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先登当赏

    支应完赵府的诸般事宜,李煜心头却未曾有半分松懈。

    他顾不上留下共进饭食。

    李煜转身前往后院厨屋。

    目光越过庭院中或坐或立的兵卒,精准地落在一个正混杂在人群中,埋头用饭的身影上。张承志。

    热腾腾的粟米饭混着杂菜汤,散发出久违的香气。

    多日未见热食,此刻这碗简单的饭食,远比方才在城墙上那块救命的干饼要香醇百倍。

    他正大口吞咽着。

    李煜迈步走来。

    周遭的嘈杂声渐渐平息。

    不少正在用食的兵卒察觉到他的靠近,动作不自觉地一顿,忙不迭放下手中的粗瓷大碗,拘谨地站起身,不敢再言语。

    对甲士而言,这是主家,或是上官。

    尊重主将或主家,是必须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而对那些沙岭堡的屯卒来说,李煜不单是上官,更是那个督着甲士,在他们身后催命的魔头。

    无论心中是敬是畏,那种源自地位武力压制的屏障,始终存在。

    故此,李煜一来,围着赵府后院厨屋添饭的众人,立刻拘谨许多。

    “张百户,有些话需与你商量。”

    李煜的视线并未在旁人身上停留。

    “你……现在方便否?”

    话音未落,张承志已经猛地站起,一把就将没吃完的饭碗塞进了身旁张阆的手里。

    他自己则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

    “大人,卑职自然是方便的。”

    他的腰杆下意识地弯了下去,带着一丝习惯性的谄媚。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经过这番共历生死的遭遇,张承志似乎真的将李煜摆在了昔日抚远卫千户那般高不可攀的位置上。

    上下尊卑,被他恪守得明明白白。

    隐忍也好,识时务也罢。

    正因这一点,李煜才会自作主张。

    把串联坊内幸存百姓,联防共守的活计,交到他的手上。

    带回顺义堡?

    不可能的。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小小的屯堡,何必要供着两个百户?

    为了张承志这残存的仨瓜俩枣,不值当吃相难看。

    李煜环视一圈,先是对着周围噤若寒蝉的兵士们温言道。

    “你们继续用食,莫要管我。”

    “我此来,只是寻张百户有事,不干你们吃食的事情。”

    言毕,他才转身,目光重新落在张承志身上。

    “先随我来,这里不是谈事的地方。”

    “好,大人您请!”

    张承志连忙侧身让请。

    李煜也不挑拣,领着他拐入一道回廊,就在廊下亭子寻了处石凳,拂袖坐下。

    有些话,他得和张承志事先说个分明。

    “坐。”

    李煜抬手,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是,大人。”

    张承志依言坐下,却只敢坐半个臀部,身子绷得笔直。

    他心中忐忑,完全不知李煜所为何故?

    同时,一丝微弱的期待又在心底悄然滋生。

    莫非是李煜于这城中,尚有所需?

    若真是如此,自己便还有用处。

    说来也是尴尬。

    他张氏主仆三人,除了引路之外,真正算得上功绩的,也只有张刍那冒死的入坊一跃。

    李煜当时还亲口允诺,会助张刍探查其家小境况。

    这承诺,不知何时才能兑现?

    还是干脆不管?

    待张承志坐定,李煜平静开口。

    “张百户,我便有话直说了。”

    “大人请畅所欲言,卑职洗耳恭听……”

    李煜抬手,一个干脆的动作打断了他的客套虚辞。

    “张刍,便是你之家丁,方才寻机与我相商,要将先登之功,记你名下。”

    “这是其一。”

    这话确实是张刍在众人用食的间隙中,寻着机会,对刚走出内堂的李煜亲口所言。

    在亲与忠,二字当中,他终究还是选了后者为先。

    没人知道,他是怀着怎样一番挣扎,才做出的这般抉择。

    李煜尊重他的觉悟,亦感......钦佩。

    “这......”

