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勘察漕运码头:这痕迹不对劲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十四,巳时三刻。

    漕运码头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尽,湿冷的水汽裹着河泥的腥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韩澈踩着湿滑的青石板,眉头微蹙,目光如炬,不放过眼前任何一处细节。

    王承嗣带着几名衙役跟在身后,神色凝重,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位正在专注勘察的年轻人。

    “大人,失踪的粮草是九月初十夜里转运时出的事?”

    韩澈停下脚步,转头问王承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这是他穿越后养成的习惯,越是思考,这个动作越明显。

    王承嗣点头:“正是。初十傍晚漕船靠岸,刘三带人清点入库,说是数量无误。可十一清晨打开仓库,却发现近千石粮草不翼而飞,只留下几个空粮袋。”

    “仓库在哪里?”韩澈追问。

    “就在码头东侧的粮囤,离这里不过五十步。”王承嗣抬手示意。

    韩澈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粮囤是用砖石砌成的,屋顶铺着茅草,看起来还算坚固。

    他绕着粮囤走了一圈,仔细检查墙壁和地面,发现粮囤西侧的墙角有一块砖石松动,缝隙里沾着些许干燥的米粒。

    “周明,把这块砖撬开看看。”韩澈吩咐道。

    周明应声上前,从腰间抽出短刀,几下就将松动的砖石撬了下来。

    砖石后面是一个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小洞,洞口边缘光滑,明显是被人刻意拓宽过的。

    “这……”王承嗣脸色一变,“难道是贼人从这里偷运粮草的?”

    韩澈蹲下身,凑近洞口闻了闻,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米香和一丝油脂味。

    “可能性很大。”他说道,“洞口边缘没有新的磕碰痕迹,说明贼人作案时很小心,而且这个洞口的大小,刚好能容一人扛着粮袋通过。”

    他站起身,目光扫向粮囤与漕船之间的青石板路:“大人,你看这条路。”

    王承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青石板路上有几道浅浅的凹槽,和之前在码头发现的划痕一模一样,只是更加密集。

    “这是……”

    “是车轮印和拖拽痕迹。”韩澈解释道,“贼人应该是先将粮草从粮囤的小洞偷运出来,然后用马车或木橇沿着这条路运到漕船边,再转运到小船上。”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从痕迹的密度来看,贼人至少往返了数十次,而且动作很快,没有留下太多破绽。这说明他们对码头的地形和守卫的换班时间了如指掌,绝不是临时起意的盗贼。”

    王承嗣脸色愈发凝重:“你的意思是,码头内部有内鬼?”

    “不仅有内鬼,而且内鬼的职位还不低。”韩澈说道,“能知道粮草的转运时间、粮囤的位置,还能准确掌握守卫的换班规律,除了刘三这种漕运把头,恐怕只有码头的管事才有这个权限。”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带着一个穿着灰色短打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中年男子身材微胖,眼神闪烁,见到王承嗣和韩澈,连忙拱手行礼:“小人**,见过王大人。”

    **是漕运码头的管事,负责管理码头的日常运营和守卫调度。

    “宋管事,初十夜里你在哪里?”王承嗣沉声问道。

    **眼神一慌,连忙回答:“回大人,初十夜里小人在家休息,码头的事都交给刘三打理了。”

    “在家休息?”韩澈上前一步,目光紧紧盯着**,“据我所知,初十夜里粮草转运,作为码头管事,你本该在现场监督,怎么会在家休息?”

    **额头冒出冷汗,眼神躲闪:“这……这几日小人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所以就请了假。”

    “哦?”韩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不知宋管事患的是什么风寒?吃了什么药?可有药方为证?”

    一连串的问题让**措手不及,他支支吾吾地说道:“就是普通的风寒,吃了几副草药就好了,药方……药方已经丢了。”

    韩澈没有再追问,而是转头看向**的双手。

    **的双手保养得很好,手指圆润,没有长期劳作留下的厚茧,只有右手食指和拇指上有一些淡淡的勒痕。

    “宋管事,你平时是不是经常拉弓射箭?”韩澈突然问道。

    **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小人不善射箭,平日里也很少碰弓箭。”

    “那你的手指上怎么会有勒痕?”韩澈指着他的手指说道,“这种勒痕,不像是干活留下的,倒像是经常用绳索捆绑重物造成的。”

    **脸色一白,下意识地将双手背到身后:“这……这是小人前几日帮家里搬运柴火时不小心留下的。”

    “搬运柴火?”韩澈眼神一沉,“搬运柴火留下的勒痕应该是杂乱无章的,而你的勒痕却很规整,分明是长期重复同一个动作造成的。你觉得,我会相信你的话吗?”

