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在风雪中驶入市政府大院,江振邦推门下车。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他快步走进办公楼,暖气扑面而来,驱散了满身的寒意。
市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江振邦象征性地敲了两下,便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夏朗和刘学义两人正对着吞云吐雾,脚边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
见江振邦进来,夏朗捻灭了手里的烟,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坐。”
刘学义也把烟按熄,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浓茶,脸色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江振邦心里门儿清,面上却是一副状况外的模样,规规矩矩地坐下。
夏朗问:“酿酒厂的情况你知不知道?”
“昨天上午我就回公司了,怎么了?”
夏朗瞅瞅他,又看向刘学义。
刘学义皱眉道:“孙书记正在和纪委徐震书记沟通,商量怎么处理酿酒厂的问题,你是什么想法?”
“我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啊。”
江振邦继续装糊涂。
刘学义懒得说话,夏朗言简意赅地把事情简略讲了一遍。
从督察组进驻,到举报信箱被塞爆,再到财务科、销售科的人被突击审讯后全线崩溃,最后到王长海等人涉嫌巨额贪腐、侵吞国有资产的初步结论。
“证据太扎实了,几个副组长的意思是,这已经不是违纪,是犯罪,必须立刻双规,然后移交司法。”
夏朗的语速很快:“但是,从昨天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副市长和一位常委向我过问此事,还有两位上级领导也致电表达了关切。”
他没说上级领导是什么级别,也没说这些人是什么态度,但意思不言而喻。
刘学义看江振邦:“这颗雷是你点的,现在炸了,你说说这事儿该怎么收场?”
这怎么是我点的雷呢?!就算你是领导,也不可以胡乱攀咬啊!
江振邦委婉抗议:“虽然成立督察组是我提议的,但这是市委市政府拍了板的,选择酿酒厂作为第一个入驻对象,也是四个副组长商议的结果,具体工作也是他们带着成员做的。”
“现在督察组第一天,就有了如此突出的成果,和我没多大关系,全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方…领导,您千万不能把功劳算在我身上,我受之有愧。”
刘学义指着他,对夏朗冷笑道:“你看吧,我就说他是年龄不大,耗子成精,老奸巨猾啊!”
夏朗表情沉重地点点头,接着看向江振邦,语气严厉:“督察组是你提议成立的,选择酿酒厂做第一个入驻对象,也是你跟崔浩提的建议,你以为我们不知道?”
“整个国企改革工作,你也是发起者,现在你既是兴科的董事长,又是改革小组和督察组的成员,哪个身份你都跑不掉。”
“现在出了事,你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市委市政府拿出解决办法,不要敷衍搪塞,推三阻四!”
江振邦脸上谦逊的呵呵笑:“领导,我就一个小副科,兴宁市二十九个乡镇街道,全在您这些市委常委的肩上挑着,我哪有那么大责任啊?”
“我最多在经济发展上给各位领导出谋划策,对这些涉嫌腐败犯罪的公职人员该如何处理,我是真不太懂,但…党纪国法怎么规定就怎么办嘛,要不就按领导的指示办。”
“……”
刘学义和夏朗对视无语。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红色座机尖锐地响了起来。
刘学义拿起话筒,只听了两句,便站起身,对夏朗和江振邦道:“上楼吧,孙书记叫我们过去。”
“我也去?”
江振邦指着自己:“我就没必要去了吧?我连个正科都不是,还去干什么?”
刘学义眼皮一跳,他这是第几次听到江振邦的抱怨什么正科副科了?
话里有话啊!
夏朗拽起他的胳膊:“你还打算让孙书记亲自下来请你?”
你让他给我打个电话也行!!
江振邦懒洋洋地紧了紧大衣,起身跟着两位领导迈步上楼,他是最后一个进屋的。
“书记。”
“坐吧。”
市委书记孙国强的办公室里,气氛比楼下还要压抑。
除了孙国强,还有两个人,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张政平,以及纪委书记徐震。
江振邦也没想到,和张政平约好了吃晚饭,这次却提前见面了。
对方穿着黑裤白衬衫,戴着副黑框眼镜,很儒雅的样子,脸型与女儿张佳莉略有些相像。
“小江会不会抽烟?”
“不会,谢谢您啊。”
张政平正和二人抽着烟,见他们过来,拿出烟来散了一圈,江振邦摆手婉拒并道谢。
几人坐下后,也没有过多寒暄,张政平更没有提及女儿的事情。
孙国强看了一眼坐在门口位置的江振邦,便直接切入了正题:“王长海这批人,问题很严重,证据也很确凿,民愤极大。”
“按道理来说,应该先双规起来,确定了口供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不姑息……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
“……”
众人沉默了数秒,张政平率先开口接话:“书记说的对,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后续的影响。”
“督察组这才刚进驻第一家国营厂,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后续直接移交司法,把孙长海等人明正典刑,会不会把其他厂的厂长都吓破了胆?”
“会不会对我们接下来的改革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阻碍和抵触情绪?改革,毕竟还是要依靠他们去执行的。”
纪委书记徐震沉吟道:“可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不严惩,不把王长海这个顶风作案的典型打掉,杀一儆百,那我们改革的决心何在?督察组的威信何在?后续的工作恐怕更难推行。”
好话赖话全让你们说了!
江振邦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眼观鼻,鼻观心,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哪里是商量对策,这分明是一场高级别的甩锅大会。
王长海这颗雷,炸得太响了。
证据确凿到烫手,民怨沸腾到无法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说一个不字,谁敢提出从轻发落,那不光是政治糊涂,更是与全厂职工、与党纪国法公然为敌。
可问题是,谁又敢拍板直言说:严惩不贷,移交司法??
你还真打算把王长海枪毙了?不可能的!
国营厂的厂长们,彼此之间盘根错节,背后牵扯着市里甚至省里各种各样的关系。动了一个王长海,就等于捅了整个马蜂窝。
今天你把王长海送进监狱,吃花生米,明天那十几个厂长人人自危,消极怠工、转移资产、煽动工人闹事,畏罪潜逃……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到时候,整个兴宁市的工业体系都可能陷入瘫痪,这个责任谁来负?这个场面如何收拾?
当然是谁提出‘严惩不贷’谁来收烂摊子嘛。
江振邦认为自己猜到这次他们叫他来的真实目的了,他们就是没憋好屁。
大概率觉得他年轻,冲动,急公好义,想让他开这个口。
为什么选他?
首先,各位领导都不方便开这个口,会得罪人,会破坏官场不成文的默契。动一个王长海,就可能牵扯出一串人情世故。
其次,江振邦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让他来开口定性,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政治逻辑。
而且他的身份和王长海一样,也是国企负责人,还是兴科模式的缔造者。
由江振邦来批判王长海这种企图掏空国企的蛀虫,是政治正确,最具说服力,也最能占据道德高地,别人都不会说什么。
只要江振邦一开口,大家立刻有了由头。
即便上面领导或其他常委反对,说为什么不捞一捞,孙国强也会说:没办法啊,事情性质太恶劣了,小江也是国企老总,人家坚持说要严办,我还能拦着吗?
如果事情办成了,国企改革顺利推下去,功劳是领导们的,因为是他们慧眼识珠,支持了江振邦的正确路线。
如果事情办砸了,引发了国企厂长们的集体反弹,那责任就是他江振邦年轻气盛、操之过急,没能深刻领会领导“稳妥推进”的精神……
所以,江振邦默默退后半步。
你们爱谁谁,我只负责给你们整活,为你们添堵!
还想让我疏通?那是做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