    张承志猛地一震,张了张口,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

    拒绝的话语就在嘴边,可心底深处,一股强烈的渴望却死死按住了他的舌头。

    平日里,尽皆口言上下一体同心。

    可当家丁真正用行动做到尽忠二字,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矛盾感,充斥着他的内心,颇为挣扎。

    李煜再次摆手,止住了他将要出口的话。

    “不急,先听我言。”

    “是,大人。”

    “我观你,也是个牵念家小之人。”

    这一次,张承志没有再出言,只是沉默着,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份担忧,是他此刻唯一的软肋。

    李煜便继续道。

    “你也知晓,抚远县城中局势艰难。”

    仅是穿过南坊,李煜一行兵卒,便折了近十人。

    这一幕幕,张承志皆是亲身所历,心中除了无奈,再无他想。

    他隐隐有种预感,李煜不会去卫城了。

    至少现在,绝不会去。

    “赵府,是我族妹的母族,故此,我不忍轻弃。”

    此言一出,张承志的眼眸陡然亮起一抹神采。

    李煜虚抬手指,点了点四周,坊内轮廓皆一一可见高层阁楼。

    那都是坊内各府各院的宅邸。

    “衙前坊中大户颇多,高墙耸立,各府方得拒尸鬼于外。”

    “也因着他们尽力清理了自家左近的尸鬼,周遭的小民百姓,才得以苟活了不少。”

    这些百姓,不是军户,便是民户,不做他想。

    “这功劳折兑之下,我决定给你个机会。”

    李煜的声音很平淡,却像一道惊雷在张承志耳边炸响。

    “一个有望救你家小于水火的机会。”

    张承志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他不敢出言打扰,但那双眼睛里迸发出的渴望,几乎要溢出来。

    “我已说动赵府老爷,允诺襄助于你。”

    “这第一步,便是由你出面,整顿衙前坊内残余军民。”

    “你,敢应吗?”

    张承志心头一震。

    这是机会吗?

    确实是。

    坊内的民户暂且不提,那些散居各处,不起眼的军户,许多人都是卫所里的熟面孔。

    他们或许不认什么赵府老爷,但能不认他这个抚远卫的顶头上司,世袭百户武官?

    还能反了天不成?!

    整合了这些军户屯卒,他就不再是光杆武官。

    重新编练什伍,清点人手。

    若能再从那些大户府上搜集些刀枪武备,立时便可拉起一支队伍。

    到那时,仿效那张刍言辞间赞不绝口的军户王二,设下陷阱,清剿尸鬼,救出各自的家小,又如何不能做到?!

    至于那些坊内大户?

    呵呵,唯商尔。

    商贾贱籍,仅在家奴之上。

    如今这时节,天大的背景,也都是虚的。

    都不如一支近在咫尺,握着刀枪的军队撑腰,来得实在。

    你道为何那赵府的老爷赵琅,如今忽然自信满满了?

    不单是因为张承志的百户身份好用。

    更因为抚远城西,沙岭堡与顺义堡的存在,已是板上钉钉。

    那便是近在咫尺的外援。

    既有近在咫尺的兵锋助势,谁能没有底气?

    这两处屯堡的兵丁会不会再来,甚至能不能再来,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煜此来,已经向全城幸存者证明了——朝廷的兵马,还存在。

    抚远左近,唯有他们这支力量,是所有人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就足够赵家借势,去威慑坊中其余的富户。

    你的靠山远在天边,音讯全无!

    而我的亲族,近在眼前呐!

    你......敢赌吗?

    别人敢不敢赌,张承志不知道。

    但他此刻,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猛然离凳,单膝跪地,声声恳切。

    “卑职,敢!”

    “感念大人为卑职奔走,牵线搭桥。”

    “在下愿与赵氏通力合作,靖复坊内,以安军民!”

    “此后......卑职亦为大人所驱驰,绝无二话!”

    看着拜伏在地的张承志,李煜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看吧,这就是他选中此人的缘故。

    此人识时务,懂进退,知取舍。

    这便够了。

    至于那句追随之言,是真心还是假意,李煜此刻并不在乎。

    嘴里的空话,哪能当的了真?

    交给时间吧,它自会验证这一切。

    但求他能留在此地,做些实事。

    有赵氏为基,再有张承志为其爪牙。

    不管今后如何发展,都能为以后省去许多麻烦。

    有赵氏在此为基,李煜该得回去与族叔商量商量,复城的大事。

    城高墙深,粮秣充足,武库皆存。

    这座抚远卫城,可要比各处屯堡都强上许多。

    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城中那数之不尽的尸鬼。

    可是换个角度去想,若是没有这些尸鬼清道。

    这偌大的卫城……又岂能轮得到他区区一个百户,就敢生出觊觎染指的念头?

    男人啊,不管时局如何,总会寻着法子,想去成就些许力所能及的事业。

    李煜亦不能免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活死人王朝不错,请把《活死人王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活死人王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