪看着他,似乎从他眼中看到了与之前不同的东西,那是一种经历了血火洗礼后,愈发纯粹的求道之心。她微微颔首:“黑袍判指引我们来华山,我们找到了‘契约碎片’,破坏了逆天盟的仪式,但关于‘生死簿残页’和大圣下落的直接线索,尚未找到。”

    她略一思索,继续道:“厉无咎虽退,但必然留下痕迹。我们可以尝试在华山附近探寻,看看能否找到逆天盟其他的据点或线索。同时,这枚‘契约碎片’也需要尽快送回终南山。我们可以分头行动,我护送碎片和遗器回去,你……”

    “我留在华山。”李玄微接口道,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对星象地势略有研究,或许能通过观察地脉元气的变化,找到一些逆天盟残留的蛛丝马迹。而且,我也想向玄诚道长请教一些华山本地的传说轶事,或许其中也隐藏着线索。”

    他深知自己修为低微,跟随清漪返回终南山固然安全,但于事无补。留在危机尚存的华山,虽然危险,却是磨砺自身、贴近真相的最佳途径。

    清漪凝视他片刻,没有反对,只是道:“好。但你务必小心,隐匿行踪,遇事不可强求。我会留下守卷人的联络方式,若有紧急情况,可向玉泉院求助,或通过特定方式传讯于我。”

    玄诚道长也立刻表态:“李居士放心留在本院,贫道必尽力保障居士安全,并提供一切便利。”

    计划既定,气氛稍缓。清漪将几件遗器和那枚至关重要的“契约碎片”妥善收好,不再耽搁,当即辞别二人,下山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苍茫山色之中。

    李玄微站在玉泉院的庭院中,望着清漪离去的方向,又抬头看向那高耸入云、仿佛承载着无数秘密的华山诸峰。

    山风拂过,带来泉水的清甜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云台峰的血腥气。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那卷《西游后录》。

    他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华山的迷雾之后,是更广阔的天地,以及那笼罩在一切之上的、名为“天幕”的巨大谜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西游之后:神隐昆仑不错,请把《西游之后:神隐昆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西游之后:神隐昆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