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以正合,以奇胜!

    战术演练实战化:秦牧经常组织红蓝对抗演习。

    他将部队分成两部分,设定不同的任务目标(如偷袭营地、护送物资、防守据点),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实战对抗。

    使用的虽然是未开刃的武器和包了布头的箭矢,但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真实战斗。

    通过演习,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磨合队伍。

    就在“獠牙”部队紧张训练之时,狄戎再次发动了攻势。

    这一次,他们学乖了,不再强攻坚固的狼牙隘主阵地,而是分兵数路,试图寻找防线的薄弱点进行渗透和迂回。

    秦牧的“獠牙”奉命防守一段相对次要,但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带。

    “来得正好!”秦牧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检验我们训练成果的时候到了!”

    他没有像传统守军那样,将兵力平均分布在防线上构筑工事死守。

    而是将主力隐藏起来,只留下少数“鹰隼”组的射手在明处的高点警戒。

    “胡莽叔,带你的人,在我们预设的撤退路线上,布满陷阱和绊索,要隐蔽!”

    “铁柱,你的‘野猪’组,携带弩炮和燃烧罐,埋伏在那个隘口两侧,听我号令,封锁道路!”

    “章山,你的‘山猫’组,分散开来,潜伏在敌人可能的渗透路线上。

    放过他们的前锋,专打他们的传令兵、军官和后勤小队!记住,打了就跑,绝不纠缠!”

    “孙小泉,‘鹰隼’组自由猎杀,优先解决敌人的哨探和弓箭手!”

    秦牧的部署,完全颠覆了传统战法,将防御战打成了主动的、动态的猎杀战。

    狄戎一支约三百人的步兵队伍,小心翼翼地进入了这片丘陵。

    他们很快就陷入了麻烦。

    先是前锋踩中了“土拨鼠”组设置的巧妙陷阱,伤亡数人,队伍速度慢了下来。

    接着,分散在侧翼的哨探和落单的士兵,接二连三地被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冷箭精准狙杀,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

    他们的传令兵在试图联系后方时,被如同鬼魅般出现的“山猫”组队员迅速抹杀。

    队伍里的基层军官,也成了“鹰隼”组重点照顾的目标,接连倒毙。

    狄戎队伍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他们感觉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却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

    队伍指挥开始失灵,士气急剧下降。

    当他们混乱地退到那个预设的隘口时,灾难降临了!

    “放!”秦牧一声令下!

    “轰!”“咻咻咻——!”

    “野猪”组的弩炮投掷出的石块和点燃的燃烧罐。

    如同冰雹般砸入密集的狄戎队伍中,瞬间造成大量伤亡和混乱!

    紧接着,两侧山林中箭如雨下!

    “杀!”与此同时,章山的“山猫”组从侧后方猛然杀出,如同热刀切黄油般突入混乱的敌阵,专门砍杀那些试图组织抵抗的狄戎士兵。

    整个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狄戎这三百人,连“獠牙”主力阵地的边都没摸到,就在各种看不见的打击和突如其来的猛攻下,彻底崩溃,四散逃窜,被衔尾追杀,死伤惨重!

    这场干净利落的防御/反击战,再次震动了定北城军方!

    以极小的代价,几乎全歼同等数量的狄戎步兵,自身伤亡微乎其微!

    这战绩堪称辉煌!

    苏烈参军闻讯,第一时间赶来,看着战场上狄戎遗留的大量尸体和缴获的武器,以及精神饱满、士气高昂的“獠牙”士兵,他激动地抓住秦牧的手:

    “秦旅帅!你……你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仗是怎么打的?”

    秦牧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他的战术思路:

    利用地形、情报优势(侦察)、专业化分工和精准打击,在敌人最脆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苏烈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他虽然不完全理解那些现代术语,但其中的军事思想让他深感震撼。

    “以正合,以奇胜!

    秦旅帅,你这是将‘奇’字用到了极致啊!我要立刻向大将军详细禀报!”

    “獠牙”和秦牧的声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连定北城守将都开始重点关注这支神奇的部队和他的年轻指挥官。

    然而,荣誉也伴随着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狄戎方面也很快注意到了这支给他们造成巨大麻烦的“獠牙”部队。

    狄戎主帅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铲除秦牧和他的“獠牙”。

    同时,秦牧在军中的快速崛起和特立独行,也引起了部分正统派将领的质疑和些许不满。树大招风,暗流并未完全平息。

    秦牧站在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丘陵上,看着正在熟练打扫战场、救助伤员、回收箭矢的“獠牙”队员们。

    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也感受到了更沉重的压力。

    他知道,“獠牙”已经亮出了锋芒,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敌人更加疯狂的报复和更加复杂的局面。

    他必须让这支队伍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韧,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并实现他更大的抱负。

    秦牧和他的“獠牙”接连立下奇功,名声在定北城乃至整个北州边军中都越来越响亮。

    苏烈参军对他青睐有加,多次在守将面前力荐。

    然而,秦牧敏锐地察觉到,除了赞誉和升迁(他已升至振威校尉,统兵近千,虽仍是虚职多,但权柄日重),一种无形的阻力也开始出现。

    他提出的许多超越时代的建议。

    比如系统性的参谋制度、更科学的后勤补给流程、甚至是想改良现有的制式弓弩和甲胄,在送到更高级别的将领那里后,往往石沉大海。

    或者被以“祖制不可轻改”、“耗资巨大”、“不合时宜”等理由婉拒。

    一次军议上,秦牧再次提出组建专门的情报分析部门,整合各方斥候信息,进行综合研判。话未说完,就被一位资历颇老的郎将打断。

    “秦校尉,”老郎将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你年轻有为,锐意进取是好的。但军国大事,自有法度。

    斥候探马,各司其职便可,何必多此一举,另设衙门,徒耗钱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乾第一狠人不错,请把《大乾第一狠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乾第一狠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