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槐须育苗与种源暗战

    林薇的指尖刚触到土耳其槐树林发来的照片,心就沉到了谷底 —— 百年母根生长的地方只剩一个深坑,坑边散落着带泥土的根须,旁边还留着启星基因库的专用采样箱。“母根没了!” 王大姐的声音发颤,手里攥着刚检测的槐根样本,“现有的槐根开始枯萎,抗病性全没了,熬的净水剂吸附率降了 60%,陶土又要重金属超标了!”

    基地外的欧盟海关官员正围着待发的 30000 套陶瓮,手里的检测仪器 “滴滴” 作响:“如果再检测出重金属,这批货会被全部销毁,还要追究你们的刑事责任!” 旁边的记者举着摄像机,镜头对准枯萎的槐根,# 中国手作母根绝种 话题 5 分钟破 120 亿播放,国内种源保护部门也发来 “暂停原料外运” 的通知。

    “陶片专利诉讼强制执行了!” 张远举着法院传票,纸页上 “立即停止使用陶片数据记录法” 的红字像烧红的烙铁,“60 家欧洲小陶窑已经被迫停用陶片,启星说咱们再刻陶片,就冻结联盟所有成员的账户!” 他的电脑突然弹出黑客攻击提示,屏幕上跳出启星的威胁:“3 天内解散全球种源库筹建计划,否则曝光你们‘用转基因槐根’的假证据!”

    “基因数据被偷了!” 土耳其槐树林的负责人发来语音,带着哭腔:“启星的人不仅挖走母根,还拷贝了所有槐根的基因数据,他们要编辑‘假原生基因’,冒充咱们的种源卖!” 窑厂的工人围着没熬完的净水剂,桶里的液体浑浊不堪,“再没有合格的槐根,咱们的净水剂就废了,50000 套新订单怎么接啊!”

    联盟群里的消息像浇了滚油。山西染坊发了张 “启星基因授权协议” 的照片:“母根没了,种源也保不住,跟着启星至少能拿到授权基因”;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配文 “专利告着,种源绝着,再扛下去就是死路一条”;摩洛哥艾草园发来 “暂停合作” 私信:“启星说跟你们合作会被偷基因,我们只能断供”。

    “死路一条?咱们老祖宗连母根断了都能育苗,怎么会绝种!” 婆婆突然从老木箱的夹层里抽出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用毛笔写着 “槐根育苗秘录”,纸边还沾着干枯的槐须,“这是你太爷爷 1883 年的笔记!上面写着‘百年槐根的须根,泡在艾草灰水里 7 天,就能育出新苗,跟母根一模一样!’”

    林薇赶紧接过麻纸,只见上面画着细细的槐须育苗示意图:“选母根上的白色须根(长 3 厘米以上),泡在陈艾草灰水(发酵 3 年)里,每天换一次水,7 天后须根会长出细芽,移栽到掺了陶土的土里,3 个月就能长成可药用的槐根”,落款日期是 “1883 年 4 月 17 日”,旁边还标注着 “须根要在春分前采,成活率最高”。

    “咱们还有希望!” 婆婆从祠堂的陶罐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去年采的百年母根须根,虽然干枯,但还泛着淡白色,“我去年就想着留个后手,没想到真用上了!”

    半小时后,基地的育苗棚里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启星协议的联盟品牌,都拿着槐须泡艾草灰水。“林总,咱们信你!” 山西染坊的老板举着刚冒芽的槐须,眼里闪着光,“这是咱们的希望,绝不能让启星毁了!”

    婆婆坐在育苗盆旁,教大家选须根:“按笔记来,要选白色的、没断的须根,泡的时候要全浸在水里,别露出来!” 她的手指被槐须上的细刺扎出血,血珠滴在艾草灰水里,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根小槐须:“奶奶,槐须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给槐须换水,小糯米的小手轻轻碰了碰须根,小声说 “槐须宝宝快发芽,咱们要保护陶瓮”,孩子的话让周围的人都红了眼眶。

    就在这时,一辆银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基因库的技术员马库斯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硬盘:“林总,我是马库斯!这是启星偷挖母根的监控录像,还有他们编辑假原生基因的证据!” 他的手里攥着个小槐根,是他祖父用传统方法育的,“我祖父是奥地利传统陶艺人,他说‘种源是手作的根,断了根就没了魂’,我不能帮着启星断根!”

