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规则之下

    第一节

    “像最普通的人那样相处。”

    这条由我划下的界线,成了我们之间一道无形却坚固的堤坝。方舟以一种令我惊讶的、近乎虔诚的姿态遵守着它。

    他依旧会来“拾光”,但不再有那些恰到好处的拿铁。我们像两个拼桌的陌生人,各自占据长桌的一端。他处理他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投资”事务,我继续在求职网站和历史资料间切换。

    只是,沉默成了我们之间最主要的状态。

    这种沉默与之前那种舒适的静谧不同,它充满了未被言明的试探与克制。我能感觉到他目光偶尔的停留,沉甸甸的,带着研究的意味,但每当我抬头,他又会不着痕迹地移开。

    他在观察,观察我这个“低熵体”在没有他特殊关照的情况下,如何运转。

    这让我感到一丝莫名的恼火。我故意把键盘敲得略响,故意在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电话时,用他能听到的音量确认时间和地点。

    “恭喜。”在我挂断电话后,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无波。

    “……谢谢。”我有些生硬地回应,“只是一家小公司的文员。”

    “一切都有开始。”他回了一句无比正确且平凡的客套话。

    看,他正在努力扮演“普通人”,甚至模仿着普通人的对话。但这模仿因为过于刻意,反而显得笨拙而疏远。那个在资料室里一语道破“宇宙密码”的方舟,此刻被套上了一个名为“寻常”的枷锁。

    我忽然觉得有些无趣,甚至……有一点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失落。

    转机发生在一个周末。市博物馆的良渚文化特展正式开幕,我作为前期参与过部分资料翻译的“编外人员”,受邀前去参观。

    人很多,熙熙攘攘。我挤在人群里,看着玻璃展柜里那些浸润着千年时光的玉琮、玉璧,试图找回在资料室时那份宁静的心境。

    “这件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与我们之前讨论的‘密码’有关。”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我身侧响起。

    我心头一跳,猛地转头。方舟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身边,他今天穿得更休闲了些,少了些许商界的凌厉,融在参观的人流里,除了过分出色的相貌,看起来……竟真的有几分像个普通的文史爱好者。

    “你怎么在这里?”我下意识地问。

    “博物馆是公共空间。”他答得理所当然,目光却落在眼前的玉琮上,仿佛只是偶然遇到,随口讨论,“你看它的线条,比早期更为流畅、抽象,这意味着‘密码’的编码系统在进化,变得更复杂,也更……优雅。”

    他用的依然是那些非常规的词汇,但在此情此景下,却奇异地贴合。

    我被他的话吸引,暂时忘记了我们之间别扭的规则,顺着他的思路看过去:“所以,它承载的信息量更大了?关于权力,关于祭祀,关于他们理解的天地……”

    “或许,还有关于如何维系一个庞大部落联盟的‘统治程序’。”他补充道,语气里带着学术探讨般的严谨。

    我们隔着玻璃展柜,就一件五千年前的玉器,低声交谈起来。他引经据典,思维缜密,我则从历史演变和人文视角补充。没有能力的展示,只有知识与思想的碰撞。

    那一刻,规则似乎暂时失效了。我们不再是隐形首富和迷茫毕业生,只是两个被古老文明吸引的讨论者。

    “你……”在一段讨论间隙,我忍不住看向他,“是为了这个展来的?”

    他沉默了一下,目光从玉琮上移开,落回我脸上,坦诚得让人无处可躲:

    “不是。我知道你今天会来。”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违反了“规则”吗?没有。他没有动用任何“能力”来探知我的行程,他可能只是……记住了我前几天随口提过的安排。他用的是最“普通”的方式。

    但这句“我知道你今天会来”,比任何超自然的能力,都更具穿透力。

    就在这时,一个挂着工作证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小林!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是博物馆负责此次展览的王主任。

    他随即看到我身边的方舟,愣了一下,眼中掠过一丝惊艳和探究:“这位是……”

    “他是……”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介绍。朋友?似乎还没到那一步。熟人?又显得太过生分。

    “方舟。”方舟自然地接过话,向王主任伸出手,姿态从容不迫,带着一种惯常的、居于上位者的沉稳气度,尽管他已尽力收敛,但那份底蕴依旧在不经意间流露,“夕今的朋友,对良渚文化很感兴趣。”

    王主任被他这份气场所慑,几乎是下意识地双手握住他的手,连声道:“您好您好!方先生一看就是学识渊博的人!”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他无需动用能力,他本身的存在,就已经打破了“普通”的范畴。

    参观结束后,我们并肩走出博物馆。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

    “谢谢。”我低声说。

    “谢什么?”