    **被问得哑口无言,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王承嗣见状,心中已然有了判断:“**,你老实交代,初十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不是和粮草失踪案有关?”

    “大人,小人冤枉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小人真的不知道粮草失踪的事,初十夜里我确实在家休息,刘三可以作证!”

    “刘三已经畏罪潜逃了,你让他怎么作证?”王承嗣怒喝一声。

    **身体一僵,脸上露出绝望的神色。

    韩澈没有理会跪地求饶的**,而是转身走向漕船。

    他登上之前发现粮草的那艘漕船,仔细检查起船板和船舱。

    船板上除了残留的米粒,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和之前在茅草屋发现的黑色粉末一模一样。

    “周明,把这些粉末收集起来,和之前的样本放在一起。”韩澈说道。

    周明连忙拿出布包,小心翼翼地将黑色粉末收集起来。

    韩澈继续在船舱里检查,突然,他发现船舱底部有一个不起眼的暗格。

    暗格很小,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片破碎的麻布。

    韩澈拿起麻布碎片看了看,麻布的材质和漕运粮草的粮袋一模一样,而且碎片上还沾着一些黑色粉末。

    “看来贼人就是在这里将粮草分装到小船上的。”韩澈心中暗想,“这个暗格应该是他们用来藏匿工具和赃物的地方。”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船舱的角落,突然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刻痕,像是一个“严”字的一半。

    这个刻痕很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显然是有人无意中刻上去的。

    “严?”韩澈心中一动,难道又是严鹤?

    如果**和刘三都是严鹤的人,那这起粮草失踪案就说得通了。

    严鹤不仅想打压自己,还想通过盗取漕运粮草获取暴利,甚至可能想用这些粮草来结交其他势力。

    就在这时,码头上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衙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大人,韩公子,我们在**的住处搜出了一批银子和几件贵重物品,看起来不像是他一个码头管事能买得起的!”

    王承嗣和韩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确认的神色。

    “把**带下去严加审讯!”王承嗣下令道,“一定要问出他和刘三的关系,还有幕后指使者是谁!”

    衙役们应声上前,将瘫软在地的**拖了下去。

    韩澈站在漕船上,望着滔滔河水,心中思绪万千。

    **的落网,让粮草失踪案有了新的进展,但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幕后真正的黑手严鹤还没有浮出水面,而且严鹤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

    “韩公子,现在人证物证俱在,**肯定会招供的。”王承嗣走上漕船,说道。

    韩澈摇了摇头:“大人,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只是一个小角色,他背后的严鹤才是关键。严鹤势力庞大,我们如果不能找到确凿的证据,根本动不了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总觉得这起粮草失踪案背后,还有更深的阴谋。严鹤盗取这么多粮草,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很可能是想用来结交藩镇势力,为自己谋后路。”

    王承嗣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严鹤想勾结藩镇谋反?”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有这个可能性。”韩澈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粮草的最终去向,找到严鹤勾结藩镇的证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周明突然喊道:“公子,你看这是什么!”

    韩澈和王承嗣连忙走了过去,只见周明手里拿着一枚小小的玉佩,玉佩上刻着一个“刘”字,和之前在茅草屋发现的铜钱上的“刘”字一模一样。

    “这枚玉佩是在**的枕头底下搜出来的。”周明说道。

    韩澈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玉佩的质地很好,上面的“刘”字刻得十分精致。

    “这应该是刘三送给**的信物。”他说道,“看来**和刘三确实是同谋,而且他们的关系很不一般。”

    王承嗣眉头紧锁:“现在刘三跑了,**又不肯招供幕后指使者,我们该怎么办?”

    韩澈沉吟片刻,说道:“大人,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人继续审讯**,用刑讯逼供的方式逼他说出真相;另一路人则顺着粮草的去向追查,重点排查津门周边的客栈、码头和乡绅府邸,看看有没有人见过刘三或者接收过这批粮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怀疑严鹤在码头还有其他内应,我们可以暗中调查码头的其他工作人员,看看有没有人和**、刘三有过密切接触。”

    王承嗣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立刻派人去安排。”

    韩澈看着手中的玉佩,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将严鹤绳之以法。

    但他不知道的是,严鹤已经得知了**被抓的消息,正在暗中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想要将韩澈和王承嗣一网打尽。

    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会不会招供?刘三能否被顺利抓获?严鹤的阴谋又会是什么?

    韩澈站在漕船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未知与警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首席谋士不错,请把《大唐首席谋士》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首席谋士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