    张远立刻用硬盘里的基因数据研发 “原生槐根检测试纸”,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55 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 —— 试纸遇真原生槐根显深绿,遇假基因槐根显灰白,刚检测完现存的槐根,就挑出了 20% 的假根。

    小糯米的 “槐须防伪书签” 也派上了用场。她把刚发芽的槐须嵌进剪纸里,做成书签贴在陶瓮上:“大家看,槐须会发芽的是真槐根熬的净水剂,不发芽的是假的!” 欧盟海关官员拿着书签,放在育苗棚里,第二天看到槐须冒出细芽,终于点了头:“这批陶瓮合格,可以通关!” 小糯米的 “槐须育苗小视频” 在海外爆火,# 小糯米的槐须小课堂 话题登上 80 国热搜,150 亿网友留言 “支持传统手作种源保护”,土耳其槐树林也发来消息,说找到了几株母根幼苗,是之前遗漏的。

    三天后,好消息接连传来 —— 百年母根须根成功育苗,第一批新槐根长势良好;马库斯提供的监控录像,让警方立案调查启星偷挖种源,欧盟也发起 “原生种源保护” 倡议;法院因 “陶片数据记录法是百年非遗”,驳回启星专利诉讼,60 家欧洲小陶窑重新启用陶片;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 6 家品牌发现 “启星授权基因含缺陷,槐根只能用 3 个月”,愤怒撕毁协议,带着 “启星威胁录音” 回归,还联合基地发起 “全球原生种源保护联盟”;摩洛哥艾草园、土耳其槐树林主动捐赠种源,5 家国际种源保护机构加入,共同建设 “全球原生种源防护网”。

    基地的种源保护棚里,热闹得像过节 —— 婆婆在镜头前教大家槐须育苗,小糯米举着 “槐须防伪书签”,对着镜头喊 “发芽的是真的”;张远在调试 “种源基因溯源系统”,屏幕上是全球联盟种源地的实时画面;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欧洲展示新育的槐根,笑着说 “这就是传统手作的生命力,只要根还在,就永远有希望”;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 “怎么用槐须育苗、帮着守护种源”。阳光透过保护棚的玻璃洒下来,落在刚发芽的槐须上,淡绿色的芽尖闪着微光,暖得像春天。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刚收到 “全球原生种源保护联盟” 的首批 1000 株槐根幼苗订单,王大姐就跑进来,脸色惨白得像纸:“启星在全球种源库的水源里投了‘基因污染剂’!土耳其槐树林、摩洛哥艾草园的种源已经开始变异,抗病性全没了,咱们的新育苗也有危险!”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声音发颤:“启星在海外申请‘传统手作槐须育苗法专利’!把你太爷爷的法子改名叫‘原生种源再生技术’,要收专利费!70 家欧洲小陶窑已经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说‘用槐须育苗就是侵权’!”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 “启星与种源污染剂供应商的合**议”:“他们要在咱们的种源保护棚里装‘微型污染剂投放器’,每天凌晨投放,让所有原生种源慢慢变异,最后只能用他们的假基因种源!”

    林薇站在种源保护棚前,指尖轻轻划过刚发芽的槐须,芽尖上的露水沾在指腹,冰凉冰凉的。她突然觉得一阵寒意 —— 启星的终极绞杀来了,这次不是断原料、卡认证,是要污染所有原生种源,让百年传统手艺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

    但她看着周围忙碌的人 —— 婆婆在给槐须换水,小糯米在给育苗盆贴标签,张远在调试污染剂检测仪,汉斯在视频里跟国际种源机构商量防护方案 —— 又觉得心里发暖。她拿起手机,在 “全球原生种源保护联盟” 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污染种源、偷育苗专利、毁根基,咱们就联合建‘种源污染防护网’、告专利无效、守护每一株幼苗!明天上午 9 点,基地种源防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 “启星种源污染剂” 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着密封的污染剂罐,车身上贴着 “启星专属种源改良剂” 的标签。林薇握紧了手里的槐须育苗笔记,纸页上还留着太爷爷的笔迹 —— 只要这些老法子还在,只要原生种源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愿意一起扛,传统手作的根,就永远断不了。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基地种源保护棚的通风口装了 “微型污染剂传感器”,能根据棚内的温度自动投放污染剂,而棚里刚育出的 1000 株槐根幼苗,即将面临变异的危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落日萤火不错,请把《落日萤火》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落日萤火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