    “谢谢你……用普通人的方式,来讨论‘密码’。”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我,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林夕今,”他看着我的眼睛,无比认真地说,“遵守你的规则,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但请允许我,用我所能想到的、最‘普通’的方式,继续靠近你。”

    “这种方式,可能会很笨拙。”他补充道,嘴角牵起一个微小的、带着些许自嘲的弧度。

    那一刻,筑在我心中的那道堤坝,仿佛被一道温暖的浪潮,温柔地冲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原来,神明走下神坛,学习做一个凡人,竟是这样一件……动人心魄的事。

    第二节

    方舟所谓的“笨拙的方式”,很快让我有了更具体的体会。

    他开始出现在我生活的其他角落,用一种近乎“偶遇”的逻辑。在我常去的图书馆,他会恰好坐在我对面的位置;在我面试失败后心情低落,沿着姚江漫无目的行走时,会“碰巧”在某个长椅边遇见他。

    他没有试图安慰,只是递过来一瓶水,然后并肩走上一段,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比如江对岸那栋楼的建筑风格,或者最近读到的某本关于宋代市井生活的书。

    他严格恪守着不用能力的承诺,这使得他的“偶遇”需要动用大量世俗的资源——人力、信息网、以及最宝贵的,时间。我逐渐意识到,对他而言,像个普通人一样追求一个女孩,或许是比处理上亿资金流动更耗费心力的难题。

    这种认知,奇异地安抚了我内心残存的恐惧。当一个拥有神祇力量的人,选择用最凡人的方式、付出巨大成本来靠近你时,那份诚意,沉重得让人无法忽视。

    然而,现实世界的引力,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不凡而消失。

    我接到了一家本地文化公司的终面通知,职位是策划助理,与我专业相关,是我目前最有希望抓住的机会。面试前一晚,我有些紧张,在“拾光”整理资料到很晚。

    方舟也在。他这几天似乎格外忙碌,视频会议一个接一个,尽管压低了声音,但我能捕捉到诸如“做空”、“对冲”、“恶意收购”之类的碎片化词语,每一个词都散发着与我所在世界截然不同的、冰冷而残酷的气息。

    我们各自占据着世界的两极。

    他结束最后一个会议,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真实的疲惫,走到我桌边。

    “明天面试?”他问,目光落在我摊开的、写满笔记的本子上。

    “嗯。”我点点头,下意识地合上本子,像护住自己微不足道的城池。

    “需要我……”他顿了顿,显然在谨慎地挑选措辞,避免触犯规则,“……提供一些建议吗?关于商业策划案的逻辑构建。”

    我摇了摇头。我知道,只要我点头,他或许能用几句话就点透我苦思冥想数日的关键,让这份策划案脱胎换骨。但这违背了我定下的规则,更违背了我想要依靠自己的初衷。

    “不用了,谢谢。我想自己试试。”

    他看着我,没有坚持,只是淡淡地说:“好。”

    第二天面试,过程比我想象的顺利。我对答如流,准备的策划案也得到了面试官的微微颔首。走出公司大楼时,初夏的阳光明媚,我心情雀跃,几乎要以为幸运女神终于眷顾。

    然而,下午我就接到了拒信。措辞礼貌而官方,意思是岗位要求与我的经验略有出入。

    失望像冰水一样浇下。我坐在电脑前,发了很久的呆。直到手机响起,是方舟。

    “怎么样?”他问,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没过。”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林夕今,”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冰冷的锐利,“你想知道真实原因吗?”

    我的心猛地一沉。“……什么真实原因?”

    “那家公司的控股方,与我正在交锋的一个对手有关。他们查到了你与我的……关联。”他的话语简洁,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温情脉脉的现实表皮,露出底下狰狞的利益链条,“你的能力没有问题,是你的‘ proximity to me’(与我的接近)成了你的原罪。”

    proximity to me.

    原来,在我为一份月薪几千的工作奋力拼搏时,我所处的赛道,早已被另一个维度的战争所波及。我的努力,我的准备,在更高层级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

    规则?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们遵守不用能力的规则,就能维持平等的假象。可事实上,他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不规则”。哪怕他什么都不做,仅仅是站在我身边,投下的影子就足以改变我周遭的生态。

    一种无力的愤怒,夹杂着巨大的委屈,瞬间淹没了我。

    “所以,”我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发抖,“我连靠自己在余姚找一份普通工作的资格,都没有了,是吗?”

