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谦谦君子,窈窕淑女

    夏飞不仅医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能把中西医真正结合起来。

    这种能力在整个中医界都是凤毛麟角。

    下午五点,张玉打来电话。

    “小夏,上次我那个外甥女林菲菲的事,是我考虑不周。”

    “但我这回给你介绍的女孩绝对靠谱。”

    张玉的语气里带着歉意,也有着期待。

    “她叫林婉秋,二十五岁,是我闺蜜的女儿。”

    “这孩子特别喜欢传统文化,对中医特别崇拜。”

    “她知道你是杏林神手之后,一直想认识你。”

    夏飞想了想,欣然应允。

    时间定在周六下午三点,张玉发来的地址是城西的一家茶馆。

    这地方叫听雨轩,就在老城区最里面,装修看着偏明清风格。

    夏飞一推开雕花木门,屋里就飘来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大厅里只有几张木桌,墙上挂着山水画,角落那边放着古琴。

    张玉说的人就在窗边的位置,是一身月白色改良汉服。

    她正伏案理茶,看动作非常慢,看不出在想什么。

    夏飞往那边走,话还没出口,女孩已经抬头看过来了。

    “你是夏飞医生吧?我叫林婉秋。”

    她站起身,没有那些多余的矫情,只淡淡把手伸出来。

    夏飞握住她的手,感觉手指骨节分明,掌心微微发凉。

    坐下后,林婉秋继续手里的事,把紫砂壶的茶倒进公道杯。

    “张姨跟我说了很多你的事,说你是杏林神手,年纪轻轻就救了很多人。”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夏飞,没有躲闪,也没有试探。

    夏飞本来以为又是一场尴尬的相亲,对方会问车房存款这些东西。

    结果林婉秋把茶杯递过来之后,第一个问题就让他愣住了。

    “我一直很好奇,中医里说的气,真的存在吗。”

    “它和我们物理学里说的能量是一回事吗。”

    这问题问得很直接,但又不是那种为了装文化故意提的。

    夏飞能听出来她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而不是在社交。

    他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是铁观音,焙火适中,入口回甘。

    “你可以把人体看作一个精密的茶壶。”

    夏飞指了指桌上的紫砂壶。

    “水是血,茶是精,而水蒸气就是气。”

    “你看不到它,但它推动着壶盖,散发着茶香,维持着整个系统的活力。”

    林婉秋听完眼睛亮了一下,她端起茶杯看了看里面的茶汤。

    “这个比喻很形象,那经络呢,它是什么。”

    夏飞没想到她会追问,一般人听到这种解释就满足了。

    “经络就是壶里的纹路,你看这把紫砂壶。”

    他拿起茶壶翻过来给她看底部。

    “泥料在烧制的时候会形成天然的气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决定了水蒸气怎么流动。”

    “人体的经络也一样,它决定了气血怎么运行,哪里该快,哪里该慢。”

    林婉秋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

    “那为什么西医检测不到经络的存在。”

    这个问题问得更深了,已经不是普通人会问的问题了。

    夏飞看着她,发现这个女孩和之前见过的任何一个都不一样。

    她不是在应付相亲,也不是在表现自己有文化。

    她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且有自己的思考。

    “因为西医用的是还原论,把人体拆成器官组织细胞分子。”

    “但经络是一个整体系统,你拆开了就找不到了。”

    “就像你把这把茶壶砸碎,你能找到它的香气从哪里来吗。”

    林婉秋听完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突然笑了。

    “我明白了,所以中医看的是整体,西医看的是局部。”

    “难怪我妈说她年轻时候胃疼,西医查了半天没问题,结果中医说是肝气犯胃。”

    夏飞点点头,这个女孩的悟性很高。

    一般人听到这种解释还要追问半天,她几句话就抓住了核心。

    “你妈现在还胃疼吗。”

    林婉秋摇摇头。

    “后来吃了一个月的中药就好了,从那以后我就对中医特别感兴趣。”

    “但我学的是计算机,没机会系统学中医,只能自己看看书。”

    她说到这里有些遗憾,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

    “你看了什么书。”

    夏飞问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常,但心里已经开始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了。

    能在相亲的时候聊中医理论,这种女孩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

    林婉秋掰着手指数。

    “但是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伤寒论,那些方子我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这么配。”

    夏飞听到她说的这几本书,心里更是吃惊。

    这些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不是随便看看就能看懂的。

    尤其是伤寒论,就算是中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好几年才能入门。

    “伤寒论难就难在它的辨证思路。”

    “张仲景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框架来组织的。”

    “你如果不懂六经,就看不懂为什么太阳病用桂枝汤,阳明病用白虎汤。”

    林婉秋听得很认真,手里的茶都忘了喝。

    “那能不能给我讲讲六经辨证是什么意思。”

    夏飞看了看时间,才下午三点半,时间还早。

    他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张玉的好意,没想到遇到了一个真正对中医感兴趣的人。

    “六经就是把人体分成六个不同的防御层次。”

    “最外面的是太阳,就像城墙,挡住外面的病邪。”

    “病邪突破太阳之后,就会进入阳明,这是第二道防线。”

    “如果阳明也守不住,病邪就会继续往里走,进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每一层有每一层的症状,每一层有每一层的治法。”

    林婉秋听完眼睛更亮了。

    “所以张仲景是按照病邪入侵的深度来分类的。”

    “那为什么不直接说病邪在哪个器官,非要用这种抽象的说法。”

    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直接戳到了中西医思维差异的核心。

    夏飞放下茶杯,身体也往前倾了倾。

    “因为病邪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动态变化的。”

    “今天在太阳,明天可能就到阳明了,后天又退回太阳了。”

    “如果你按照器官来分类,你就没法解释为什么症状会这样变来变去。”

    “但如果你按照六经来分类,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病邪在人体里的运动轨迹。”

    林婉秋听到这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

    “我懂了,这就像编程里的状态机。”

    “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六经辨证就是一个医学版的状态机模型。”

    夏飞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她会用编程的思路来理解中医。

    但仔细一想,这个类比还真的很准确。

    “没错,你这个类比很精准。”

    “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就是在描述这个状态机的转换规则。”

    “什么状态用什么方子,什么情况下会转到下一个状态。”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六经辨证聊到五行学说,从阴阳理论聊到藏象学说。

    林婉秋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深度,不是那种为了聊天而聊天的问题。

    她是真的在思考,在试图理解这套医学体系背后的逻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实习生被辞退?我原地化身国医圣手!不错,请把《实习生被辞退?我原地化身国医圣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实习生被辞退?我原地化身国医圣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