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飞不仅医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能把中西医真正结合起来。
这种能力在整个中医界都是凤毛麟角。
下午五点,张玉打来电话。
“小夏,上次我那个外甥女林菲菲的事,是我考虑不周。”
“但我这回给你介绍的女孩绝对靠谱。”
张玉的语气里带着歉意,也有着期待。
“她叫林婉秋,二十五岁,是我闺蜜的女儿。”
“这孩子特别喜欢传统文化,对中医特别崇拜。”
“她知道你是杏林神手之后,一直想认识你。”
夏飞想了想,欣然应允。
时间定在周六下午三点,张玉发来的地址是城西的一家茶馆。
这地方叫听雨轩,就在老城区最里面,装修看着偏明清风格。
夏飞一推开雕花木门,屋里就飘来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大厅里只有几张木桌,墙上挂着山水画,角落那边放着古琴。
张玉说的人就在窗边的位置,是一身月白色改良汉服。
她正伏案理茶,看动作非常慢,看不出在想什么。
夏飞往那边走,话还没出口,女孩已经抬头看过来了。
“你是夏飞医生吧?我叫林婉秋。”
她站起身,没有那些多余的矫情,只淡淡把手伸出来。
夏飞握住她的手,感觉手指骨节分明,掌心微微发凉。
坐下后,林婉秋继续手里的事,把紫砂壶的茶倒进公道杯。
“张姨跟我说了很多你的事,说你是杏林神手,年纪轻轻就救了很多人。”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夏飞,没有躲闪,也没有试探。
夏飞本来以为又是一场尴尬的相亲,对方会问车房存款这些东西。
结果林婉秋把茶杯递过来之后,第一个问题就让他愣住了。
“我一直很好奇,中医里说的气,真的存在吗。”
“它和我们物理学里说的能量是一回事吗。”
这问题问得很直接,但又不是那种为了装文化故意提的。
夏飞能听出来她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而不是在社交。
他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是铁观音,焙火适中,入口回甘。
“你可以把人体看作一个精密的茶壶。”
夏飞指了指桌上的紫砂壶。
“水是血,茶是精,而水蒸气就是气。”
“你看不到它,但它推动着壶盖,散发着茶香,维持着整个系统的活力。”
林婉秋听完眼睛亮了一下,她端起茶杯看了看里面的茶汤。
“这个比喻很形象,那经络呢,它是什么。”
夏飞没想到她会追问,一般人听到这种解释就满足了。
“经络就是壶里的纹路,你看这把紫砂壶。”
他拿起茶壶翻过来给她看底部。
“泥料在烧制的时候会形成天然的气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决定了水蒸气怎么流动。”
“人体的经络也一样,它决定了气血怎么运行,哪里该快,哪里该慢。”
林婉秋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
“那为什么西医检测不到经络的存在。”
这个问题问得更深了,已经不是普通人会问的问题了。
夏飞看着她,发现这个女孩和之前见过的任何一个都不一样。
她不是在应付相亲,也不是在表现自己有文化。
她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且有自己的思考。
“因为西医用的是还原论,把人体拆成器官组织细胞分子。”
“但经络是一个整体系统,你拆开了就找不到了。”
“就像你把这把茶壶砸碎,你能找到它的香气从哪里来吗。”
林婉秋听完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突然笑了。
“我明白了,所以中医看的是整体,西医看的是局部。”
“难怪我妈说她年轻时候胃疼,西医查了半天没问题,结果中医说是肝气犯胃。”
夏飞点点头,这个女孩的悟性很高。
一般人听到这种解释还要追问半天,她几句话就抓住了核心。
“你妈现在还胃疼吗。”
林婉秋摇摇头。
“后来吃了一个月的中药就好了,从那以后我就对中医特别感兴趣。”
“但我学的是计算机,没机会系统学中医,只能自己看看书。”
她说到这里有些遗憾,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
“你看了什么书。”
夏飞问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常,但心里已经开始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了。
能在相亲的时候聊中医理论,这种女孩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
林婉秋掰着手指数。
“但是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伤寒论,那些方子我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这么配。”
夏飞听到她说的这几本书,心里更是吃惊。
这些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不是随便看看就能看懂的。
尤其是伤寒论,就算是中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好几年才能入门。
“伤寒论难就难在它的辨证思路。”
“张仲景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框架来组织的。”
“你如果不懂六经,就看不懂为什么太阳病用桂枝汤,阳明病用白虎汤。”
林婉秋听得很认真,手里的茶都忘了喝。
“那能不能给我讲讲六经辨证是什么意思。”
夏飞看了看时间,才下午三点半,时间还早。
他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张玉的好意,没想到遇到了一个真正对中医感兴趣的人。
“六经就是把人体分成六个不同的防御层次。”
“最外面的是太阳,就像城墙,挡住外面的病邪。”
“病邪突破太阳之后,就会进入阳明,这是第二道防线。”
“如果阳明也守不住,病邪就会继续往里走,进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每一层有每一层的症状,每一层有每一层的治法。”
林婉秋听完眼睛更亮了。
“所以张仲景是按照病邪入侵的深度来分类的。”
“那为什么不直接说病邪在哪个器官,非要用这种抽象的说法。”
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直接戳到了中西医思维差异的核心。
夏飞放下茶杯,身体也往前倾了倾。
“因为病邪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动态变化的。”
“今天在太阳,明天可能就到阳明了,后天又退回太阳了。”
“如果你按照器官来分类,你就没法解释为什么症状会这样变来变去。”
“但如果你按照六经来分类,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病邪在人体里的运动轨迹。”
林婉秋听到这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
“我懂了,这就像编程里的状态机。”
“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六经辨证就是一个医学版的状态机模型。”
夏飞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她会用编程的思路来理解中医。
但仔细一想,这个类比还真的很准确。
“没错,你这个类比很精准。”
“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就是在描述这个状态机的转换规则。”
“什么状态用什么方子,什么情况下会转到下一个状态。”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六经辨证聊到五行学说,从阴阳理论聊到藏象学说。
林婉秋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深度,不是那种为了聊天而聊天的问题。
她是真的在思考,在试图理解这套医学体系背后的逻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