    “不是这样。”他立刻否认,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这只是……”

    “这只是你世界的常态,对吗?”我打断他,感觉眼眶有些发热,“方舟,这就是你无法给我的‘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是吗?”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这沉默,等于承认。

    我挂了电话。

    窗外华灯初上,余姚的夜景温柔而平静。可我知道,在这平静之下,有着我无法看见的暗流,它们因方舟而起,也终将裹挟着我,去向未知的方向。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爱上(或者说,即将爱上)一个这样的人,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浪漫的传奇,而是……一场生存模式的彻底重构。

    而我,还没有准备好。

    第三节

    挂断电话后,世界陷入一种粘稠的寂静。委屈和愤怒像潮水般退去,露出底下冰冷而坚硬的现实滩涂。

    我没有哭,只是觉得异常疲惫。那种疲惫不是来自一次面试失败,而是源于一种认知——我二十二年赖以生存的规则,在更高的维度里,原来只是一张可以被随意戳破的纸。

    几分钟后,门铃响了。

    我没有动。我知道是谁。

    门铃固执地响了三遍,然后停了下来。窗外传来汽车引擎低沉启动的声音,但它没有驶远,只是停在了巷口。

    他在用他的方式等待。

    我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那辆黑色的车静静停在老槐树的阴影下,像一头收敛了所有爪牙的困兽。驾驶座的车窗降下,一点猩红的光点在夜色中明灭。

    他在抽烟。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他抽烟。那个永远冷静、永远掌控一切的男人,此刻似乎也需要借助外物来平复某些情绪。这个发现,奇异地让我心中的块垒松动了一丝。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消化着这个世界的不可承受之重。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更久。我深吸一口气,走到玄关,打开了门。

    几乎在我开门的同时,对面车的车门也打开了。他掐灭了烟,快步走来,站定在我面前。夜色中,他的轮廓有些模糊,但眼神却亮得惊人,里面翻涌着歉疚、焦灼,以及一种下定某种决心的坚毅。

    “我不会道歉。”他开口,声音因烟熏而带着一丝沙哑,“因为道歉毫无意义,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

    我沉默地看着他。

    “但我需要让你明白,”他向前一步,我们之间的距离近得能让我闻到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烟草味,“你所遭遇的,不是‘麻烦’,而是我世界的一部分。以前,我选择将它隔绝在外,但现在,它找上了你。”

    他的目光锐利,仿佛要穿透我的瞳孔,直视我的灵魂。

    “林夕今,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我立刻离开余姚,切断所有与你以及你家人的明面和潜在联系。我的对手将失去目标,你会回归你原本的、绝对安全也绝对平凡的生活轨道。我以我的全部起誓,不会再有任何力量打扰你。”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离开?回归平凡?

    “第二,”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蛊惑的力量,“你留下来,我留下来。但这意味着,你将正式踏入我的世界。你会看到更多的‘不规则’,面对更复杂的局面,包括刚才那种……基于世俗规则的打压。”

    “而我能承诺的是,”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我都尊重。如果你选择第二条,我会尽我所能,教你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规则,不是为了让你依赖我,而是为了让你……在任何世界里,都能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和自由选择的底气。”

    夜风吹过巷子,带来远处模糊的市声。

    他给了我选择。一个是用他的彻底消失,换取我安全的平庸。另一个,是留在他身边,拥抱一个充满危险与未知,但同时也能获得真正力量与自由的全新世界。

    安全,还是自由?

    我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没有逼迫,只有坦然的等待,和一种将选择权完全交付于我手中的郑重。

    我想起面试官礼貌而疏离的眼神,想起那些石沉大海的简历,想起自己在这个按部就班的世界里感受到的无力与迷茫。

    平凡的平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还是说,我只是习惯了那种平静,并误以为那就是全部?

    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混合着对未知的渴望,在我胸腔里升腾而起。

    我抬起头,迎上他深邃的目光。

    “我讨厌无能为力的感觉。”我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无比,“无论是面对一份工作,还是……面对你带来的世界。”

    方舟的瞳孔微微收缩。

    “所以,”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选第二条。”

    那一瞬间,仿佛有万千星辰在他眼中骤然点亮,璀璨得令人不敢直视。他脸上那种紧绷的、等待审判的神情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以及更深沉的专注。

    “好。”他只回了一个字,却仿佛承载了千言万语。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们之间的关系将彻底改变。我不再是他需要小心呵护的“低熵体”,而是即将与他共同面对风浪的……同行者。

    “那么,第一课,”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却真实的笑意,“从明天开始。我带你去看看,‘投资’到底是什么。”

    夜色温柔,巷口的老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

    我知道,我亲手关上了那扇通往平庸生活的门。

    而门外的广阔天地,正电闪雷鸣,也星辰大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尘岸不错,请把《尘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尘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